檢視 Buddhi-buddhism 的原始碼
←
Buddhi-buddhism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剛才的請求只有這個使用者組的使用者才能使用:
使用者
你可以檢視並複製本頁面的原始碼。
{{buddhi}} <div style="float:left; width:95%; padding:20px; background-color:lavender;"> {|align=right |__TOC__ |} <span style="font-size:34px;color:red;line-height:35px;center">宗教哲學</span> *[[Buddhi-buddhism#zen-date|禪修]]---*** <br><br> : ===前行=== *教學相關連結~社會科:六下第一單元 放眼世界看文化 ::第一課 宗教與人類生活 <br> *天 地 人 :合一觀念 :{| class=wikitable style="background:lightblue;text-align:left" |- !佛曆! 西元!! |- |2500 ||1957||佛曆-543即西元 |- |2543 ||2000||西元+543即佛曆 |} <br><br> ====前行facebook==== :{| class=wikitable style="background:lightblue;text-align:left" !colspan=4|捐款 |- |[https://www.tch.org.tw/TchWeb/g_03_01.aspx 東基「行動醫院」] |澎湖惠民醫院重建捐款 |[http://www.smh.org.tw/wap/index.htm 羅東聖母醫院] |- !colspan=4|佛教網絡 |- |[https://www.facebook.com/dhammainyou/ 本在空間]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1088870447793008/permalink/4837236179623064/ 【揭密】著名中醫博士羅大倫:不是要吃素,<br>從醫學的角度,是看清了真相後,不敢吃肉了] |[https://peacemeditation.ljm.org.tw/page.aspx?id=1256 當分析哲學遇到佛學(上)]---靈鷲山平安禪 |[https://www.fgs.org.tw/fgs/fgs_calendar.aspx 佛光山行事曆] |- |[https://www.merit-times.com/PageList.aspx?classid=1026 人間福報-藝文綜合板]<br>-星雲大師全集 |[https://www.facebook.com/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教師組-463343524420789/ 國際佛光會<br>中華總會教師組] |[https://www.blia.org.tw/main/down_file.aspx?mnuid=1226&modid=17 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460542361194782 原始佛法.四念處.內觀] |- |[https://www.instagram.com/fayuanshi_/ 法源法師]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vQZhBCJfTBdWP5WowWiqaQ?app=desktop 法源法師] |[https://www.facebook.com/fayuan0704/ 法源法師]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680979561930215/?hoisted_section_header_type=recently_seen&multi_permalinks=7216218908406215 佛教善知識傳播結緣] |- |[https://www.facebook.com/HuidenTW 中華慧燈研修會] |[https://www.facebook.com/gysvideo 觀音山龍德上師佛法影音] |[https://fb.watch/omqz-3Krmy/ 要去朝聖之地 讀的經典]---***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1547346522121535?hoisted_section_header_type=recently_seen&multi_permalinks=2294136640775849 南传佛法与智慧分享交流群!]---*** |} <br><br> : ::[http://www.muni-buddha.com.tw/buddhism/book/msn/ 佛教故事 - 佛教故事大全] <hr><hr> *哲學教育中,宗教在哲學教育中占有極大之比重。宗教是哲學教育極佳的切入點。 *中國自隨唐以後,佛教溶入了中國文化,中國文化中的各層面,處處有著佛教的精神在其中。 <br><br> : =====法寶結緣===== :[https://www.facebook.com/dhammainyou/ 本在空間]-法寶結緣 :[http://www.budaedu.org/books/books_01_tw5.php 佛陀教育基金會]-<br>法寶結緣 :[http://www.dhammagarden.com.tw/ 法耘出版社] :[https://www.facebook.com/經書助印-世樺經典-2365763913653751/ 經書助印-世樺經典]-fb :[https://www.ruten.com.tw/user/index00.php?s=darchenshop darchenshop-]<br>藏傳佛書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kalyanamita 佛教善知識傳播結緣] <br> *待請購法寶、書籍 :阿含經故事選 :(釋衍空。《正覺的道路》 :印順法師。《為居士說居士法》 :聖嚴法師、柏楊、李志希、淨石岩等。《不一樣的佛法應用》 :釋慈惠等總編輯;梁曉虹釋譯。《中國佛教經典寶藏精選白話版 87 :六度集經》。 :薩姜‧米龐仁波切。《統御你的世界》 :黎少濱。《菩提道上 ─ 佛法活用徵文比賽得獎作品集》,香港佛教聯合會 覺醒心靈成長中心 2005 年 :大衛‧查波編。《佛陀的美麗新世界》 :釋見介。《文殊菩薩小百科》 :達賴喇嘛。《真愛無限》 :釋海全法師。《流水流不住》。馬來西亞:怡保觀音堂法雨出版小組,2005 :黃智海。《普賢行願品白話解釋》 :?家樹。《中觀要義淺說》 <br><br> : ===中國修行哲學選書列表-聞=== :書籍:以欲了解中國經典書籍中文化部分內涵精神為圭臬 *佛學所書籍 :林朝成 郭朝順:《佛學概論》,三民書局。 :<br><br> ====聞法==== ====經律論叢書==== <br><br> ====經書請領、下載==== *佛教經典結緣 :[https://www.facebook.com/ehz.com.tw/ 佛教經典結緣] :[台中蓮社] :[http://heartea.com.tw/products_book.php?CNo=48 心茶堂]-佛學各系列(藏傳)叢書 :[瑞成書局]---台中市東區雙十路一段4之33號 *佛陀教育基金會 :[http://www2.budaedu.org/ghosa/ 佛陀教育基金會]-有分類 :已請書目 *注音 :[http://good900700.pixnet.net/blog/post/64241791-佛說阿彌陀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全部注音】 佛說阿彌陀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全部注音】 ] :[https://drive.google.com/folderview?id=0B4t3yrvpzBYEMGJMdzZiU2l3enc&usp=sharing 佛教電子書PDF] *免費取佛經、論書地點,低價取得書籍地點:十二月28 :2.4.購書藏書 *低價取得書籍地點: :露天拍賣網、台南草祭(孔廟對面)、台南墨林(成大光復區門口對面)、珍古書坊(台南後火車站斜對面)……。 *免費取佛經、論書地點: :佛陀教育基金會:http://www.budaedu.org/ :臺北市杭州南路一段55號3樓‧TEL: 02-2395-1198 , 數量眾多之佛經免費贈送.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http://www.cbeta.org/ :索取光碟| CBETA , 包含大部份佛經之數位檔案,查詢方便. :– :中華印經協會:http://www.sutra.org.tw/sutra/index.htm :中華印經協會e書網:http://www.sutra.org.tw/ebook/sitemap.htm :電話索書快問快答: http://www.sutra.org.tw/sutra/article.htm :– :大毘盧寺:http://abtemple.org/content.php?c=27&cid=2 :– *低價取得佛書出版商 :世樺國際(專業佛書印刷廠)—***** :露天賣場: :hsauchin賣家(祇園法寶流通處)、各處之佛教大寺院、台南南化金光山厚德紫竹寺或大型廟宇。 :選佛書,最好經過有正見人士之推薦較佳,或選用國內大型出版商出版者為是。 :————————————————————————– :免費贈送經典善書雜誌的佛教寺廟 :以下參閱節錄自:http://mypaper.pchome.com.tw/b101088888/post/1326299657 ●生命電視台、中華印經協會、佛陀教育中心〈大寶法王、海濤法師系統〉索閱經典善書請洽:生命電視台、中華印經協會 電話:〈03〉9898686 傳真:〈03〉9898787 :※中華印經協會:郵政劃撥帳號:19658482 中華印經協會收。 :生命電視台、中華印經協會、佛陀教育中心 網站 :http://www.lifetv.org.tw/及 :http://www.sutra.org.tw/sutra/index.htm與 :http://www.sutra.org.tw/ebook/sitemap.htm ●圓覺宗諾那華藏精舍、金剛贈經會〈諾那祖師系統〉 :索閱經典善書請洽:諾那華藏精舍、金剛贈經會 電話:〈02〉27532621、27641117 傳真:〈02〉27653313 :金剛贈經會:郵政劃撥帳號:18968189 智敏慧華上師基金會收。 :※諾那華藏精舍、金剛贈經會 網站 :http://www.nonahz.org/budhiavenue/budhiavenue_r1.htm及 :http://www.e-lotus.org/index.php?type=info_1 ●華藏淨宗學會、佛陀教育基金會〈淨空法師系統〉 :索閱經典善書請洽:華藏淨宗學會 電話:〈02〉27547178 傳真:〈02〉27547262 :郵局劃撥:華藏淨宗學會:郵政劃撥帳號:19391076 社團法人中華華藏淨宗學會 收。 :華藏淨宗學會、佛陀教育基金會 網站 :http://www.budaedu.org/及 :http://www.hwadzan.com/ 與 :http://fabo.hwadzan.com/ ●中華大悲法藏佛教會、大悲法藏解脫道場、臺中市佛光慈善會〈薩迦法王系統〉 :索閱經典善書請洽:大悲法藏解脫道場、臺中市佛光慈善會 電話:〈04〉22053818 傳真:〈04〉22053798 郵局劃撥:臺中市佛光慈善會:郵政劃撥帳號:22471160 臺中市佛光慈善會 收。 ●中華大悲法藏佛教會 網站http://www.fazang.org/ ●李炳南居士紀念文教基金會、雪廬講堂印經會有各種經典善書免費贈送 :索閱經典善書請洽:雪廬講堂印經會 電話:〈04〉22217339 傳真:〈04〉22229520 :郵局劃撥:李炳南居士紀念文教基金會:郵政劃撥帳號:21862834 李炳南居士紀念文教基金會 收。 :※李炳南居士紀念文教基金會 網站 :[https://sites.google.com/a/leepingnan.org.tw/leepingnan/及 :[https://sites.google.com/a/leepingnan.org.tw/leepingnan/yin-jing-hui ●大乘精舍、大乘精舍印經會、慈雲雜誌社 :索閱經典善書請洽:大乘精舍、大乘精舍印經會 電話:〈02〉23145010、〈02〉23118580 傳真:〈02〉23312136 :郵局劃撥:大乘精舍印經會、慈雲雜誌社:郵政劃撥帳號:01001711 樂崇輝 收。或01072804慈雲雜誌社 收。 :※大乘精舍印經會、慈雲雜誌社 網站 :http://bu.hfu.edu.tw/news/news.php?Sn=357及 :http://www.zizaiju.com/free-form-x-40.htm與 :http://www.tzuyun.org.tw/ 及 :http://www.zizaiju.com/free-form-x-21.htm ●高雄鳥松『正德佛堂』〈常律法師系統〉索取助印功德無量:因果治病改命法、慈音雜誌〈每月出版一次之月刊歡迎來電免費索閱〉。 :索閱善書請洽:高雄正德佛堂、慈音雜誌社 電話:〈07〉3703456 傳真:〈07〉3790532 :郵局劃撥:高雄正德佛堂:郵政劃撥帳號:41921869 財團法人正德社會福利慈善基金會收。 :高雄正德佛堂、正德慈善基金會、正德慈善醫院、慈音雜誌社 網站 :http://www.chengte.org.tw/及 :http://210.61.100.146/01/Index.aspx ●慧律法師高雄文殊講堂 :索閱善書請洽:高雄文殊講堂 電話:〈07〉3327833 、〈07〉3349177 :郵局劃撥:高雄文殊講堂:郵政劃撥帳號:04789851林益謙〈釋慧律〉收。 :慧律法師高雄文殊講堂網站http://www.wenshu.org.tw/ ●佛法山台中聖德禪寺有下列善書經典免費贈送 :索閱經典善書請洽:台中聖德禪寺 、聖德雜 誌 社 電話:〈04〉22341617 :佛法山台中聖德禪寺、聖德雜 誌 社 網址 :http://www.ffs.org.tw/index.asp及 :[https://www.facebook.com/ffsorg ●佛教道教網路經書善書圖書館 網站 :http://taolibrary.com/default.aspx ●台灣地區佛經書助印與流通處及出版社印經社 網站 :http://www.bfnn.org/index.html及 :http://www.bfnn.org/data/freebookframe.htm與 :http://www.sanghanet.net/asp/asp1/onetype.asp?ppp=%A5X%AA%A9%AA%C0,%A6L%B8g%AA%C0 :※全國往生助念團通訊錄 網站 :http://areyo.virtualave.net/book/helptel.htm <br><br> : =====作者、出版社===== :范古農居士 :單培根居士 :元音老人 :李炳南老居士全集 :南懷瑾老師 :佛陀教育基金會,結緣書 :台中蓮社 :正聞出版社 :中國佛教經典寶藏精選白話版,約140本 :世界佛學名著譯叢(華宇出版社),100本 :現代佛教學術叢刊(精裝本100冊) : *佛教道場 與出版社四月27 :未分類 :中華佛典學會 cbeta :臺灣大學佛學數位圖書館暨博物館 :佛光山 南台別院 :善化慧慈寺 :永康 法王講堂(如本法師) :新化大坑 慈蓮寺(果淨法師) :世樺出版社 *佛教字辭典十二月06 :6.3經解 :http://yifertw.blogspot.tw/2011/06/blog-post_4401.html :《漢語大字典》, :佛光:《佛學大辭典》, :望月信亨:《佛教大辭典》, :丁福保:《佛學大辭典》, :藍吉富主編之《中華佛教百科全書》, :辛島靜志《正法華經詞典》、《妙法蓮華經詞典》、《道行般若經詞典》 :楊郁文教授《中華阿含辭典》 <br><br> : =====舊破經書===== :多餘新經書,分送他人或放到寺院供他人索取 :舊破經書、經文紙、佛像、錄音帶、VCD、DVD:用清潔袋包好(綁緊不破損),以恭敬心念佛菩薩聖號後作回收(焚燒)。 : :<br><br> ====中國佛教經典寶藏==== *中國佛教經典寶藏精選版/佛光出版社 (已購藏66/132) ::1. 中阿含經/梁曉虹釋譯 :2. 長阿含經/陳永革釋譯 ::3. 增一阿含經/耿敬釋譯 :4. 雜阿含經/吳平釋譯 ::5. 金剛經/程恭讓釋譯 :6. 般若心經/程恭讓,釋東初釋譯 :7. 大智度論/郟廷礎釋譯 ::8. 大乘玄論/邱高興釋譯 :9. 十二門論/周學農釋譯 ::10. 中論/韓廷傑釋譯 ::11. 百論/強昱釋譯 :12. 肇論/洪修平釋譯 :13. 辯中邊論/魏德東釋譯 :14. 空的哲理/釋道安著 :15. 金剛經講話/釋星雲著 :16. 人天眼目/方銘釋譯 :17. 大慧普覺禪師語錄/潘桂明釋譯 :18. 六祖壇經/李申釋譯 ::19. 天童正覺禪師語錄/杜寒風釋譯 ::20. 正法眼藏/董群釋譯 :21. 永嘉證道歌 信心銘/何勁松,釋弘憫釋譯 :22. 祖堂集/葛兆光釋譯 ::23. 神會語錄/刑東風釋譯 :24. 指月錄/吳相洲釋譯 ::25. 從容錄/董群釋譯 :26. 禪宗無門關/魏道儒釋譯 ::27. 景德傳燈錄/張華釋譯 :28. 碧巖錄/任澤鋒釋譯 ::29. 緇門警訓/張學智釋譯 ::30. 禪林寶訓/徐小躍釋譯 ::31. 禪林象器箋/杜曉勤釋譯 :32. 禪門師資承襲圖/張春波釋譯 ::33. 禪源諸詮集都序/閻韜釋譯 ::34. 臨濟錄/張伯偉釋譯 :35. 來果禪師語錄/釋來果著 :36. 中國佛學特質在禪/釋太虛著 ::37. 星雲禪話/釋星雲著 :38. 禪話與淨話/方倫著 ::39. 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黃連忠著 ::40. 般舟三昧經/吳立民,徐蓀銘釋譯 :41. 淨土三經/王月清釋譯 ::42. 佛說彌勒上生下生經/業露華釋譯 ::43. 安樂集/業露華釋譯 ::44. 萬善同歸集/袁家耀釋譯 :45. 維摩詰經/賴永海釋譯 :46. 藥師經/ 陳利權釋竺摩等譯 ::47. 佛堂講話/釋道源著 ::48. 信願念佛/釋印光著王靜蓉選編 ::49. 精進佛七開示錄/釋煮雲著 ::50. 往生有分/釋妙蓮著 :51. 法華經/董群釋譯 ::52. 金光明經/張文良釋譯 ::53. 天台四教儀/釋永本釋譯 ::54. 金剛錍/王志遠釋譯 ::55. 教觀綱宗/王志遠釋譯 ::56. 摩訶止觀/王雷泉釋譯 ::57. 法華思想/平川彰等著 :58. 華嚴經/高振農釋譯 :59. 圓覺經/張保勝釋譯 ::60. 華嚴五教章/徐紹強釋譯 :61. 華嚴金師子章/方立天釋譯 :62. 華嚴原人論/李錦全釋譯 :63 華嚴學/龜川教信著釋印海釋 :64. 華嚴經講話/鐮田茂雄著釋慈怡譯 :65. 解深密經/程恭讓釋譯 :66. 楞伽經/賴永海釋譯 ::67. 勝鬘經/王海林釋譯 :68. 十地經論/魏常海釋譯 :69. 大乘起信論/蕭萐文釋譯 ::70. 成唯識論/韓廷傑釋譯 ::71. 唯識四論/陳鵬釋譯 :72. 佛性論/龔雋釋譯 :73. 瑜伽師地論/王海林釋譯 ::74. 攝大乘論/王健釋譯 :75. 唯識史觀及其哲學/釋法舫著 :76. 唯識三頌講記/于凌波著 :77. 大日經/ 呂建福釋譯 :78. 楞嚴經/ 李富華釋譯 :79. 金剛頂經/ 夏金華釋譯 :80. 大佛頂首楞嚴經/ 圓香著 :81. 成實論/陸玉林釋譯 ::82. 俱舍要義/ 楊白衣著 :83. 佛說梵網經/季芳桐釋譯 ::84. 四分律/溫金玉釋譯 ::85. 戒律學綱要/釋聖嚴著 ::86. 優婆塞戒經/釋能學著 :87. 六度集經/梁曉虹釋譯 ::88. 百喻經/ 屠友祥釋譯 ::89. 法句經/吳根友釋譯 :90. 本生經的起源及其開展/釋依空著 ::91. 人間巧喻/釋依空著 ::92.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 圓香著 ::93. 南海寄歸內法傳/華濤釋譯 ::94. 入唐求法巡禮記/潘平釋譯 :95. 大唐西域記/ 王邦維釋譯 :96. 比丘尼傳/朱良志,詹緒左釋譯 ::97. 弘明集/吳遠釋譯 :98. 出三藏記集/呂有祥釋譯 :99. 牟子理惑論/梁慶寅釋譯 :100. 佛國記/ 吳玉貴釋譯 :101. 宋高僧傳/賴永海,張華釋譯 ::102. 唐高僧傳/賴永海釋譯 :103. 梁高僧傳/賴永海釋譯 :104. 異部宗輪論/姚治華釋譯 ::105. 廣弘明集/鞏本棟釋譯 :106. 輔教編/ 張宏生釋譯 ::107. 釋迦牟尼傳/釋星雲著 ::108. 中國佛教名山勝地寺志/林繼中釋譯 ::109. 敕修百丈清規/謝重光釋譯 ::110. 洛陽伽藍記/ 曹虹釋譯 ::111. 佛教新出碑志集粹/丁明夷釋譯 :112. 佛教文學對中國小說的影響/釋永祥釋譯 ::113. 佛遺教三經/藍天釋譯 :114. 大般涅槃經/高振農釋譯 :115. 地藏本願經外二部/陳利權,伍玲玲釋譯 ::116. 安般守意經/杜繼文釋譯 ::117. 那先比丘經/吳根友釋譯 ::118. 大毗婆沙論/徐醒生釋譯 :119. 大乘大義章/陳揚炯釋譯 ::120. 因明入正理論/宋立道釋譯 :121. 宗鏡錄/潘桂明釋譯 ::122. 法苑珠林/ 王邦維釋譯 :123. 經律異相/白化文,李鼎霞釋譯 ::124. 解脫道論/ 黃夏年釋譯 :125. 雜阿毘曇心論/蘇軍釋譯 :126. 弘一大師文集選要/釋弘一著 ::127. 滄海文集選集/釋幻生著 ::128. 勸發菩提心文講話/釋聖印著 :129. 佛經概說/釋慈惠著 ::130. 佛教的女性觀/ 釋永明著 ::131. 涅槃思想研究/張曼濤著 :132. 佛學與科學論文集/梁乃崇等著 :<br><br> ====世界佛學名著譯叢==== 《世界佛學名著譯叢》,華宇出版社。-全數尚未珍藏 :一、基礎佛學論集 :二、佛教的本質及其發展 :三、佛教要語的基礎知識 :四、佛教徒的信仰 :五、巴利文法 :六、梵文文法 :七、梵文文法動詞及梵英字彙對照表、梵文入門 :八、藏文文法、西藏語文法入門、西藏語古典文法合刊、西藏研究文獻目錄 :九、梵漢、漢梵陀羅尼用語用句辭典 :十、密教資料彙編、陀羅尼字典 :十一、蒙藏梵漢和五譯合璧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西藏密教圖像集 :十二、梵藏漢和四譯對校翻譯名義大集(上) :十三、梵藏漢和四譯對校翻譯名義大集(下) :十四、梵藏漢和四譯對校翻譯名義大集梵藏索引 :十五、當代日本佛學論叢總論 :十六、當代日本佛學論叢總錄索引、中國宗教史論文目錄 :十七、日文佛學期刊總目索引(一) :十八、日文佛學期刊總目索引(二) :十九、日文佛學期刊總目索引(三) :二十、日文佛學期刊總目索引(四) :二一、印度邏輯學論集 :二二、佛教語言論集 :二三、漢巴四部四阿含互照錄 :二四、南傳大藏經解題 :二五、大藏經的成立與變遷、大正大藏經解題(上) :二六、大正大藏經解題(下) :二七、佛典研究(初編) :二八、佛典研究(續編) :二九、德格版 西藏大藏經總目錄(上) :三十、德格版 西藏大藏經總目錄(下) :三一、中印佛教思想史 :三二、印度佛教史(上) -- 原始與部派 :三三、印度佛教史(下) -- 大乘與密教 :三四、巴利系佛教史綱 :三五、佛教叢書(七種)總索引:書名索引 :三六、佛教叢書(七種)總索引:著者名索引 :三七、佛教叢書(七種)總目錄 :三八、青史(一) :三九、青史(二) :四十、青史(三) :四一、佛教史雜考 :四二、簡明中國佛教史 :四三、坐禪的理論與實踐 :四四、中國佛教史(上) :四五、五代宗教史年表、中國佛教史(下) :四六、中國近世佛教史研究 :四七、宋代佛教史研究、中國佛教史論集 :四八、中國佛教泛論 :四九、中日佛教交通史 :五十、中國民間宗教概說 :五一、中國淨土教理史 :五二、淨土教概論 :五三、日本佛教史綱 :五四、現代日本的佛教教育與文化(資料篇) :五五、絲路佛教 :五六、東亞佛教概說 :五七、印度佛教史論集、東南亞佛教概說 :五八、絲路與佛教文化 :五九、西洋漢學家佛學論集 :六十、天台思想 :六一、禪宗論集、華嚴學論集 :六二、中觀與空義 :六三、中觀思想 :六四、中觀哲學(上) :六五、中觀哲學(下)、菩薩思想的研究(上) :六六、菩薩思想的研究(下) :六七、唯識思想 :六八、如來藏思想 :六九、布頓佛教史(上) :七十、布頓佛教史(下) :七一、歐美佛學研究小史、佛教哲學 -- 一個歷史的分析 :七二、密教研究法、密教發達志(上) :七三、密教發達志(中) :七四、密教發達志(下) :七五、西藏密教研究 :七六、梵漢對照究竟一乘寶性論研究 :七七、了義炬、觀音 -- 半個亞洲的信仰 :七八、大孔雀經與正法念處經研究 :七九、梵語佛典導論 :八十、原始佛教的實踐哲學 :八一、漢藏對照辨中邊論 :八二、近代中國的佛教制度(上) :八三、近代中國的佛教制度(下) :八四、西洋佛教學者傳 :八五、東西佛教名人傳 :八六、清淨道論(上) :八七、清淨道論(中) :八八、清淨道論(下) :八九、佛像的起源(上) :九十、佛像的起源(下) :九一、佛教藝術 -- 音樂、戲劇、美術 :九二、唐代文學與佛教 :九三、龍喜記、西藏王統記 :九四、羅摩衍那的故事(上) :九五、羅摩衍那的故事(下) :九六、西藏十六世噶瑪巴的歷史、遠離四種執著修心法集解 :九七、印度思想與宗教 :九八、奧義書選譯(上) :九九、奧義書選譯(中) :一00、奧義書選譯(下) <br><br> : ====佛學研究者==== <font color="purple"> =====印順法師===== *妙雲集(已收) ::1般若經講記 ::2寶積經講記 ::3勝鬘經講記 ::4藥師經講記 ::5中觀論頌講記 ::6攝大乘論講記 ::7大乘起信論講記 ::8佛法概論 ::9中觀今論 ::10唯識學探源 ::11性空學探源 ::12成佛之道(增注本) ::13太虛大師年譜 ::14佛在人間 ::15學佛三要 ::16以佛法研究佛法 ::17淨土與禪 ::18青年的佛教 ::19我之宗教觀 ::20無諍之辯 ::21教制教典與教學 ::22佛教史地考論 ::23華雨香雲 ::24佛法是救世之光 *華雨集 :華雨集(一) :華雨集(二) :華雨集(三) :華雨集(四) :華雨集(五) *其他專門研究 ::空之探究 ::印度佛教思想史 ::中國禪宗史 ::原始佛教聖典之集成 ::如來藏之研究 ::印度之佛教 :雜阿含經論會編(上) :雜阿含經論會編(中) :雜阿含經論會編(下) :雜阿含經部類之整編 ::說一切有部為主的論師與論書之研究 ::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 ::學佛之根本意趣 ::為居士說居士法 ::中印佛教交通史 <br><br> : =====南懷瑾===== [http://search.books.com.tw/search/query/cat/all/key/南懷瑾/adv_author/1 南懷瑾著作]-(大部分購藏) 博客來書店 {| class="wikitable" style="background:lightblue " |- valign="top" |~ ::一個學佛者應有的基本信念 ::人生的起點和終站 ::大圓滿禪定休息簡說 ::小言黃帝內經與生命科學 ::太極拳與靜坐 ::中國文化泛言 ::中國佛教發展史略 ::孔子和他的弟子們 ::布施學毘耶娑問經附錄 ::老子他說(上) ::老子他說續集 ::老庄中的名言智慧 ::庄子諵譁 ::如何修證佛法 ::我說參同契 ::我的故事我的詩 ::金剛經說甚麼(新訂版) ::金栗軒紀年詩初集 ::宗鏡錄略講 (五) ::宗鏡錄略講 (四) ::宗鏡錄略講(一) ::宗鏡錄略講(三) ::宗鏡錄講略(二) ::孟子旁通 ::孟子與萬章 ::孟子與公孫丑 ::孟子與盡心篇 ::列子臆說(上中下) ::序集 ::原本大學微言 ::花雨滿天維摩說法(上下不分售) ::定慧初修 |~ ::易經雜說(一) ::易經繫傳別講(上) ::易經繫傳別講(下) ::周易今註今譯(新版) ::佛說入胎經今釋(南懷瑾指導) ::答問青壯年參禪者 ::道家密宗與東方神密學 ::現代學佛者脩證對話(上集) ::現代學佛者脩證對話(下)學佛 ::點燈的人 ::習禪錄影(平) ::參禪日記 ::話說中庸 ::新舊的一代 二十世紀青少年的思想與心理問題 ::瑜伽師地論:聲聞地講錄上冊 ::瑜伽師地論:聲聞地講錄下冊 ::楞伽大義今釋 ::楞嚴大義今釋 ::禪與道概論 ::禪觀正脈研究 ::禪海蠡測 ::禪海蠡測語譯(上下冊合售) ::禪與生命的認知初講 ::禪與生命的認知 ::圓覺經略說(新訂版) ::靜坐修道與長生不老 ::藥師經的濟世觀新訂版 ::論語別裁 ::維摩精舍叢書/老古出版社 |~ ::南懷瑾演講錄2004-06 ::南懷瑾談歷史與人生 ::南懷瑾談生活與生存 ::南懷瑾談性格與人生 ::南懷瑾的濟世佛道 ::南懷瑾與彼得.聖吉 ::南師所講呼吸法門精要 ------------------------- ::東拉西扯:說老人、說老師、說老話 ::南懷瑾:一代大師未遠行(周瑞金) :南懷瑾大師的16堂課 :南懷瑾大師的人生新論 :南懷瑾大師的人生學堂 :南懷瑾大師的智慧學堂 ::南懷瑾先生答問集(一) :南懷瑾的最後100天 ::聽南懷瑾講修身養性 ::聽南懷瑾講淡定智慧 ::觀音菩薩與觀音法門 ::參學旨要 ::歷史的經驗(一) ::歷史的經驗(二)/南懷瑾先生講述/老古文化 :對日抗戰的點點滴滴 ::漫談中國文化:企管、國學、金融 |} <br><br> : =====李炳楠居士===== ::第一冊:佛說阿彌陀經摘注接蒙義蘊合刊 :第二冊:講經表解 (上) :第三冊:講經表解 (下) :第四冊:大專佛學講座初級教材 弘護小品 ::第五冊:佛學問答類編 (上) :第六冊:佛學問答類編 (中) ::第七冊:佛學問答類編 (下) :第八冊:佛說四十二章經表注講義 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眉注 :第九冊:修學法要 :第十冊:修學法要續編 雪廬述學語錄 :第十一冊:論語講要 (上)(下) :第十二冊:禮記選講 中國歷史綱目表 重修呂志選 :第十三冊:詩階述唐 :第十四冊:雪廬詩集(上)(下) 雪廬寓壹文存 :第十五冊:黃帝內經選講 :第十六冊:雪廬老人題畫遺墨 :[http://ccubk14.brinkster.net/greatbook/D00/05934.htm 李炳南老居士與台灣佛教]-----*** :<br><br> =====黃念祖 老居士===== *黃念祖 老居士: :《大經解》 :《華嚴念佛三昧論講記》 ::《心聲錄》:提及,截流大師[勸生正信文]、《可許則許》小冊子,《彌陀要解》、《觀經》、《往生論註》、 :大乘無量壽經白話解 黃念祖居士著 ::淨土資糧 ::谷響集 黃念祖居士 著 :淨修捷要報恩談(校訂本) 黃念祖老居士 講述 妙圓居士 整理 ::莖草集(一)─黃念祖居士答問篇 妙圓居士 整理 ::莖草集(二)─黃念祖居士漫談篇 妙圓居士 整理 ::莖草集(三)─黃念祖居士歷年春節開示 妙圓居士 整 ::莖草集(四)-黃念祖居士講解蓮公開示筆記 妙圓居士 整理 :黃念祖居士弘化錄 妙圓居士 整理 :黃念祖居士短篇開示集 妙圓居士 整理 :黃念祖居士開示親聞記 妙圓居士 整理 :黃念祖居士親友往生實錄 妙圓居士 整理 :黃念祖居士點滴開示─摘自黃福生學佛筆記 妙圓居士 整理 :蓮華上正下覺金剛上師集 黃念祖居士法音宣流網整理 :顯密圓通集 黃念祖老居士 講述 妙圓居士 整理 <br> *夏蓮居 老居士 :淨修捷要 :淨語(2021年重勘本。附:六信四願三幸一行齋自警錄) <br><br> : =====張尚德教授===== 達摩出版社: ::中國人是真的(上)(下)兩冊 ::中庸思想系統的開展 ::分析命詞與綜合命詞 ::你問我答 ::到禪之路 ::真正的解脫 ::唯識新引1 ::唯識新引2 ::唯識新引3 ::唯識新引4 ::唯識新引5 ::唯識新引6 ::唯識新引7(末那識) ::唯識新引8 ::唯識新引9 ::張尚德教授在北京大學 清華大學 演講錄 ::張尚德演講集 ::探尋生命的真實::靜坐散記 ::淺參南公懷瑾先生學術成就文集 ::散談唯識學 ::然與非然 ::華嚴法界觀門 ::禪的超越性 ::禪門語錄 ::禪與中國文化 ::南懷瑾談生活與生存 ::點燈的人:南懷瑾先生紀念集 ::南懷瑾談性格與人生 :習禪的話 <br><br> : =====佛法修證系列===== *林中治 先生 (全數購藏) ::佛法修證系列(1)《楞嚴經之觀音法門》 ::佛法修證系列(2)《禪宗頓悟法門》 ::佛法修證系列(3)《禪宗公案參究帶領了悟心地》 ::佛法修證系列(4)《西遊記與唯識(一)生命的起源》 ::佛法修證系列(5)《心經與觀心法門》 ::佛法修證系列(6)《西遊記與唯識(二)降魔歸元》 ::佛法修證系列(7)《自性.自度》 ::佛法修證系列(8)《性相略說(上)》 ::佛法修證系列(9)《性相略說(中)》 ::佛法修證系列(10)《性相略說(下)》 ::佛法修證系列(11)《四大法門之三-安般守意法門》 ::佛法修證系列(12)《四大法門之四-念佛法門》 ::佛法修證系列(13)《剋期求證》 ::佛法修證系列(14)《精氣神的轉化》 ::佛法修證系列(15)《西遊記與唯識(三)八卦爐》 ::佛法修證系列(16)《肇論之一‧物不遷論》 ::佛法修證系列(17)《楞嚴經之一‧七處徵心》 ::佛法修證系列(18)《金剛經》宗通之一-安住與降伏》 ::佛法修證系列(19)《西遊記與唯識《四》慧劍斬龍王》 ::佛法修證系列(20)《如何入三摩地》 ::佛法修證系列(21)《如何明心見性(上)》 ::佛法修證系列(21)《如何明心見性(下)》 ::佛法修證系列(23)《西遊記與唯識(五)悟後起修》 ::佛法修證系列(24)《西遊記與唯識(六)結法船,登慧岸》 ::佛法修證系列(25)《楞嚴經之三:: 如來藏妙真如性》 :<br><br> ====佛教法師==== <br><br> : =====星雲大師===== {| class=wikitable style="background:lightblue;text-align:top" |- valign="top" |~ :1.六祖壇經講話 1 :2.六祖壇經講話 2 :3.六祖壇經講話 3 :4.金剛經講話 1 :5.金剛經講話 2 :6.成功的秘訣-金剛經 :7.般若心經的生活觀 :8.在人間自在修行-八識講話、阿含經與人間佛教 :9.法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講話 :10.人海慈航—怎樣知道有觀世音菩薩 :11.十種幸福之道-佛說妙慧童女經勝鬘經十大受 :12.在人間歡喜修行--維摩詰經 :13.談淨土法門 :14.八大人覺經十講-法華經大意 :15.華嚴經普賢十大願 :16.佛法真義 1 :17.佛法真義 2 :18.佛法真義 3 :19.佛教管理學 1:經典系列 :20.佛教管理學 2:叢林系列 :21.佛教管理學 3:弘法系列 :22.佛教管理學 4:兩岸系列(1) :23.佛教管理學 5:兩岸系列(2) :24.佛經表解:讀藏指導 :25.人間佛教佛陀本懷 :26.人間佛教戒定慧 :27.人間佛教論文集 1 :28.人間佛教論文集 2 :29.人間佛教論文集 3 :30.人間佛教論文集 4 :31.人間佛教論文集 5 :32.人間佛教語錄 1 :33.人間佛教語錄 2 :34.人間佛教語錄 3 :35.人間佛教當代問題座談會 1 :36.人間佛教當代問題座談會 2 :37.人間佛教當代問題座談會 3 :38.人間佛教當代問題座談會 4 :39.人間佛教當代問題座談會 5 :40.人間系列 1 :41.人間系列 2 :42.佛教叢書 1:教理(1) :43.佛教叢書 2:教理(2) :44.佛教叢書 3:經典(1) :45.佛教叢書 4:經典(2) :46.佛教叢書 5:經典(3) :47.佛教叢書 6:佛陀(1) :48.佛教叢書 7:佛陀(2) :49.佛教叢書 8:弟子(1) :50.佛教叢書 9:弟子(2) :51.佛教叢書 10:弟子(3) :52.佛教叢書 11:教史(1) :53.佛教叢書 12:教史(2) :54.佛教叢書 13:教史(3) :55.佛教叢書 14:教史(4) :56.佛教叢書 15:宗派(1) :57.佛教叢書 16:宗派(2) :58.佛教叢書 17:宗派(3) :59.佛教叢書 18:儀制(1) :60.佛教叢書 19:儀制(2) :61.佛教叢書 20:儀制(3) :62.佛教叢書 21:教用(1) :63.佛教叢書 22:教用(2) :64.佛教叢書 23:教用(3) :65.佛教叢書 24:藝文(1) :66.佛教叢書 25:藝文(2) :67.佛教叢書 26:藝文(3) :68.佛教叢書 27:人間佛教(1) :69.佛教叢書 28:人間佛教(2) :70.佛光教科書 1:佛法僧三寶 :71.佛光教科書 2:佛教的真理 :72.佛光教科書 3:菩薩行證 :73.佛光教科書 4:佛教史 :74.佛光教科書 5:宗教概論 :75.佛光教科書 6:實用佛教 :76.佛光教科書 7:佛教常識 :77.佛光教科書 8:佛教與世學 :78.佛光教科書 9:佛教問題探討 :79.佛光教科書 10:宗教概說 :80.佛光教科書 11:佛光學 :81.佛光教科書 12:佛教作品選錄 :82.僧事百講 1:叢林制度 :83.僧事百講 2:出家戒法 :84.僧事百講 3:道場行事 :85.僧事百講 4:集會共修 :86.僧事百講 5:組織管理 :87.僧事百講 6:佛教推展 :88.往事百語 1 :89.往事百語 2 :90.往事百語 3 :91.往事百語 4 :92.往事百語 5 :93.金玉滿堂 1:佛光菜根譚 :94.金玉滿堂 2:星雲說偈 :95.金玉滿堂 3:人間萬事 :96.金玉滿堂 4:佛光山名家百人碑牆 :97.金玉滿堂 5:星雲法語 :98.金玉滿堂 6:佛光祈願文 :99.金玉滿堂 7:古今譚 :100.金玉滿堂 8:禪話禪畫 :101.金玉滿堂 9:人間音緣 :102.金玉滿堂 10:法相 :103.獻給旅行者 365 日—中華文化佛教寶典 :104.講演集 1:學佛與求法 :105.講演集 2:佛教與生活 :106.講演集 3:佛教與青年 :107.講演集 4:佛法與義理 :108.講演集 5:人生與社會 :109.講演集 6:有情與心識 :110.講演集 7:緣起與還滅 :111.講演集 8:禪學與淨土 :112.講演集 9:宗教與體驗 :113.講演集 10:人間與實踐 :114.主題演說:當代人心思潮(國際佛光會世界大會主題演說) :115.隨堂開示錄 1:教育講習(1) :116.隨堂開示錄 2:教育講習(2) :117.隨堂開示錄 3:教育講習(3) :118.隨堂開示錄 4:教育講習(4) :119.隨堂開示錄 5:教育講習(5) :120.隨堂開示錄 6:青年勉勵(1) :121.隨堂開示錄 7:青年勉勵(2) :122.隨堂開示錄 8:青年勉勵(3) :123.隨堂開示錄 9:講座論壇(1) :124.隨堂開示錄 10:講座論壇(2) :125.隨堂開示錄 11:講座論壇(3) :126.隨堂開示錄 12:集會共修(1) :127.隨堂開示錄 13:集會共修(2) :128.隨堂開示錄 14:對談專訪(1) :129.隨堂開示錄 15:對談專訪(2) :130.隨堂開示錄 16:對談專訪(3) :131.隨堂開示錄 17:對談專訪(4) :132.隨堂開示錄 18:對談專訪(5) :133.隨堂開示錄 19:各類致詞(1) :134.隨堂開示錄 20:各類致詞(2) :135.迷悟之間 1 :136.迷悟之間 2 :137.迷悟之間 3 :138.迷悟之間 4 :139.迷悟之間 5 :140.迷悟之間 6 :141.迷悟之間 7 :142.迷悟之間 8 :143.迷悟之間 9 :144.迷悟之間 10 :145.人間萬事 1 :146.人間萬事 2 :147.人間萬事 3 :148.人間萬事 4 :149.人間萬事 5 :150.人間萬事 6 :151.人間萬事 7 :152.人間萬事 8 :153.人間萬事 9 :154.人間萬事 10 :155.星雲禪話 1 :156.星雲禪話 2 :157.星雲禪話 3 :158.星雲禪話 4 :159.星雲禪話 5 :160.星雲禪話 6 :161.星雲法語 1 :162.星雲法語 2 :163.星雲法語 3 :164.星雲法語 4 :165.星雲法語 5 :166.星雲法語 6 :167.星雲法語 7 :168.星雲法語 8 :169.星雲法語 9 :170.星雲法語 10 :171.星雲說偈 1 :172.星雲說偈 2 :173.星雲說偈 3 :174.星雲說偈 4 :175.星雲說偈 5 :176.星雲說偈 6 :177.星雲說喻 1 :178.星雲說喻 2 :179.星雲說喻 3 :180.懷古慨今 1 :181.懷古慨今 2 :182.懷古慨今 3 :183.合掌人生 1 :184.合掌人生 2 :185.合掌人生 3 :186.如是說 1 :187.如是說 2 :188.如是說 3 :189.如是說 4 :190.佛光菜根譚 1 :191.佛光菜根譚 2 :192.佛光菜根譚 3 :193.佛光菜根譚 4 :194.佛光祈願文 :195.詩歌人間 1:詩集 :196.詩歌人間 2:歌集 :197.無聲息的歌唱 :198.覺世論叢 :199.星雲智慧 1 :200.星雲智慧 2 |~ :201.人間佛教序文選 1 :202.人間佛教序文選 2 :203.人間佛教序文選 3 :204.雲水樓拾語 :205.素菜譜 :206.釋迦牟尼佛傳 1 :207.釋迦牟尼佛傳 2 :208.釋迦牟尼佛傳 3 附錄:印度朝聖、佛指、佛牙、佛首專刊重要內容 :209.十大弟子傳 :210.玉琳國師 :211.百年佛緣 1:生活篇(1) :212.百年佛緣 2:生活篇(2) :213.百年佛緣 3:社緣篇(1) :214.百年佛緣 4:社緣篇(2) :215.百年佛緣 5:文教篇(1) :216.百年佛緣 6:文教篇(2) :217.百年佛緣 7:僧信篇(1) :218.百年佛緣 8:僧信篇(2) :219.百年佛緣 9:道場篇(1) :220.百年佛緣 10:道場篇(2) :221.百年佛緣 11:行佛篇(1) :222.百年佛緣 12:行佛篇(2) :223.貧僧有話要說 1 :224.貧僧有話要說 2 :225.參學瑣憶 1 :226.參學瑣憶 2 :227.星雲大師年譜 1 :228.星雲大師年譜 2 :229.星雲大師年譜 3 :230.星雲大師年譜 4 :231.星雲大師年譜 5 :232.星雲大師年譜 6 :233.星雲大師年譜 7 :234.星雲大師年譜 8【附錄】著作一覽表(包含各國譯本) :235.傳燈◎符芝瑛/著 :236.雲水日月 1◎符芝瑛/著 :237.雲水日月 2◎符芝瑛/著 :238.浩瀚星雲 1◎林清玄/著 :239.浩瀚星雲 2◎林清玄/著 :240.書信 1 :241.書信 2 :242.書信 3 :243.書信 4 :244.書信 5 :245.書信 6 :246.書信 7 :247.書信 8 :248.書信 9 :249.書信 10 :250.書信 11 :251.書信 12 :252.海天遊踪 1:1963 年 6 月 26 日至 1963 年 8 月 2 日 :253.海天遊踪 2:1963 年 8 月 3 日至 1963 年 9 月 13 日 :254.星雲日記 1:1952 年 7 月 29 日至 9 月 20 日、1989 年 7 月 1 日至 1990 年 1 月 31 日 :255.星雲日記 2:1990 年 2 月 1 日至 1990 年 5 月 31 日 :256.星雲日記 3:1990 年 6 月 1 日至 1990 年 9 月 30 日 :257.星雲日記 4:1990 年 10 月 1 日至 1991 年 1 月 15 日 :258.星雲日記 5:1991 年 1 月 16 日至 1991 年 4 月 30 日 :259.星雲日記 6:1991 年 5 月 1 日至 1991 年 8 月 15 日 :260.星雲日記 7:1991 年 8 月 16 日至 1991 年 11 月 15 日 :261.星雲日記 8:1991 年 11 月 16 日至 1992 年 2 月 28 日 :262.星雲日記 9:1992 年 3 月 1 日至 1992 年 5 月 31 日 :263.星雲日記 10:1992 年 6 月 1 日至 1992 年 8 月 15 日 :264.星雲日記 11:1992 年 8 月 16 日至 1992 年 10 月 15 日 :265.星雲日記 12:1992 年 10 月 16 日至 1992 年 12 月 15 日 :266.星雲日記 13:1992 年 12 月 16 日至 1993 年 2 月 15 日 :267.星雲日記 14:1993 年 2 月 16 日至 1993 年 4 月 15 日 :268.星雲日記 15:1993 年 4 月 16 日至 1993 年 6 月 30 日 :269.星雲日記 16:1993 年 7 月 1 日至 1993 年 9 月 15 日 :270.星雲日記 17:1993 年 9 月 16 日至 1993 年 11 月 30 日 :271.星雲日記 18:1993 年 12 月 1 日至 1994 年 2 月 15 日 :272.星雲日記 19:1994 年 2 月 16 日至 1994 年 4 月 30 日 :273.星雲日記 20:1994 年 5 月 1 日至 1994 年 7 月 15 日 :274.星雲日記 21:1994 年 7 月 16 日至 1994 年 9 月 30 日 :275.星雲日記 22:1994 年 10 月 1 日至 1994 年 12 月 15 日 :276.星雲日記 23:1994 年 12 月 16 日至 1995 年 2 月 28 日 :277.星雲日記 24:1995 年 3 月 1 日至 1995 年 5 月 31 日 :278.星雲日記 25:1995 年 6 月 1 日至 1995 年 9 月 15 日 :279.星雲日記 26:1995 年 9 月 16 日至 1995 年 12 月 15 日 :280.星雲日記 27:1995 年 12 月 16 日至 1996 年 3 月 15 日 :281.星雲日記 28:1996 年 3 月 16 日至 1996 年 6 月 15 日 :282.星雲日記 29:1996 年 6 月 16 日至 1996 年 9 月 15 日 :283.星雲日記 30:1996 年 9 月 16 日至 1996 年 12 月 31 日 :284.話說佛光山 1:開山篇 (1) :285.話說佛光山 2:開山篇 (2) :286.話說佛光山 3:人事篇 (1) :287.話說佛光山 4:人事篇 (2) :288.話說佛光山 5:寺院篇 (1) :289.話說佛光山 6:寺院篇 (2) :290.佛光山開山故事 :291.佛光山新春告白 1 :292.佛光山新春告白 2 :293.各界人士看佛光山 1 :294.各界人士看佛光山 2 :295.佛光山清規 1 :296.佛光山清規 2 :297.佛光普照 :298.佛光祖庭 :299.分燈弘法 :300.薪火相傳 :301.慧炬映輝 :302.同體共生 :303.國際佛光會 :304.國際交流 :305.全球弘法 :306.百年佛緣精彩照片 :307.一筆字書法‧佛光菜根譚(1) :308.一筆字書法‧佛光菜根譚(2) :309.一筆字書法‧佛光菜根譚(3) :310.一筆字書法‧佛光菜根譚(4) :311.一筆字書法‧佛光菜根譚(5) :312.一筆字書法‧佛光菜根譚(6) :313.一筆字書法‧佛光菜根譚(7) :314.一筆字書法‧佛教成語(1) :315.一筆字書法‧佛教成語(2) :316.一筆字書法‧佛教成語(3) :317.一筆字書法‧佛教成語(4) :318.一筆字書法‧佛教成語(5) :319.一筆字書法‧佛教成語(6) :320.一筆字書法‧經典文學(1) :321.一筆字書法‧古德悟道詩(1) :322.一筆字書法‧詩歌偈誦(1) :323.一筆字書法‧詩歌偈誦(2) :324.一筆字書法‧佛教對聯(1) :325.一筆字書法‧佛教對聯(2) :326.一筆字書法‧佛教對聯(3) :327.一筆字書法‧中華文化佛教名詞 名相(1) :328.一筆字書法‧中華文化佛教名詞 名相(2) :329.一筆字書法‧中華文化佛教名詞 名相(3) :330.一筆字書法‧中華文化佛教名詞 名相(4) :331.一筆字書法‧甘露法語(1) :332.一筆字書法‧甘露法語(2) :333.一筆字書法‧甘露法語(3) :334.一筆字書法‧甘露法語(4) :335.一筆字書法‧甘露法語(5) :336.一筆字書法‧甘露法語(6) :337.星雲模式的人間佛教 1◎滿義/著 :338.星雲模式的人間佛教 2◎滿義/著 :339.星雲學說與實踐◎滿義/著 :340.星雲大師人間佛教思想研究 1◎程恭讓/著 :341.星雲大師人間佛教思想研究 2◎程恭讓/著 :342.星雲大師人間佛教思想研究 3◎程恭讓/著 :343.星雲大師人間佛教思想研究 4◎程恭讓/著、星雲大師對佛教的十大貢獻◎程恭讓/著 :344.星雲之道—領悟人間佛教◎高希均/著 :345.人間佛教翻轉生命的故事◎滿穆/著 :346.話說大師 1 :347.話說大師 2 :348.話說大師 3(含《講演集》附錄) :349.名家話百年佛緣 :350.貧僧有話要說回響 :351.專家學者看佛光山 1:人間佛教思想(1) :352.專家學者看佛光山 2:人間佛教思想(2) :353.專家學者看佛光山 3:人間佛教實踐 :354.專家學者看佛光山 4:思想與信仰 :355.專家學者看佛光山 5:現代化與國際化 :356.專家學者看佛光山 6:教育與藝文 :357.專家學者看佛光山 7:貢獻與成就 :358.媒體報導 1 :359.媒體報導 2 :360.媒體報導 3 :361.媒體報導 4 :362.媒體報導 5 :363.媒體報導 6 :364.全集目錄 :365.全集索引 |} <br><br> : =====聖嚴法師===== *[https://www.ddc.com.tw/book/detail.php?id=9260 聖嚴法師禪修指引 全13冊] ::1.《禪門修證指要》四版 ::2.《禪門驪珠集》四版 ::3.《禪的體驗.禪的開示》四版 ::4.《禪的生活》三版 ::5.《拈花微笑》四版 ::6.《禪與悟》三版 ::7.《心的詩偈:信心銘講錄》三版 ::8.《禪的世界》四版 ::9.《禪鑰》四版 ::10.《禪門》三版 ::11.《動靜皆自在》二版 ::12.《神會禪師的悟境》三版 ::13.《禪的理論與實踐》 *[https://www.ddc.com.tw/book/detail.php?id=1391 聖嚴法師 禪修菁華集(全套七本)] *[https://www.ddc.com.tw/book/detail.php?id=8064 【法鼓全集2020紀念版】全套108冊]---****---nice <br><br> : =====夢參老和尚===== *夢參老和尚(山西五台山) :占察善惡業報經(附占察經行法)-----***** ::占察善惡業報經新講【增訂版】-----***** ::地藏十輪經講述(全六冊+DVD)-----***** ::地藏菩薩本願經(卷上) ::地藏菩薩本願經(卷下) ::地藏菩薩本願經(卷中) ::地藏菩薩的止觀法門 ::地藏菩薩的戒律法門 ::地藏菩薩的念佛法門 ::地藏菩薩的解脫法門 ::地藏菩薩的懺悔法門-----***** ::地藏菩薩的觀呼吸法門 ::大乘起信論淺述 ::世主妙嚴品【上冊】 ::世主妙嚴品【中冊】 ::世主妙嚴品【下冊】 ::世界成就品、華藏世界品、毗盧遮那品(八十華嚴講述)第五冊 ::正念 ::向佛陀學習 ::如來名號品、四聖諦品、光明覺品 ::如來現相品、普賢三昧品 ::妙法蓮華經導讀 ::金剛經 ::修行 :[http://big5.xuefo.net/nr/article52/518636.html 般若心經]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講述 ::淨行品 ::淺說五十種禪定陰魔 ::淺說地藏經大意 ::淺說金剛經大意 ::淺說華嚴大意(附DVD) ::普賢行願品大意 ::發心︰夢參老和尚開示錄 ::菩薩問明品 ::華嚴墨寶.謝諤書法珍藏手札 ::華嚴經淨行品 ::華嚴經梵行品新講 ::華嚴經疏論導讀(軟精裝) ::華嚴經普賢行願品 ::楞嚴經淺釋(三冊) ::賢首品 ::禪‧簡單啟示(增訂版) ::觀照 :《深山中的一盞明燈》2017年冬修訂版 *弘一大師全集 *太虛大師全集 *圓瑛大師 *虛雲老和尚 :佛教律學入門 ::虛雲和尚開示錄 :虛雲和尚法彙—詩歌偈贊 :虛雲和尚法彙—開示 :虛雲和尚法彙—規約 :禪淨何爭 :參禪的先決條件 ::上海玉佛寺禪七開示 <br><br> : =====廣欽老和尚===== :六龜/妙通寺 ::廣光上人事蹟初編續編合勘 ::廣欽老和尚方便開示錄 ::寒梅 廣欽老和尚語錄-自行抄 ::《廣欽老和尚開示錄》 ::《廣欽老和尚紀念集》 :[http://com3196.pixnet.net/blog/post/117339170-(-%E5%BB%A3%E6%AC%BD%E8%80%81%E5%92%8C%E5%B0%9A--100%E5%8F%A5-%E8%A1%8C%E6%8C%81%E8%AA%9E%E9%8C%84-)%E6%B3%95%E8%AA%9E%E9%9B%86-%E5%94%B8%E4%BD%9B%E4%BF%AE ( 廣欽老和尚100句行持語錄)法語集/唸佛修行之精要開示名言] :「無來無去,無代誌!」 <br><br> : =====淨空法師===== : <br><br> : </font> =====現代其他法師===== ::[https://www.facebook.com/fayuan0704/ 法源法師]---(戴耳機)講佛學觀念 ::[http://www.lamplib.mickey.tw/wiki/Hui 賢首禪苑 體佛法師 佛說阿彌陀經01]---先讀誦:金剛經、妄盡還源觀、六祖壇經--->再誦讀"阿彌陀經" :: ::阿彌陀經要解精華導讀,淨界法師(妙音護生圖書館)、 <br><br> : =====藏傳禪師書籍選===== *聖地文化出版 :寶無畏王《地道建立:三乘美飾》/哈欣仁波切主講 廖本聖翻譯 :《俱舍論》藏文導讀/廖本聖主講 :心類學/哈欣仁波切主講 廖本聖翻譯 :《俱舍論》文法篇/ 廖本聖主講 :《宗喀巴大師佛學名著》 :《佛學經典名著》 :《佛教理論框架》 :《樂空不二》 多識仁波切 著 :《西藏的心靈智慧》宗喀巴大師 著 多識仁波切 譯 :《菩提道次第心傳錄》 蘭仁巴大師 著 多識仁波切 譯 :《藏傳佛教常識300題》多識仁波切 著 ::《藏傳佛教疑問解答120題》 :《中觀奧義詳解》 多識仁波切 著 ::《藏傳佛教認識論》多識仁波切 著 <br> *藏傳禪師書籍選: :你是幸運的/眾生/詠給.明就仁波切、艾瑞克.史旺森 :世界上快樂的人,佛陀與快樂的科學/橡實文化 詠給.明就仁波切,艾瑞克.史旺森 :禪修指引1~你是幸運的/詠給名就仁波切 :辯經 辨人生/羅卓仁謙 :辯經.理性的浪漫:大乘主義的自由之路/羅卓仁謙|商周出版 <br><br> : *藏傳佛典出版 :《寶性論大疏》(上下冊) :攝類學小理路第七單元《理路幻鑰‧小理路‧宣說質返的建立》 :攝類學小理路第六單元《理路幻鑰‧小理路‧總與別的建立》 :攝類學小理路第五單元《理路幻鑰‧小理路‧小因果的建立》 :攝類學小理路第四單元《理路幻鑰‧小理路‧是反非反的建立》 :攝類學小理路第三單元《理路幻鑰‧小理路‧辨認返體的建立》 :《理路幻鑰‧小理路‧基成的建立》 :《理路幻鑰‧小理路‧白紅顏色等的建立》 :《辯經練習手冊》 :《辯經語言入門》 <br> :[http://ttslecture.blogspot.com/ 台北市藏傳佛典協會書單] ::理路幻鑰(已出版1-6本)‧小理路1‧白紅顏色等的建立... ::嘉義地區流通處:清琉書坊 /地址: 嘉義市西區玉山路242號1F /電話: :05-284-0337 <br><br> : =====南傳佛教===== *[https://www.chuan-der.com.tw/ 全德書局(佛教) ]-chenghc@~ *[https://compassiontw.org/index.php?lang=tw 旋遍措巴利他中心協會] *法耘出版社 :(049) 293-1818 :[http://www.dhammagarden.com.tw dhammagarden-法耘出版社] :[http://www.facebook.com/dhammagarden.fans dhammagarden.fans-法耘出版社-facebook] :[http://www.facebook.com/groups/AjahnChah 阿姜查華文網] :【 歡迎索閱、隨喜助印與流通書籍,願法長存世間,助益世人 】 *法雨道場 :[http://www.dhammarain.org.tw/books/book1.html 法雨道場]-嘉義市 ::有佛書禮請或pdf下載 <br><br> : ------------------------------------<br><br> ======一行禪師====== <font color="red"> *一行禪師(著作有1百多冊,有些無翻譯) :一行禪師傳記:正念的足跡 :一行禪師說佛陀故事III-獅子吼篇/何惠儀 :正念的奇蹟 :佛陀之心 :你可以,愛:慈悲喜捨的修行 :你可以不生氣 :我在法國僧院學到的40件事 :步步安樂行 :見佛殺佛-一行禪師的禪法心要 :和好-療癒你的內在小孩 :建設淨土:阿彌陀經禪解 :祈禱的力量/施郁芬 :耕一畦和平的淨土 :經王法華經 :跟一行禪師過日常(怎麼坐‧怎麼吃‧怎麼愛‧怎麼走‧怎麼鬆‧怎麼吵‧怎麼看)(7冊合售) :與生命相約:一行禪師/著:明潔,明堯 :橘子禪(同:步步安樂行) :觀照的奇蹟 ------------------------------------ <br><br> ======阿姜查====== *[http://www.dhammagarden.com.tw/ 法耘出版社] :我們真正的歸宿 :以法為贈禮 :森林裡的一棵樹 :為何我們生於此 :靜止的流水 :心靈的資糧 :何來阿姜查 :僧心話語 :見道 <br> :2022-11/28 索閱 :《寧靜的森林水池 》 :《蓮花盛開 》 :《傾聽弦外之音 》 x:《蓮花中的珍寶 》 :《為法耘心 》 :《萌法之園 》 :《 回到當下 》 :《 熄滅之時 》 :《 眼中微塵 》 :《 無來無法 》 :《 四聖諦 》 :《 慈悲的領悟 》 :《 森林回憶錄 》 :《 修行路上的茅廁 》 :《 循圓相續不斷的修行 》 x:《 我看見了 》 : <br> <br><br> : ======其他====== *南傳禪師書籍選: *佛使尊者 ::[http://www.gaya.org.tw/publisher/publish-list.htm 法音叢書:]---books ::一問一智慧 ::解脫自在園十年 ::生命之囚 :生活中的緣起 :法的社會主義 :精神食糧 ::人類手冊(鄭振煌:人生錦囊) ::何來宗教 :法味 ::觀呼吸:佛陀開悟實修法門/佛使比丘 ::不出世的奇葩:南傳佛教第一人,佛使尊者 :出入息觀修持法要 :智慧的遺產 ::病中升起的光輝 ::學佛釋疑 ::菩提樹的心木/佛使比丘 :[http://www.gaya.org.tw/publisher/fain/bda/ttrans.htm 無我]---books :[http://www.gaya.org.tw/publisher/fain/sv/index.htm 內觀捷徑]---books <br> :[http://www.gaya.org.tw/publisher/fain/buddhadasa.htm#02 關於「佛使比丘」] ------------------ *南傳: :越南/一行禪師 :泰國/佛使比丘 *泰國/隆波帕默尊者: ::[https://www.shineling.org/lp-pramote_full-txt_21/ (泰國解脫園寺)編譯|禪窗-(台灣-靜慮林)] :::[https://satipatthana.org.tw/%e6%96%87%e6%9c%ac/ 文本]-下載 ::解苦心鑰 ::禪修入門 ::當疾病來臨時 ::唯一路 ::法談匯編 ::《修行路上的陷阱》/(修行線路圖) ::最好的心是平常心 :: :: :緬甸/馬哈希大師(1904~1982),二十世紀南傳佛教最重要的修行人之一。 :緬甸禪坐(新版):究竟的止觀之道。烏巴慶尊者,班迪達大師,雷迪大師,韋布大師,馬哈希大師 <br> ------------------ *帕奧禪師(緬甸): :[https://www.taiwandipa.org.tw/index.php?url=70-20&prg_no=k&start=0 帕奧禪林台灣分院/.靜樂禪林]-地址:54445南投縣國姓鄉長福村長雙巷29號 :帕奧禪師-如實如見 :帕奧禪師-菩提資糧 :帕奧禪師-轉正法輪 :帕奧禪師-如實知見 :帕奧禪師-x智慧之光 :帕奧禪師--內觀法要ok :帕奧禪師--顯正法藏ok :帕奧禪師--禪修入門與次第ok :帕奧禪師-自然的代價 <br> ----------------- :內觀實踐【2020紀念版】/大千│馬哈希│阿姜查 :四念處內觀禪修法/馬哈希 柏拉般那無陀 :從覺知當下的心出發/華宇文化 德加尼亞禪師 :內觀基礎 從身體中了悟解脫的真相 瑪哈希大師 著 :緬甸禪坐(新版):究竟的止觀之道 :一切都是法,僅僅覺知是不夠的(合訂)/德加尼亞禪師問答集 <br><br> : ======印度資訊====== *印度瑜珈: ::薩古魯談業力:一個瑜伽士關於改變命運的教導/薩古魯‧賈吉‧瓦殊戴夫 :在深夜遇見薩古魯:印度聖哲的內在喜悅工程/薩古魯‧賈吉‧瓦殊戴夫 ::一個瑜伽士的內在喜悅工程轉心向內 即是出路/薩古魯‧賈吉‧瓦殊戴夫 <br><br> : </font> ====哲學研究者==== *唐君毅 *牟宗三 *方東美 <br><br> : =====史作檉===== *史作檉 :二十一世紀宗教與文明新探 ::大覺醒的日子 ::九卷(靈魂的苦索者) ::三月的哲思 ::三月後的五卷 ::中國哲學精神溯源 ::生命現象 ::史作檉短論集與詩 ::史作檉講藝:藝術的終極關懷 ::林布蘭藝術之哲學內涵 ::哲學日記 ::哲學、美學與生命的刻痕 ::形上美學要義 ::時間中的尋索 ::美學生命與原始的中國 ::讀老子:筆記62則 ::純粹詩境:自然之中,美學之外 ::極現與統合─新藝術與科學十六講 ::藝術的本質 ::歷史自然與人性 <br><br> : ====圖解經典==== <font color="red"> *已館藏者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科文表解 :淨土五經六論冠科 :瑜珈師地論本地分表解 :楞嚴經表解 :楞伽經法要表解 :天書 :瑜伽師地論簡表略解第一輯 :瑜伽師地論簡表略解第二輯 :瑜伽師地論本地分表解第三輯 :百法名們論表解 :[http://www.minlun.org.tw/1pt/1pt-5-2/index-01.htm 講經表解(上)(下)]-----*****-----要下載觀看,都是圖形檔。用html點看無礙(大小常寬不一,難印成書) :圖解金剛經 :圖解心經 :圖解壇經 :圖解金剛經心經壇經 :圖解禪宗的智慧 :圖解佛教禪定與解脫 :圖解佛教 :圖解大藏經 :圖解維摩詰經 :圖解圓覺經 </font> <font color="orange"> <hr> :難經本義表解分析講義 :記憶心象傷科學(正骨心法傷科大成) :類經表解速讀 :哲學超圖解 :圖解有趣的設計心理學 :周易體系結構與通天下理 :孫子兵法認識地圖 :多螺旋結構論 :高中文言文表解知識手冊 :小學文言文表解辭典 :初中文言文表解詞典 :高中文言文表解詞典 :中國文史簡表彙編 <hr> :圖解西藏生死學 :圖解基礎相對論 :圖解生活化學世界 :心智圖基礎篇多元智慧管理系統 :看圖學會公民 :圖解三國演義 :概念圖在促進認知評估知識結構方面的理論與實證研究 <hr> :圖說中國通史 :圖解莊子 :老莊思想圖解 :完全圖解諸子百家 :三國志圖解 :中東與伊朗宜蘭世界史圖解 :圖像化學習 :圖解沉思錄 :概念圖教學實訓課程 <hr> :圖解教育學 :圖解心理學 :圖解生命科學 :圖解戰爭論 :圖解孫子兵法的經營智慧 :圖解哲學入門 :圖解文化研究 :圖解哲學 :圖解社會學 :倫理的智慧圖解 :圖解經濟學 :圖解古文明 :圖解科學史 :圖解紅樓夢 :圖解提案學 :圖解西遊記 <br><br> : </font> ===思-佛經義理=== =====祖師示現/著述:===== *祖師示現 * {| class="wikitable" style="background:lightblue " |+<font size=3 color=blue>祖師大德示現</font> |- !祖師大德!!示現!!說法、著述!!備註 |- |唐.善導大師 |核心思想:「本願稱名,凡夫入報」 ::《觀經四帖疏》古今大德皆尊稱為「楷定疏」或「證定疏」,奉為金科玉律,敬如經典;印光贊言:「淨業行人之指南針」。 |(一)安心,即《觀無量壽經》所說的至誠心、深心、回向發願心。 :(二)起行,即身口意三業的行為;身業是禮拜阿彌陀佛,口業是稱讚阿彌陀佛及一切聖眾的身相光明和淨土莊嚴。意業是觀照阿彌陀佛及一切聖眾的身相光明和淨土莊嚴。 :(三)作業,即必須以恭敬修、無餘修(不摻雜餘業)、無間修、長時修(以畢命為期,心行相續,誓不中止)等四修法來策勵實行。 :善導大師有一首〈勸世偈〉: ::漸漸雞皮鶴髮,看看行步龍鍾。假饒金玉滿堂,豈免衰殘病苦。 ::任汝千般快樂,無常終是到來。唯有徑路修行,但念阿彌陀佛。 |蓮池大師云:「善導大師古稱阿彌陀佛化身。 |- |明.蕅益智旭||中心思想:念佛三昧論。心儀的,還是持名一法。 |參見:https://zh.wikipedia.org/wiki/蕅益智旭 ::基於「心佛眾生,三無差別」理念,主張一切佛法,無不歸於念佛三昧 ::廬山慧遠念阿彌陀佛的果報莊嚴,念的是他佛; ::西天二十八祖,天台智者觀心修禪,念的是自性佛; ::永明延壽及楚石梵琦等所倡導的念佛法門,用觀諸佛果位的依正莊嚴,以顯人心內的理體智慧,悟到心佛眾生三無差別,叫做雙念自他佛。 |- |明.永明延壽||阿彌陀佛||《永明延寿禅净四料简》 《念佛十種功德》 |每日老實念阿弥陀佛十万声 |- |明.憨山大師||念「阿彌陀佛」聖號,念到成片,修行之人,必須生死心切。 |- |虛雲大師 |- |印光大師||大勢至菩薩||上海說《彌陀經》|| |- |弘一律師 |- |來果禪師 |- | |} ----------------------------------------------------- {| class="wikitable" style="background:lightblue " |+全文參自:http://www.fodizi.tw/fojiaogushi/21650.html 中國歷史上最有佛緣的15位皇帝,access on Jul 18,2023。 |- !帝王!!事蹟!!事件 |- |漢明帝劉莊||最早引入佛教的皇帝。||佛緣源於一夢。 |- |梁武帝蕭衍||四度出家為僧,開創漢地素食先河。||撰述的《斷酒肉文》堅誓素食,下詔宗廟不得用葷食祭祀。受菩薩戒,有「皇帝菩薩」之稱。 |- |雍正皇帝胤禛||直透三關的大禪師,編製禪宗語錄集。||自號圓明居士,刊行禪宗語錄集—《雍正御選語錄》。 |- |乾隆皇帝弘歷||刻印國部帙最大欽定大藏經《龍藏》|| |- |宋太祖趙匡胤||利用最新印刷術,雕刻中國第一步佛經總集。||佛經刻於宋開寶年間,稱為「開寶藏」。又因刻於四川,故又稱「蜀版大藏」。這是我國第一部佛教總集 |- |大周女皇武則天||曾親自跪迎高僧義淨大師,建造龍門石窟。||「開經偈」:「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千百年來,為佛子所讚頌不絕。武后曾「助脂粉錢二萬貫」,開鑿龍門石窟奉先寺盧舍那佛,並主持開光儀式。 |- |隋煬帝楊廣||智顗大師親授菩薩戒,廣建佛教道場。||智顗大師為他授菩薩戒,法號「總持菩薩」,他回敬贈「智者大師」名號,相惜之情,傳為歷史上一段佳話。 |- |唐太宗李世民||深入經藏,與玄奘大師相見恨晚。||勸請大師還俗輔政,都被婉拒。致力菩薩道;親賜《瑜伽師地論》序,刻於石碑,即聞名的「大唐三藏聖教序碑文」。 |- |明太祖朱元璋||唯一正宗和尚出身的皇帝 |} <br><br> : =====經書-祖師大德===== ------------------------------------------------------- <font color="red"> :經書,必讀之祖師大德名家註解 *解經方法 <font color="red"> :#龍樹《大智度論》之「世界、為人、對治、第一義」四悉檀 :#《法華文句》採用「因緣、約教、本跡、觀心」等四意消文的解經方法,這是智顗作品中首次且 .... 一因緣、二約教、三本跡、四觀心,始從「如是」終于「而退」,皆以四意消文。 :#天臺四釋」又作「四大釋例」、「四種消釋」、「四種消文」、「四意消文」, :#惠洪以佛教經論解經的釋經方法, :#智旭《周易禪解》解經的體例,即所謂的「四悉檀」及其釋義。 :#後代的祖師更以十門分攝、五重玄義、七番共解、四悉. 壇 ... 說明經意。 :#四益是對治悉壇,破惡悉壇、入理悉壇、生善悉壇, :#德園子《道德經證》等六書,作為「以禪解老」的代表作,依序分 </font> <br><br> : :◎附︰《大智度論》卷二(摘錄) :若佛一切智人,此十四難何以不答?答曰︰此事無實故不答,諸法有常無此理,諸法斷亦無此理,以是故佛不答。…… *經書,重在天天誦讀之,把它當成日課,久習(至少要三年或五年以上)後便能更深入地了知其中義理,磨一門深入之功夫。 ::有所了解後,再誦讀其他經書,方能方便深入。 ::可先誦讀《地藏經》,可知如何消除自我累劫之業力及其因緣。 :::再誦讀《無量壽經》-嚮往西方淨土(淨土五經)之殊勝。《金剛經》-破我執,了知幻化之世間眾相。... ::再誦讀《楞嚴經》,知道如何去除心魔增定力。 ::其餘諸經可隨意修習之。 -------------------------------------------------- *《地藏經》: :地獄諸事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1535820050014348&set=gm.932320746840362&type=3 《地藏經》是給食人間煙火的人學的] ::[http://hylib.nhu.edu.tw//bookDetail.do?id=43283&resid=189005851&nowid=36 地藏菩薩本願經唯識觀] ::[ 地藏菩薩本願經概說/作者:釋東初;釋, 竺摩 ::[http://hylib.nhu.edu.tw//bookDetail.do?id=43244&resid=189005851&nowid=31 地藏菩薩本願經科注/作者:釋青蓮] ::佛陀教育基金會 ::[http://hylib.nhu.edu.tw//bookDetail.do?id=191538&resid=189005851&nowid=60 《地藏菩薩本願經》教化思想之研究] *《無量壽經》:夏蓮居 會集各譯《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會集本)。---*** *《金剛經》: :江味農居士:《金剛經講義》---*** ::[https://mp.weixin.qq.com/s/BQY-1tkM6JaVR4pBOwzE2g 走近當代學者 | 樓宇烈:《金剛經》的核心智慧 ] :空性 ::[https://www.facebook.com/dalailamaworld/videos/1531405480211936/ 尊者達賴喇嘛談空性] *《心經》: :周止庵:《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詮注》---*** ::[http://big5.xuefo.net/nr/article52/518636.html 心經]-夢參老和尚 *《楞嚴經》: :圓瑛老和尚《楞嚴經註解》---*** :明.交光大師註解《楞嚴經正脈疏》---*** ::(交光大師是明朝的講經法師,他認為,從唐朝到明朝各家《大佛頂首楞嚴經》的註解,大都是依據天台大師的《止觀》來解釋經上所講的奢摩他、三摩地、禪那,交光大師認為這種解釋不妥當,不是佛在《楞嚴經》上的意思;佛在經上講的是「捨識用根」,而智者大師的《止觀》還是用心意識修,不是捨識用根。所以他重新註解《楞嚴經》,取名《正脈疏》,自己解釋說:「但惟曲順聖經本來語脈,而疏導之務,令前後照應、語脈貫通。」所以後來研究《楞嚴》的人,就把從前的稱為是古註,交光大師是今註、新註,這就有新舊古今兩派了。《正脈疏》確實是講得好,但是「捨識用根」凡夫真不容易做到。什麼人能捨識用根?《華嚴經》上初住菩薩做到了,就是圓教初住以上,所以這個非常非常不容易,那是接引上上根的人,中下沒分,所以他說的不是沒有道理。摘錄 淨空老法師講述《華嚴經》)-from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927367,access on Jun 1,2023。 ::圓瑛老和尚《楞嚴經釋義》 ::[http://www.ucchusma.idv.tw/vajra/f38.htm 虛雲老和尚楞嚴經開示] ::修定 ::虛雲老和尚 ::[http://kabuki11.pixnet.net/blog/post/276822185-%E8%99%9B%E9%9B%B2%E8%80%81%E5%92%8C%E5%B0%9A%EF%BC%9A%E5%A4%9A%E8%AA%A6%E8%AE%80%E3%80%8A%E6%99%AE%E9%96%80%E5%93%81%E3%80%8B%E5%92%8C%E3%80%8A%E5%9C%B0%E8%97%8F%E7%B6%93%E3%80%8B 虛雲老和尚:多誦讀《普門品》和《地藏經》]---*** ------------ ***已請-----佛陀教育基金會 ::大佛頂首楞嚴經講義 圓瑛法師 ::大佛頂首楞嚴經講記 海仁老法師 ::楞嚴懸鏡、首楞嚴經通議 合刊/25K精裝 ::大佛頂首楞嚴經正脈科會 ::首楞嚴五會神咒註釋義貫 ::楞嚴經綱要、楞嚴經二十五圓通 ::大佛頂首楞嚴經/附楞嚴經讀注音板 ::楞嚴經新表解(注釋.備注)/鄭水吉居士編 ***待請經書-----佛陀教育基金會 :CH382-14 圖解楞嚴經新表解(第一冊) 菊8K精裝 :CH362-19 地藏菩薩本願經科注 25K精裝 :CH380-27 楞嚴經二十五圓通、楞嚴經綱要 25K平裝 :CH355-110 楞嚴經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講記(2011年修訂版) 道源長老 25K平裝 :CH380-23 楞嚴經指掌疏 上下冊 清.拈華寺達天通理法師敬述 25K精裝 :CH382-12 楞嚴經修學法要講記 淨界法師 18K精裝 :CH380-18 楞嚴經清淨明誨章親聞記.行策大師淨土警語精華講記 25K平裝 :-------- :CH382-15 進階首楞嚴經灌頂疏(二Ο一五年編排版)(上中下冊)(需填表註明申請原因) 清浙水西陵慈雲寺教觀沙門灌頂續法 集并註 25K精裝 <br><br> </font> --------------------------------------------------------------- *《阿彌陀經》: *《法華經》: *《華嚴經》: :夢參老和尚 *唯摩結經 --------------------------------------------------------------- *律典: --------------------------------------------------------------- *論書: *[http://www.masterhsingyun.org/article/article.jsp?index=24&item=257&bookid=2c907d4944dd5ce70144e285bec50005&ch=3&se=4&f=1 論書]: ::《肇論》:(《宋本義》、《物不遷論》、《不真空論》、《般若無知論》、《涅槃無名論》)---*** ::《百論》與《中論》、《十二門論》合稱三論、 ::《大乘起信論》、《大乘五蘊論》、《攝阿毘達摩義論》、《百法明門論》、《中觀》、《大智度論》、《瑜珈師地論》、《》 ::《唯識三十論》、《菩提道次第廣論》、 ::《般若波羅蜜多要訣現觀莊嚴論》、《大乘廣五蘊論》、《》 *[http://uice8780.myweb.hinet.net/ 心智圖解"廣論"科判]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1190413477661756&set=pcb.1722906597993349&type=3 僧肇《物不遷論》略論] :[https://www.facebook.com/dalailamaworld/videos/1569295166422967/ 唵嘛呢叭咪吽的涵義] --------------------------------------------------------------- *開示錄:(祖師大德) ::虛雲老和尚---*** ::來果禪師 ::弘一法師 ::印光法師 ::宣化法師---*** ::廣欽老和尚---*** ::聖嚴法師 :: :: --------------------------------------------------------------- ::下參: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23442876/ :「第一本佛經」《轉法輪經》,香光出版社《八正道》(性空法師《轉法輪經》講記) :「最後一本佛經」《南傳大般涅槃經》: :巴宙 譯:《南傳大般涅槃經》出版社:慧炬 :周止庵:《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詮注》 :赤沼智善:《漢巴四部四阿含互照錄》, ::「相應部」(雜阿含)章節, ::阿含方面用《佛光阿含藏》, ::尼柯耶方面用元亨寺版《南傳大藏經》 --------------------------- *其他 *[https://mp.weixin.qq.com/s/IfEfPKYwxRySPcNh3yYjJw ?慈:介?印度佛教史的入??] :[https://www.facebook.com/XingFuZhiDao/photos/a.391574360929809.97631.390756451011600/824588507628390/?type=3 【宣化上人不顧自身而冒死說出的超度之真實義】] :[https://www.facebook.com/amituofobuddha/videos/1617118098318498/ 淨空法師:我們最容易犯的毛病就是自以為懂了] :[https://www.facebook.com/freevega/photos/pcb.1484261801652638/1484261771652641/?type=3 曾國藩:看三事知家族興衰。給子孫的四條忠告,要記好...!] :[https://www.facebook.com/freevega/photos/a.279880198757477.67894.175490285863136/1478079005604251/?type=3 蠍子會蟄人嗎?禪者:「知道,被它蟄三次了。」]-----經典故事 :[https://www.facebook.com/Buddhaoffice/videos/1512053935531355/ 【釋迦牟尼佛】] :[http://www.buzzhand.com/post_943801.html 教你如何在睡眠中念佛,夢中念佛] :[http://www.buzzhand.com/post_936131.html 誦經的方法、訣竅、功德以及注意事項,佛教徒一定要知道的] :[http://www.buzzhand.com/post_933780.html?from=page&p=0010000&u=16&sid=16595 德不配位,必有災殃] :[http://www.buzzhand.com/post_920268.html 寺、廟、祠、觀、庵究竟有什麼不一樣呢?看完你就知道區別在哪裡了] :[https://www.facebook.com/196002617168911/photos/a.196145697154603.28663.196002617168911/666844606751374/?type=3 你說你沒看見地獄,實際上人間隨時都有地獄。] :[https://www.facebook.com/freevega/photos/a.279880198757477.67894.175490285863136/945232415555582/?type=3 香港某記者和達賴喇嘛的幾組經典對話 :] :[https://www.facebook.com/196002617168911/photos/a.196145697154603.28663.196002617168911/653227018113133/?type=3 農曆八月二十二日燃燈古佛誕辰] <br><br> : =====西遊記禪意趣解===== :全文來自 http://read.goodweb.cn/news/news_view.asp?newsid=102655 :孫贇 :《西遊記》是一部家喻戶曉的名著,大家一般認為這是遊戲之作,所謂遊戲就是不能當真,是瞎編的,是解悶的玩意。…… :摘自《般若海》2011年11期 <br><br> : ====唯識學==== :[http://www.teacher.aedocenter.com/mywebB/nbook-2/nc-34.htm 二元vs三元,作者:方永來] ::引言 ::由於上一篇文章提及文殊菩薩的二元論以及彌勒菩薩的三元論,許多人對這種說詞會搞不懂, ::因此特別加寫本篇文章來解釋這些立論的問題。…… :維基百科 http://zh.wikipedia.org/wiki/Dualism :般若佛法二元論: …… <br><br> : =====價值本質之探索===== :[http://thesis.topco-global.com/TopcoTRC/2014_Thesis/AS0012.pdf 價值本質之探索研究 - 崇越論文大賞] <br><br> : ====網路文==== =====佛、菩薩聖誕===== :[https://mp.weixin.qq.com/s/witJ2fc5Yt0G4u5rh5J9hA ?代藏?佛教——美?弗吉尼?大?演?] :[https://mp.weixin.qq.com/s/QkctGxFqIk6mLK8VmxdZHQ 北大教授?宇烈 | 大部分佛教徒是盲目的] :[https://mp.weixin.qq.com/s/zLqZmqnzgQvabAoqCjWYzw 宗?仁波切:真正的佛法是一种摧?偏?的??] :[https://mp.weixin.qq.com/s/gYUdLGP_dk3Xvia0h1ZM0A 《地藏?》百?百答,你想知道的都在?里!] :[http://blog.udn.com/omhon/7304867 定光古佛聖誕] :[http://youtu.be/2hx6rQ3XDv4 開悟與明心見性] *普賢菩薩為何極少現身嗎? :文:傳喜法師 :今天是農曆二月二十一,是普賢菩薩的聖誕日。在佛教的大乘經典里,普賢菩薩是很少現身的。 …… :來源:rufodao.qq.com : *每個人都在吃自己的福報 :全文來自 http://big5.xuefo.net/nr/article30/299684.html :有一女的,已經生了一男,後又懷孕,就很擔心,說怕造成經濟負擔。但因學佛,不敢墮胎。工作也辭了,但他找了另一份兼職工作,工資也是一樣高。 …… : *香港某記者和達賴喇嘛的幾組經典對話 : :全文來自 http://blog.xuite.net/b650707/twblog/202549209 :及 facebook七葉佛教書舍 社群 :10月23日 11:30 ‧ ::問:失去的東西,有必要去追討嗎? :喇嘛:失去的東西,其實從未曾真正地屬於你,不必惋惜,更不必追討。 ::問: 生活太累,如何輕鬆? :喇嘛:生活累,一小半源于生存,一小半源於欲望與攀比。 ::問:昨天與今天,我們該如何把握? :喇嘛:不要讓太多昨天佔據你的今天。 ::問: 如何對自己,對他人? :活佛:對自己好點,因為一輩子不長;對身邊的人好點,因為下輩子不一定能夠遇見。 ::問:您如何詮釋禮貌? :喇嘛:對不起是一種真誠,沒關係是一種風度。如果你付出了真誠,卻得不到風度,那只能說明對方的無知與粗俗。 ::問: 我們如何確定自己的目標? :喇嘛:如果你知道去哪,全世界都會為你讓路。 ::問:怎樣平衡快樂與悲傷? :喇嘛:一個人只有一個心臟,卻有兩個心房。一個住著快樂,一個住著悲傷,不要笑得太大聲,不然會吵醒旁邊的悲傷。 ::問:我們怎樣做才叫“腳踏實地”? :喇嘛:只要你的腳還在地面上,就別把自己看得太輕;只要你還生活在地球上,就別把自己看得太大。 ::問: 有人說愛情會因為時間而沖淡,您認為呢? :喇嘛:愛情使人忘記時間,時間也使人忘記愛情。 ::問: 兩個相愛的人不能在一起,怎麼辦? :喇嘛:不能在一起就不能在一起吧,其實一輩子也沒那麼長。 <br><br> : =====Buddhist Life===== *佛教生命 :全文來自 ::[https://www.facebook.com/buddhistlifemission/photos/a.111676228901272.12112.109094809159414/656133494455540/?type=1&theater :2014年5月17日 ‧ :叩拜 不是彎下身體,而是放下傲慢。 :念佛 不是聲音數目,而是清?心地。 :合掌 不是並攏雙手,而是恭敬萬有。 :禪定 不是長坐不起,而是心外無物。 :歡喜 不是顏面和樂,而是心境舒展。 :清修 不是摒棄欲望,而是心地無私。 :布施 不是毫無保留,而是愛心分享。 :學佛 不是學習知識,而是踐行無我。 : *什么是功德?什么要??德呢? :全文來自 https://www.facebook.com/permalink.php?story_fbid=1641802442705111&id=1429413240610700 :柔佛州道教法???? 2015年5月30日 ‧ :{??/中?道家研究院} :功?善行,德?善心。心行合一,名?功德。 *佛說:不爭就是慈悲 :不辯就是智慧,不貪就是佈施!說得太好了… :五月 9, 2016 thinkpowerlife01 : :記得有這麼一段文字: :「極盡三千繁華,不過彈指一?那, <br><br> : ====深思心理==== : :凡所見,皆已標記在心。故眼見需協助者,都需協助,不需著心思量,方能無記行。純然真心顯現。不需求之以功德,若此,已世俗。 :2016-0623任校門口交通導護時所思。(實則1、2年前校內行思已俱)。 :「天機不可洩漏?」: :2016-0622見網路文思之 :學習者,應該自修或具有各項美德後,方能接受天地知識機轉之道理。 :德行不足,接受天機知識之機會當然少。 :故言厚德載物。德者:美德、才德、智德。 :人際美德在待人,生存才德在社會,生命智德在修行。 :三德具備,修行俱佳者,方能有緣知悉天地間知識。 :(禮記有三德教國子之言,是古之三德。) <font color="red"> :「用什麼滋養靈魂?」 :2016-0105 :孝父母、友兄弟姊妹與愛孩子 :寧靜的閱讀時光 :獨處的自在心境 :分享愛 : : 滋養過程需要時間,但是這等待時間總是慢慢來,卻是一溜煙地飄走。雖說那時間可以治療一切情緒。也唯有那閱讀,可以揪住時間尾巴,或探訪那未來光景,你只消把書本握在手中,讓目光在字裡行間遊走即可。此時所有的世間萬景千風,都將暫時駐足在您的心靈空間中。 : :「美學」 :數量之美:常態 :人心之美:利他 :學習之美:自度 :生命之美:自在 :人體之美:眼神 :家庭之美:相伴 :食物之美:原味 :衣著之美:樸素 :建築之美:斜曲 :燈光之美:恒久 :動態之美:不死 :水之美:鏡 :物相之美:對稱 </font> <br><br> : =====心經筆記===== ::2014-03 <font color="red"> *般若波蘿蜜多經 :閱讀,各家解經書,可逐漸統整架構思緒。 ::空:小乘涅槃:耽空滯寂、灰身泯智,偏空(人不見,見無人)。 ::生滅:時間立場見事物 ::增減:空間立場見事物 ::淨:凡夫立場見時空~欣喜者 ::垢:凡夫立場見時空~厭惡者 ::六根:身體~根身 ::六塵:環境~器界 ::六識:心法 ::成佛:生命目的 ::心無罣礙:生活態度 ::無眾生可度:眾生即我身,不執;度化慈悲,無身外眾生可度(昭)。 ::空相:生中觀印度哲學 ::無相:生禪宗奧義 ::五蘊:生唯識瑜伽派 ::處:造業修善著力點 ::入:功德門路開始處 *參考用書: :程恭讓,釋東初 釋譯:《般若心經》 :夢參老和尚:《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講述》、《心經》 :周止庵:《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詮注》 :釋惟心法彙《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講話》 :星雲大師:《般若心經生活觀》 :聖嚴法師:《心的經典 心經新釋》 :《圖解心經》 </font> <br><br> : =====中道思想===== :[https://www.ctworld.org.tw/turn/lecture/b004.htm 中道思想之介說] :[http://buddhism.lib.ntu.edu.tw/FULLTEXT/JR-AN/an169011.htm 儒家的中庸和佛家的中道] :[http://www.masterhsingyun.org/article/article.jsp?index=10&item=61&bookid=2c907d4945216fae014569962c35052c&ch=4&se=4&f=1 佛教的真理是什麼 第四篇 中道] :[http://www.gaya.org.tw/publisher/fachu/madhyamaka/chapter1.htm 中道與中觀] :[https://find.ruten.com.tw/s/?cateid=00060017&q=%E4%B8%AD%E8%AB%96 中論]-書籍選購-return ::中觀論疏;中論科判(精裝本)新文豐出版公司 76年再版,唐 沙門吉藏撰 ::龍樹中論的哲學解讀,吳汝鈞 商務印書館 ::中觀:解讀龍樹菩薩「中論」27道題 <br><br> : ====四大-地水火風==== *地 :地藏王菩薩 :坤(易經) *水 :上善若水(老子) :【道德經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北宋.蘇轍:《老子解》,說水七種優點(特質)作精闢解說: ::[https://wildgoose1950.pixnet.net/blog/post/65780626-【老子今解08】上善若水:效法水的七個優點 【老子今解08】上善若水:效法水的七個優點] *火 :燭光 :燈光 *風 :風吹幡動,還是仁者心動 :四大壞時,滅也。 <br><br> : ====佛教新策略==== *佛教推廣新戰略: :[http://buddhism.lib.ntu.edu.tw/FULLTEXT/JR-AN/102709.htm 新世?的佛教教育]--中?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 ?曾文 :[https://www.rfa.org/mandarin/yataibaodao/shehui/wy-11182020144409.html 佛教:中?推?“??力”的新工具] :[https://read01.com/kAoBDQ.html#.YhF5YDhBypo 《戰略與管理 · 專題報告》7月刊「文化戰略下的佛教教育」出版預告]--2016/07/29 來源:戰略與管理 :[https://www.storm.mg/lifestyle/160652?page=1 為何台灣人總是分不清佛教、道教和民間信仰啊?]一篇文看完台灣宗教歷史 <br> *儒、釋、道: ::道家大師註佛經《呂祖注金剛經》 ::佛家大德解道經《道德經憨山註》 ::《周易‧四書禪解》首部以佛教觀點(藕益老人)解釋儒家經典 ::《佛學新解》/作者: 龔鵬程/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日期:2009/01/01 <br><br> : ====其他筆記==== *四大天王 :{| class="wikitable" style="background:lightblue " |- |四大天王||東||西||南||北 |- |1||持國天王||廣目天王||增長天王||多聞天王 |- |2||手彈琵琶||手擒龍者||手持劍||手握傘蓋 |- |3||不鬆不緊,中道之法||龍蛇,世間多變。寶珠,表內心不變||寶劍象徵智慧,慧劍斬煩惱。保護佛法,不受侵犯||傘護內心不受染污;遮蔽世間,避魔害 |- |4||調||順||風||雨 |} <br><br> : ===修行-三皈五戒=== <br><br> : ====三皈五戒八戒菩薩戒==== *三皈 :皈依佛、法、僧 <br><br> : *五戒 :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 :[http://youtu.be/g7pd9FudAAU “冬天裡/凍結”接近零度紀實的方式記錄一個農村老人的殘酷生活]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6e4wdKxFa0 【一禪小和尚】一?搞笑合集] <br><br> : *[http://www.masterhsingyun.org/article/article.jsp?index=4&item=16&bookid=2c907d494c10e2f0014cefa6ce570032&ch=5&se=0&f=1 八關齋戒(一日一夜)] :[https://book.bfnn.org/books2/1036.htm 八關齋戒講義 宏泰法師整理]-----nice *八戒戒條: ::一、不殺生: ::二、不偷盜: ::三、不淫欲: ::四、不妄語: ::五、不飲酒: ::六、不著香花鬘不香油塗身及不歌舞倡伎不往觀聽: ::七、不坐臥高廣大床: ::八、不非時食: :::上述八戒+齋戒(過午不食)(齋:意思即是過午不食),才稱八關(關閉放逸而守戒)齋(過午不食)戒,共計九個戒條是也。 **《佛說處處經》經云:「日中後不食有五福:一者、少婬;二者、少臥;三者、得一心;四者、無有下風;五者、身安隱亦不作病。」 **《薩婆多論》卷七 ::辨明時與非時的分別,說從清晨至日中,世人營作事業、備飲食,行乞頗便,不會擾煩在家人,故稱為時。午後日漸西沒,是在家人休養生息時,也是修行人靜坐修道時,故稱非時。因此行乞、飲食當於午前具辦,不可延至午後。《處處經》云(大正17‧527c)︰「佛言︰日中後不食有五福,一者少淫,二者少臥,三者得一心,四者無有下風,五者身安隱亦不作病。是故沙門道士知福不食。」 ::如果遇到違緣時,想要將齋戒奉還,這樣可以? :::答:可以,但要想著諸佛菩薩在前,想著「我將此戒律奉還」。若要破戒前,先將戒律奉還比較好。[捨戒時,只要向對一了解八關齋戒之佛弟子說,即可捨戒。] ::過午不食: :::要可見天光(可見指紋)後,中午12時以前(日影最短還未變長前)食,最好提前半小時以上(秋冬季時差);食後一定要刷牙或漱口(不留菜飯渣於口中)。 ::(自授)八關齋戒簡軌 //bit.ly/2m2phIJ 懺雲法師 :[http://rsbc.ehosting.com.tw/bts/class/ns/ns14.txt 南山律在家備覽述要 第十四集](八關齋戒)-主講:天因法師 :[http://www.budaedu.org/doctrin/d50-1.php3 八關齋戒(續)]---(含捨戒) <br><br> : *菩薩戒 *佛教之敬師: :玆依智顗《菩薩戒義疏》所載,此四十八戒之名目如次︰ :(1)不敬師友戒、(2)飲酒戒、(3)食肉戒、(4)食五辛戒、(5)不教悔罪戒、(6)不供給請法戒、(7)懈怠不聽法戒、(8)背大向小戒、(9)不看病戒、(10)畜殺眾生具戒、(11)國使戒、(12)販賣戒、(13)謗毀戒、(14)放火燒戒、(15)僻教戒、(16)為利倒說戒、(17)恃勢乞求戒、(18)無解作師戒、(19)兩舌戒、(20)不行放救戒、(21)瞋打報仇戒、(22)憍慢不請法戒、(23)憍慢僻說戒、(24)不習學佛戒、(25)不善和眾戒、(26)獨受利養戒、(27)受別請戒、(28)別請僧戒、(29)邪命自活戒、(30)不敬好時戒、(31)不行救贖戒、(32)損害眾生戒、(33)邪業覺觀戒、(34)暫念小乘戒、(35)不發願戒、(36)不發誓戒、(37)冒難遊行戒、(38)乖尊卑次序戒、(39)不修福慧戒、(40)揀擇受戒戒、(41)為利作師戒、(42)為惡人說戒戒、(43)無?受施戒、(44)不供養經典戒、(45)不化眾生戒、(46)說法不如法戒、(47)非法制限戒、(48)破法戒。(中華) :(一)不敬師友戒,又稱輕慢師長戒、不敬師長戒、敬事師長戒、不得憍慢師長戒、敬事尊長戒。謂應謙卑、敬讓師長、善友,見上座、和尚、阿闍梨、大德、同學、同行、同見等,應禮拜問訊,不生憍慢、癡瞋之心。(佛光大辭典) :如經上(?)說︰「若彼於師,住嫌恨心、堅惡心、或恚惱心,能得功德,無有是處。」(中華佛教百科全書) :五種懺悔,據《觀普賢菩薩經》載,在家者之懺悔法有:(1)不謗三寶,乃至修六念。 (2)孝養父母,恭敬師長。(3)以正法治國,端正人心。(4)六齋日不殺生。(5)信因果,信一實道,信佛不滅。(佛光大辭典) *出家 ------------------------------------------------------- =====搭縵衣===== :[https://youtu.be/i3tFti36IuY 【和立小築】佛教禮儀教學:脫海青] :[https://youtu.be/Vqye3PpweRU 崇孝師兄教「如何穿海青、如何脱海青、如何折海青」] :[https://youtu.be/XYPLyKlXKbw 佛门礼仪,脱海青] :[https://youtu.be/M0h7JgFwedU 圓照寺傳授在家五戒、菩薩戒--穿脫海青] :[https://youtu.be/Qs3gcU_Zmeo 海青穿脫示範 (HD播放)] :[http://youtu.be/Fz2EBkJit0c 搭解縵衣教學] :[http://youtu.be/uHJvz6rnlJs 佛門禮儀-縵衣之威儀] :[http://youtu.be/VmDJMySD1gQ 2016 南天寺短期出家修道會學佛行儀 -教學影片] :[https://youtu.be/VmDJMySD1gQ 2016 南天寺短期出家修道會學佛行儀 -教學影片] :[https://youtu.be/iv3AQbzzyG8 20210930 迎接三皈五戒典禮 倫敦佛光山開設禮儀課] :[https://youtu.be/MYfu_TPIqF0 善哉解脫服,唱誦搭衣咒偈語] :[https://youtu.be/silRL2NeO5M 受戒以后一定要搭缦衣吗?【大安法师开示】] :<br><br> ====修行儀軌==== :口誦搭衣偈: ::「善哉解脫服、尊貴禮懺衣、我今頂戴受、禮佛求懺悔」 :[http://kph168899.blogspot.com/2011/12/1.html 晨鐘暮鼓—佛門儀軌詳解(1)] :[http://kph168899.blogspot.com/2011/12/2.html 晨鐘暮鼓—佛門儀軌詳解(2)] : ------------------- *過堂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cpmSXGu6Ow 佛光山?堂念《供?咒》] *供養咒: :供養清淨法身毘盧遮那佛, :圓滿報身盧舍那佛, :千百億化身釋迦牟尼佛, :極樂世界阿彌陀佛, :當來下生彌勒尊佛, :十方三世一切諸佛, :大智文殊師利菩薩, :大行普賢菩薩, :大悲觀世音菩薩, :大願地藏王菩薩, :諸尊菩薩摩訶薩, :摩訶般若波羅蜜, :(早齋)粥有十利,饒益行人,果報無邊,究竟常樂。 :(午齋)三德六味,供佛及僧,法界有情,普同供養,若飯食時,當願眾生,禪悅為食,法喜充滿。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ndKnok4nlg 念佛??堂 佛制比丘 ??偈 佛光山梵?.2001]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SG1l-Wt5BE 佛光山戶外教學-「過堂」用餐後唸結齋偈] *【結齋】 :薩多喃,三藐三普陀,俱胝南,怛侄他,唵,折隸主隸,准提,娑婆訶。 :所謂佈施者,必獲其利益,若為樂故施,後必得安樂,飯食已訖,當願眾生,所做皆辦,具諸佛法。 ------------------- *楞嚴咒 :[https://okadaruri.pixnet.net/blog/post/88414121-宣化上人對《楞嚴咒》的詳細又重要之開示?fbclid=IwAR0zlU_vgAN-YCMa_fI0llbWSB6bRgEQkhDSY-epsmBwynFkH_owvlapw8A 宣化上人對《楞嚴咒》的詳細又重要之開示] :[http://mercybuddha2011.pixnet.net/blog/post/320572910-持楞嚴咒的的密方 持楞嚴咒的的密方] :[http://blog.sina.com.cn/s/blog_a3a80b140101k2i0.html 楞嚴咒] :[http://www.youtube.com/watch?v=OdcwChILnY4 楞嚴咒]-----***** :[http://youtu.be/OdcwChILnY4 楞嚴咒]-----同上 : ----------------------------------------- *准提咒 :[https://kknews.cc/zh-tw/culture/53j4k6.html 《了凡四訓》看全了嗎?雲谷禪師為什麼傳准提咒給袁了凡?] :[http://blog.xuite.net/e249010742000/twblog/125814222 袁了凡與準提咒的探討] ----------------------------------------- *誦經咒 :[http://bestzen.pixnet.net/blog/post/26544366-%E8%AA%A6%E7%B6%93%E5%8D%81%E4%BA%8C%E6%AD%A5%E9%A9%9F%E9%83%BD%E8%A6%81%E6%87%82%EF%BC%8C%E5%B0%B1%E8%83%BD%E8%AA%A6%E5%88%B0%E9%96%8B%E6%82%9F 誦經十二步驟都要懂,就能誦到開悟] ::淨慧長老:誦經十二步驟都要懂,就能誦到開悟 :::1.專誦一經 2.一日幾遍 3.經文熟練 4.字當念對 5.速度宜穩 6.氣要順暢 7.口中甘露 8.心生恭敬 9.心生法喜 10.不起妄念 11.自然背誦 12.心開悟解 ----------------------------------------------------------- :[http://bestzen.pixnet.net/blog/post/6504381-%E8%AA%A6%E7%B6%93%E9%9B%9C%E8%AB%87%EF%BC%88%E7%B5%A6%E5%88%9D%E5%AD%B8%E8%80%85%EF%BC%89 誦經雜談(給初學者)] ::宗舜法師:要朗讀,不要唱讀。 :說到發願,我覺得最好的是《怡山發願文》(宋福建的怡山如然禪師撰),事理周圓,宗門下一直流傳。強烈推薦!可以在誦完經後念誦一遍: *《怡山發願文》 :::歸命十方調禦師,演揚清淨微妙法,三乘四果解脫僧,願賜慈悲哀攝受。 ::弟子(某甲),自違真性,枉入迷流。隨生死以飄沈,逐色聲而貪染。十纏十使,積成有漏之因;六根六塵,妄作無邊之罪。迷淪苦海,深溺邪途。著我耽人,舉枉措直。累生業障,一切愆尤,仰三寶以慈悲,瀝一心而懺悔。所願:能仁拯拔,善友提攜。出煩惱之深淵,到菩提之彼岸。此世福基命位,各願昌隆;來生智種靈苗,同希增秀。生逢中國,長遇明師。正信出家,童真入道。六根通利,三業純和。不染世緣,常修梵行。執持禁戒,塵業不侵;嚴護威儀。蜎飛無損。不逢八難,不缺四緣。般若智以現前,菩提心而不退。修習正法,了悟大乘。開六度之行門,越三祇之劫海。建法幢於處處,破疑網於重重。降伏眾魔,紹隆三寶。承事十方諸佛,無有疲勞;修學一切法門,悉皆通達。廣作福慧,普利塵沙。得六種之神通,圓一生之佛果。然後,不舍法界,遍入塵勞。等觀音之慈心,行普賢之願海。他方此界,逐類隨形,應現色身。演揚妙法。泥犁苦趣,餓鬼道中,或放大光明,或現諸神變。其有見我相,乃至聞我名,皆發菩提心,永出輪回苦。火鑊冰河之地,變作香林;飲銅食鐵之徒,化生淨土。披毛戴角,負債含怨,盡罷辛酸,咸沾利樂。疾疫世而現為藥草,救療沉屙;饑饉時而化作稻梁,濟諸貧餒。但有利益,無不興崇。次期累世冤親,現存眷屬,出四生之汨沒,舍萬劫之愛纏。等與含生,齊成佛道。虛空有盡,我願無窮。情與無情,同圓種智。 *誦經的最簡單實用的儀軌(儀式) :一、供養 : 在佛、菩薩的像(塑像、畫像、照片,沒有的心裏想一下他們的樣子也可以)前供上一杯清水。 :二、頂禮 : 向佛像頂禮三拜。念一遍“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也可以念“南無觀世音菩薩”或者自己喜歡念的都可以),頂禮一拜,念三次,拜三拜。 ::“南無”念“拿摩” :三、歸依 : 合掌,念下麵的偈子(偈,音既,不念結,當心錯別字): : 諸佛正法賢聖僧,直至菩提永歸依。 : 我以所修施等善,為利眾生願成佛。 : 共念三遍。 :四、開經偈 : 合掌,念下麵的偈子一遍: : 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 : 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意。 : 南無某某會上佛菩薩。(三遍) :: 誦《金剛經》的時候,就將某某換成“般若(音波惹)”,念南無般若會上佛菩薩。誦《華嚴經》的時候,就念“南無華嚴會上佛菩薩”。 ::: 見聞是一個階段,代表一般的信。受持是一個階段,代表由相信而實踐。持,就是去做。 :五、誦經 :六、回向 : 願以此功德,普及於一切。 : 我等與眾生,皆共成佛道。 :《怡山發願文》,我說過事理周圓,其中包含了歸依、懺悔、發願、回向等等內容,而且特別感人。 ::念完發願文後,可以向佛求願。但是有一條,要記住,最後,不要忘記告訴佛:可許則許。 :最後,頂禮三拜即可。 ---------------------------------------------------------- :[https://blog.xuite.net/iamjasontien/twblog/137662563-%E8%AA%A6%E7%B6%93%E7%9A%84%E7%A8%8B%E5%BA%8F%26%E6%8A%84%E7%B6%93%E6%96%B9%E6%B3%95+%5B%E8%BD%89%E8%B2%BC%5D 誦經的程序&抄經方法] :(誦經前,要先淨口(刷牙)、淨手(洗手)、衣著要整齊,以示恭敬之意。) ::(房間:單身房有性行為處,不可誦經。如果之前有,經灑淨後,可以在房間念誦,不可坐床上,或躺著念。也不可在夫妻房誦經。) :[http://geniusena.pixnet.net/blog/post/213409367-%E8%AA%A6-%E6%8A%84%E7%B6%93%E6%B3%95%E5%89%87-&-%E7%B6%93%E5%85%B8%E5%88%86%E4%BA%AB-&-%E4%BD%9B%E8%99%9F-&-%E7%A6%AE%E7%AF%80 誦/抄經法則 & 經典分享 & 佛號 & 禮節] ※誦經及敬神禮節: :1.經書所在之處即為仙佛所在,隨身攜帶之經書、勸善傳單、仙佛相關物件(如:佛像首飾或佛卡。) 別帶進廁所,出門在外要使用洗手間時,即使放在包包內需先拿出來放在外面才能入廁,以示尊重。 :2.在臥房念經及經書放置需注意:坐在床上念經時,經書僅能拿在手上,不可放在床上,且避免碰觸個人用品;別直接坐在地上念經,有蒲團坐墊可;經典所在之處不可更衣,需先將經書放在不透明抽屜或盒子。 :3.誦經時:要開始念經再將經書打開,沒有要念誦和念畢時需蓋上經典並端正放置桌上,不可隨意放置,紙張經典如 : 心經需收好、不曝露文字。 :4.念經坐姿端正:不可蹺腳或躺著,可盤腿坐;服儀整齊。 :5.至廟參拜或傳法:服裝儀容端莊、衣著整齊、不可曝露,如:不可只穿著短褲或拖鞋。 二.誦經法則須知: :1. 誦經需唸出聲音來,不可默念或僅用心讀,不可以上廁所唸經,房間可以念經。 :2. 誦經時不可中斷,中斷效果會變差。 :[http://big5.xuefo.net/nr/article19/190491.html 介紹一下自己的《楞嚴咒》背誦的技巧] :[https://kknews.cc/zh-tw/culture/89krjoq.html 讀完此文發現,背誦《楞嚴咒》並不如傳說中那般難]-----*****-----nice ----------------------------------------- *灑淨結界 :[http://nianjue.org/article/53/528658.html 仁清法師:如何灑淨] ::灑淨是一種方式,“結界”是它的含義。 :第一為什麼結界? ::【經文】:若能如法結界,依法受持,一切成就。 :經文上有講:“若能如法結界,依法受持,一切成就。”如果能依法結界,再如法的去修行的話,“一切成就”。比如說我們打佛七,打佛七應該事先“灑淨再結界”的,再打佛七。 :第二怎樣結界? ::【經文】:其結界法者取刀咒二十一遍劃地為界或取淨水咒二十一遍散著四方為界...。 :::你能如法結界,結界以後再如理如法去修,你的修法就自然克果。就會達到你的目的。就是這個含義。 :::我們一般採取的灑淨方法就是“灑淨水”。就是用大悲咒加持大悲水灑。一般是這一種,這種比較形象化,儀規比較完整。 :::怎樣加持下面講。“或以想到處為界”,想到處為界是什麼?你誦大悲咒的時候你想,觀想:好了我這個講堂結界,那么這個講堂就結界了。 :::“如能如法受持自然克果”,特別是我們靜修、閉關,我們的任何佛事,坐禪都要灑淨。 ----------------------------------------- :[http://big5.xuefo.net/nr/article26/255434.html 如何制作大悲咒水] *制大悲水的方法: : 一、大悲水要選擇生水,干淨的自來水就可以。 : 二、對一杯生水,誦大悲咒前、供佛前,要先誦:寶髻如來的心咒: : 嗡 哇西 波羅 牟尼 唆哈 (7聲) : 因為,佛觀一缽水,八萬四千蟲,若不念此咒,如食眾生肉。寶髻如來有願:凡是念我心咒,水裡一切眾生皆可超度。無論是供佛的水,還是誦制大悲水。都不宜用開水或沒有誦此咒的生水! : 三、誦大悲咒。(7、21、49、108遍) : 和掌,面對水碗,弟子XX南無一心奉請,大慈大悲的觀世音菩薩,臨壇升坐。 : 觀想大慈大悲的觀世音菩薩,手拿楊柳枝,坐在自己頭頂上空,神聖而莊嚴。正在灑甘露水。自己開始專心誦大悲咒。根據病情來選擇,所誦遍數。一般慢性病、惡性病誦的遍數至少49或108遍。緊急病,誦7遍,並且一邊念,南無觀世音菩薩 聲號,一般為病人喝。 : 四、喝水時,不要直接用供奉佛堂的大悲碗,而是選擇另外的水杯,將大悲水,到入該杯一半。病人只能喝半杯水。 : 五、剩下的半杯水。以無名指,沾水與拇指做彈指動作,將大悲水在、佛堂周圍、病人身體上、床、室內,門口、窗外等都點灑到。一邊彈灑、一邊繼續誦大悲咒,觀想,很多眾生,如,鬼道眾生等都因為喝到晶瑩可口的甘露水,消除所有的怨恨,離苦得樂。跟隨觀音菩薩,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 六、室內外若有綠色植物,也為氣灑些,植物旺盛,氧氣多,利於健康。 : 七、若室外下雨,也可以誦大悲咒,觀想觀音菩薩,手拿楊柳枝,站在行雲布魚的龍上,普灑甘露。隨著你唱的大悲咒,雨水也化做甘露水,凡是被雨水淋過的眾生,皆可被超度。他們都解脫苦海,獲得無上妙樂!這樣下雨也可以修行,度眾生獲福報!還能夠積累無量功德。自己不但健康快樂,還為往生西方積累了資糧。 : 觀世音菩薩甘露咒 : 觀音陀羅尼經雲:誦此咒者,所有過去現在四重五逆,謗方等經一闡提罪,悉皆消滅無有遺余。身心輕利智慧明達,若身若語悉能利樂一切眾生。 : 若有眾生廣造一切無間等罪,若得遇此持咒人影暫映其身,忽得共語或聞語聲,彼人罪障悉皆消滅。 : 又若欲利益一切有情者,每至天降雨時,起大悲心仰面向空,誦觀世音菩薩甘露咒二十一遍,其雨滴所沾一切有情,盡滅一切惡業重罪皆獲利樂。 : 南nà無mó喝hē啰là怛dá那nà哆duō啰là夜yè耶yě南nán無mó阿ā唎lì耶yě : 婆pó盧lú羯jiē帝dì铄shuò缽bō啰là耶yě菩pú提tí薩sà埵duò婆pó耶yě : 摩mó诃hē薩sà埵duò婆pó耶yě摩mó诃hē迦jiā盧lú尼ní迦jiā耶yě : 怛dá侄zhí他tā唵wèng度dù寧níng度dù寧níng迦jiā度dù寧níng莎suō诃hē’ ------------------- *施食 :[http://blog.udn.com/energy7429/25151796 慈悲施食論壇整理的關於施食的問答]-----***** :[https://blog.xuite.net/paowuer/twblog1/135274894-%E7%94%98%E9%9C%B2%E6%96%BD%E9%A3%9F%E5%84%80%E8%BB%8C 甘露施食儀軌] :[http://www.muni-buddha.com.tw/CJG/04/%E6%85%88%E6%82%B2%E6%96%BD%E9%A3%9F-2.htm 施食法門總整理] ------------------- *滅定業真言 :[https://kabuki11.pixnet.net/blog/post/276822848-%E6%BB%85%E9%99%A4%E7%BD%AA%E9%9A%9C%EF%BC%9A%E5%9C%B0%E8%97%8F%E8%8F%A9%E8%96%A9%E6%BB%85%E5%AE%9A%E6%A5%AD%E7%9C%9F%E8%A8%80 地藏菩薩滅定業真言] ------------------- *梵唄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N1TVHVg2UI 楞嚴神咒(萬佛聖城完整版_加經文)]-15分(依此音準)-----*****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_PP1pWCOAJQ 楞嚴咒]-----楞嚴咒/ 法鼓山【早課】-39分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XR0NPevyV0 準提咒 佛光山 梵音]-----佛光山梵唄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HYXHwfeqPw 大悲咒 7遍 注音版 - 唸經社製作]-18分(7次)-----*****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6AOtol2Rk 大悲咒 (佛光山眾僧)]-35分(7次)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3l5Ag1ovRFY 大悲咒 (高音??耳版)]-29分(7次)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4TUNAaBzN1s 觀世音菩薩《大悲咒》?自?心的佛教音? - 最好的放松佛教音?] <br><br> : ====禪修==== *修行計畫: ::晨起單盤坐、稱誦:「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十遍,再起床 ::每日定時禪坐(4:00晨起,盥洗完畢、自受「八關齋戒」、供水、誦讀《楞嚴咒》、練瑜珈拉筋、禪坐、灑供水) ::晨晚禪坐時間紀錄 ::二六時中,稱誦「南無地藏王菩薩」聖號(隨時隨地) ::上廁所,必定默念:「願我消除累劫以來,身、口、意所造之貪、嗔、癡、慢、疑、我見之諸惡業,得我清淨法身。」 ::隨時佈施、讚嘆、迴向 ::隨身攜帶《地藏經》、《楞嚴咒》 ::全素食 ::過午不食(「八關齋戒」之一戒,一年中如捨戒不過三次) ::每日下班後,盥洗完,誦一部《地藏經》 ::練瑜珈拉筋、禪坐 ::晚上供水、灑供水 ::晚睡前,誦一部《楞嚴咒》、誦「懺悔文」 ::餐前一律上供、下施、普迴向(取2、3粒米,施與餓鬼道) ::睡前單盤坐、稱誦:「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十遍,再入眠 ::無上班之週六、日(無出遊),晨購魚一批,放生 ::每月定期閱讀經書(深入法義) ::每年定期參加禪修營(二日禪...) -------------------------------------- *禪修 :[http://youtu.be/5T_EdCQd-vw 人生最難的修行是什麼?如果人生太苦,不如試試這個方法?] :[http://youtu.be/z2vhrM8UQzw 印光大師反覆強調,卻少有人知的念佛竅訣,觀世音菩薩修行正果就靠它!] ::(影片中,說到菜市場內,聽聲音之比喻。與你有切身利益,耳朵是會選擇識別的,我們真心關注的,)。應把每一句唸出來的佛號,都進行識別。,---* :::楞嚴經中二十五圓通章,世尊請二十五地以分享各自成功修行的經驗。---*** :::地球上人最利根器是耳朵,手腳都只有幾公尺,眼睛可以選擇不看閉眼,但是耳朵是沒有法自主控制和關上不聽的,是自動的知識接收器。 :::大勢至菩薩: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無生忍,今於此界社念佛人歸於淨土。佛問圓通,我無選擇,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得三摩地,斯為第壹。 :印光大師:淨土者乃究竟暢佛本懷之法也 ::竊聞淨土者,乃究竟暢佛本懷之法也。高超一切禪教律,統攝一切禪教律。略言之,一言一句一偈一書,可以包括無餘。廣說之,雖三藏十二部之玄言,五宗諸祖師之妙義,亦詮不盡。縱饒盡大地眾生,同成正覺,出廣長舌,以神通力,智慧力,塵說剎說,熾然說,無間說,又豈能盡。良以淨土本不思議故也。試觀《華嚴》大經,王於三藏。末後一著,歸重願王。《法華》奧典,妙冠群經。聞即往生,位齊等覺。則千經萬論,處處指歸者,有由來也。文殊發願,普賢勸進,如來授記於《大集》,謂末法中非此莫度。龍樹簡示於《婆沙》,謂易行道,速出生死。則往聖前賢,人人趣向者,豈徒然哉。誠所謂一代時教,皆念佛法門之註腳也。 -------------------------------------- :http://www.viewheart.org.tw/blog/archives/3534 印光大師:念佛只圖快、圖多有什麼缺點?(359-361)] :359、念佛只圖快、圖多有什麼缺點? ::圖快圖多,隨口滑讀,故無效也。心中念得清楚,口中念得清楚,耳中聽得清楚,方可謂為真念佛人。 :: 念佛之人,當恭敬至誠,字字句句,心裡念得清清楚楚,口裡念得清清楚楚。果能如是,縱不能完全了無妄念,然亦不至過甚。多有隻圖快圖多,隨口滑讀,故無效也。若能攝心,方可謂為真念佛人。(《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八第184頁 復又真師覺三居士書) :361、念佛最切要之妙法是什麼?何為學佛人日用所當遵守之洪猷? : 如子憶母,憶佛念佛,都攝六根,淨念相繼。 : 敦倫盡分,閑邪存誠,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 (《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二十三第177頁 致崔德振居士書) -------------------------------------- :[https://m.xuite.net/blog/donese/twblog/92054553 印光大師:十念法] ::《文鈔》 菁華錄裡面的一段話, 印光大師說:「於一乘不染心中,持萬德洪名聖號。」持名,不是觀想,不是觀像。「或聲、或默。」或出聲、或默念。「無雜無間。」不要參雜,別念佛的時候想別的,也不要間斷「必是念起於心。」一定要做到念起於心。「聲入乎耳。」聲入於耳。這個「乎」在這當「於」,入到耳朵裡去。「字字分明,句句不亂,久之久之,自成片斷。」功夫成片 :[https://www.bodhixin.com/my/?p=432 靜坐禪修中的12個常見問題和解決技巧] <br> --------------------- *唯識 :[https://kknews.cc/culture/5a8l24k.html 南師唯識:理不通曉 不知怎麼進步是無智] :[https://kknews.cc/culture/z345xqq.html 南師唯識:身不安和 不得入定] :[https://kknews.cc/news/xm46ze9.html 南師唯識:心意識一轉 境相跟著變] :[https://kknews.cc/culture/kz832nv.html 南師唯識:諸境虛妄想 唯有心意識] :[https://kknews.cc/culture/xmx4a6q.html 南師唯識:能轉變心仍分別 轉識證道起作用] :[https://kknews.cc/culture/mmop2o2.html 南師唯識:沒記性煩惱重 空意識不容易] :[https://kknews.cc/news/boa6lro.html 南師唯識:意識清明 一心多用] :[https://kknews.cc/culture/vm8z5qy.html 南師唯識:通達唯識理 無心不是道] :[https://read01.com/EKPQxN.html#.X5y1LVgzapo 南懷瑾老師:靜坐姿勢與基本認識(定力為成就一切事業的基礎)] <br> ------------------- ---------- *易度網.?宁 ::www.youtu.be/Gq1NwAAyQe8 入?定要注意的40582]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Alyv1DeTrc&t=318s]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8TF5WzClIJs 你知道功德、福德、福?的?????《慧?·?道》第三季] ::[http://youtu.be/bhlMRZNWnV8 一??立思考的人是很珍?的22871]-----nice-----講得真好 ::禪定是基礎、???坐的??21091、空性是甚麼、一?阿?陀佛40519、越?越深地了解如?是什么 ::入定的契入?、打扰你入定的是什么、 ::呼吸.?坐.百日?、百日?(百日筑基方便?示 1~9)-、百日?(百日筑基方便?示 10~15)、日?(百日筑基方便?示 16~27) ::?坐容易昏沉如何?治、開悟、 ::老??到「功德·福?」.上-、老??到「功德·福?」.中-、老??到「功德·福?」.下- ::老??到「?·?力·共?」(聊天室合集).上、老??到「?·?力·共?」(聊天室合集).中、老??到「?·?力·共?」(聊天室合集).下 <br> ------------- *密史趣聞-----nice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mfpcVMh54A 什麼是禪定?修禪定可以成佛嗎?淺談“修禪定”你必須知道的幾件事] ::沒有好與不好,只有適合與不適合。 ::入定,要具因緣,要離五蓋:昏沉,掉悔,嗔,疑,貪欲,等煩惱不現前,易入定。某些障礙的消除。入定前的壹些覺受,如身心舒適、修法正確,入定前之清安。入定後呼吸均勻舒適,細微。入初禪,升起:覺、觀、喜、樂、定等五事,稱初禪五支,但常感覺不出。 ::身有疼動而非痠痛,表示禪坐的好。疼痛要處理(醫生或氣功師、師父)以免干擾禪坐。受驚嚇時不要立刻起身,靜下來吞口水,氣引丹田,起坐後找人處理。 ::坐久出現痛是好事。氣留頭上時,可用空心掌拍打,後把手上氣甩掉。 ::禪定須很強之心力(能量)集中,身有病痛難入定。 ::要成就佛果 , 要有出離心與菩提心和正見 , 三者缺一不可。外離相則禪 心不亂則定 無相無亂 即禪定。 ::『佛門的禪定』之不共於外道,就是裡面多了個『毘婆舍那』,它是以『我空、法空的真如理』為正知正念的智慧內觀法門。毘婆舍那:意:觀、正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eW17-N6aDc “懺悔”的神力有多大?一則懺悔法門,助您消除今生惡業!] <br> ------------------- *禪七開示 ::來果禪師:《來果禪師語錄》 <br><br> : *天臺小止觀 *永本法師 ::http://www.fjdh.cn/wumin/2013/10/074808295946.html : <br><br> *南傳禪修 :[https://amitaba48.pixnet.net/blog/post/229914450-【態度7】學習而不是努力不起反應?pixfrom=related 【態度7】學習而不是努力不起反應/調整一下你的態度] <br><br> : ------------------------------------ ------------------------------------ <br><br> =====zen-date===== *坐禪 ::[https://www.fgs.org.tw/fgs/fgs_calendar.aspx 佛光山寺 > 行事曆] *禪修: :主要活動是靜坐,在靜坐中修定。期間禁語(通訊中斷)。 :[http://www.lnanews.com/news/佛光山禪修師資培訓三日禪%20%20星雲大師親蒞指導.html 佛光山禪修師資培訓三日禪 星雲大師親蒞指導] ::禪門祖師的語錄和公案。 ::禪門語錄《指月錄》、《傳燈錄》禪門系統、歷史與派系。 ::禪學者看法,如鈴木大拙、印順法師、虛雲老和尚,來果和尚說禪。 <br> *教師禪修營(2018-0127) :{| class="wikitable" style="background:lightblue " !時間/日期!!01/27 (六)!!01/28 (日)!!01/29 (一)!!01/30(二)!!01/31 (三) |- |05:00||rowspan=3|萬<br>緣<br>放<br>下||早 覺||早 覺||早 覺||早 覺 |- |05:20~06:00(40分)||戶外禪||戶外禪||戶外禪||戶外禪 |- |06:30~07:30||早 齋||早 齋||早 齋||早 齋/內務整理 |- |08:00~09:40<br>(100分)||09:30~10:30<br>報到、掛單||早板香||早板香||早板香||早板香 |- |09:40~11:10<br>(90分)||環境介紹||靜坐參禪<br>調 身||靜坐參禪<br>調 息||靜坐參禪<br>調 心||禪修心得座談 |- |11:20~13:30||colspan=5|午 齋 / 午 休 |- |13:30~15:10<br>(100分)||禪堂規矩說明||禪 修||禪 修|| rowspan=2|茶禪一味||rowspan=7|圓<br><br>滿<br><br>賦<br><br>歸 |- |15:10~16:00<br>(50分)||禪修指導||茶禪一味<br>聽開示||茶禪一味<br>聽開示 |- |16:00~16:30|| colspan=4|出坡/心得記錄 |- |16:30~17:40|| colspan=4|盥 洗 |- |18:00~18:40|| colspan=4|藥 石 |- |19:00~20:40<br>(100分)||專題講座(一)<br>心保和尚||專題講座(二)<br>慈容法師||專題講座(三)<br>覺培法師||專題講座(四)<br>慧昭法師 |- |21:00~21:40(40分)||晚課香||晚課香||晚課香||晚課香 |- |22:00|| colspan=4|養 息|| |} <br> *二日禪、三日禪、禪七 ::佛光山/[https://www.fgs.org.tw/cultivation/fgu-chan/index.htm 禪淨法堂] 07-656-1921#1175、1176 ::佛光山/[https://www.fgs.org.tw/cultivation/amitabha/index.htm 淨業林] 07-656-1921#1341~1343 *禪修準備 ::衣著:灰色修道服*2(內著灰色有肩內衣*2)、彈性球鞋、灰襪*2、長短毛巾、牙刷牙膏、灰拖鞋、洗衣襪袋、機械錶、香皂、灰布口罩*2 ::鉛筆、佛學書、 ::背誦:心經、過堂齋文、、 <br> *:[http://www.tzulien.org.tw/?page_id=377 四念處禪修資訊]---新化慈蓮寺 ::[http://www.tzulien.org.tw/ 八支齋戒報名]→5月6~7日、9月30~10月1日(2023) *:[http://www.dhammarain.org.tw/new/new.html 法雨道場最新活動]---一日禪(週日)、二日禪、平日作息時間表---*** :抄經 ::[https://www.fgs.org.tw/cultivation/calligraphy/index.htm 抄經堂]-(07)656-1921轉1425 *中台禪寺 :[https://www.ctworld.org.tw/chan/chan7/index.htm 中台禪七] ------------------------------------------------------ ------------------------------------------------------<br><br> ====懺悔==== *[https://chancenter.org/cn/teachings/chanting-and-liturgy/great-compassion-repentance-ceremony 大悲懺] : <br><br><br> ====靜坐-禪坐==== *禪坐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ZyN68DNtA How to Meditate 如何禪坐] *[https://www.easyatm.com.tw/wiki/七支坐法 七支坐法]-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WgnsBdQW1w 明師難遇:国学大师南怀瑾教静坐] :[https://youtu.be/lWgnsBdQW1w 明师难遇:国学大师南怀瑾教静坐] ::[https://youtu.be/w-eTW_BWjLc 南懷瑾重要開示:這個“數吸法”是佛陀親傳,入定成道的速度非常快!很多人還不知道!] :[http://youtu.be/sK6u1LgP1sc 【南禪七日】如何修 出、入、息]---***---nice ::安那般若:安那:出息;般若:入息;出、入、息(短暫剎那時刻,一切和順)。呼吸是生滅法,一出一入。 ::只數出、息(或入、息),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HfAYstAgmQ #南懷瑾大師傳授打坐方法] ::一、雙腳盤坐 ::二、脊柱鬆直 ::三、雙肩要平 ::四、手結定印 雙手交疊 拇指微接 ::五、頭正直 下巴微含 頂頭懸 ::六、舌抵上顎 ::七、眼睛垂簾 微合 <br><br> *打坐禁忌: :1.打坐期間不能持咒念經 :2.打坐不能只追求理論 :3.打坐不能觀想(皆有能、所)本尊 :4.打坐不能追求成果 :5.打坐不能自心散亂。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Gv411r7Yv/?spm_id_from=333.788.recommend_more_video.3 南怀瑾先生:每天做做這套運動,身体就會很舒服。]---** ::頭部運動,下巴往前下內縮往後劃圓弧、頭頸左右畫圓弧、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XW411w7qb/?spm_id_from=333.788.recommend_more_video.-1 南懷瑾先生 一輩子眼睛健康的方法 (1993年)]---** :: *靜坐瑜珈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WgnsBdQW1w (41分處) 毗盧遮那佛的七支座法-] ::1.雙盤(跏趺坐):要墊座墊 ::2.背脊直: ::3.肩膀平正:不向前窩也不向後拉。 ::4.手結定印: ::5.頭:下顎收,端容正座 ::6.舌抵上顎:上內凹處 ::7.眼:寒山大師(面有雙惡鳥,胸有三毒蛇(貪嗔癡)),垂簾三分之二,3-5步視而不見,見若不見,,, :::注意:喜笑顏開,慈悲喜捨。叢林外、山門下,要如大肚彌勒笑開懷,以接引眾生。笑-免費多種維他命。 :::能守者是心,所守者是竅(道家丹田-不應守)。南宋後,譬如念佛,要參一話頭(即問題)。因能守之心與念佛心已茫,為追回故,藉參話頭而守心耳(昭)。能守的那現象,所守的那處找到嗎?(念佛者是誰)。 ------------------------------------------------------ :[https://youtu.be/qgouBaZiaqo 打坐要具備的條件及忌諱(聖嚴法師-大法鼓 0974)] :[http://youtu.be/sKsYqhz9Gzg 聖嚴法師-人間悟語 第9輯 ﹝學習禪法開始打坐﹞]- :[http://youtu.be/Q5g_EEU16SM 2015禪的探索與分享(01入門篇)慧軒法師指導]-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hRhCbXHZoTVMSiKa-OO23LaxwSjceQDI 2015禪的探索分享 慧軒法師] :[https://www.facebook.com/King.of.the.Inferno/videos/392427081382245/ 如何達到念佛三昧的境界?] :[https://www.facebook.com/King.of.the.Inferno/videos/2328564407361424/ 如何修行(夢參老和尚/台北)] :[http://www.tzulien.org.tw/?p=3653 依正定、正觀、八正道修禪] :[http://youtu.be/JwuBFs8No6M 早課/法鼓山] :[https://youtu.be/N2qXoF5OtRw 什麽是禪定、坐禪?宣化上人開示] <br><br> : *靜坐 :[http://youtu.be/b_rJw7XF7Gk 8個姿勢進入蓮花盤 Preparation for lotus pose] :[http://youtu.be/ODl8lXwB60w 陳國恩老師打坐教學] :[http://youtu.be/3VgpMQTgWT0 37 打坐时双盘有什么好处?腿太疼怎么办?可以坐在椅子上吗?] :[http://youtu.be/-aYZyD-_8gQ 中國正宗靜坐]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YADeNaZyz4 靜坐入定的訓練] :[https://www.facebook.com/reel/1266624190698683 透支生命的運動有哪些]:1.長跑(嚴重損害膝蓋),2.晨跑(天還沒亮,光肩膀穿短褲,或赤腳),3.夜跑(人日出而做,日落而息,夜跑損害更多精神,夜寒故,心臟怕寒,心穩則五臟方安)。 <br><br> : <br><br> : *雙盤: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3LAoG-TsmEo 【雙盤不是夢】苦行老師教您雙盤打坐鬆筋術]---苦行老師---光頭、資深 :::坐下,雙手後伸支身,左(右)腳跨於右腳外、回跨左腳外,來回交互練。平坐腳伸直,抬左腳放右腿上-左手固定之-右手轉左腳趾-用力畫大圓(反腳亦然),,。 ::[https://youtu.be/WHd_LHjXaf8 【五十肩】全世界最神奇,最多人肯定的自醫法] ::: ::[https://youtu.be/UJCvu6vqWf4 【diabetes/糖尿病】苦行老師教您自醫糖尿病的奧秘] :::往前頓屁股數百下。轉腰(轉肩膀)後-頭轉正-回前(站坐皆可同)。躺地屁股支撐身重,頭腳離地(開闔)。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hvxujdU0_o 用3個瑜伽體式解鎖蓮花坐,讓雙盤不再是夢!]-不一樣的三哥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8XHYMoyfeg 雙盤打坐速成的6個方法,每天10分鐘,拉好韌帶,靈活髖關節,讓蓮花坐不再是夢!]-不一樣的三哥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B7411Z7p3/ 蓮花坐,雙盤坐,六個方法,我就不信你練不成!]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8rJKbOufQ-0 另有玄機?掌握這些“雙盤打坐”技巧,讓你修行苦盡甘來!]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Lp4y1B7FB/?spm_id_from=333.788.recommend_more_video.-1 七天成就雙盤,只要每天堅持練習十分鐘,就可實現]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Y8d1iRqSao 雙盤速成拉筋操3之1]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78nskrYWCQ 雙盤速成拉筋操3之3] <br><br> : *瑜珈練腿步驟: :坐地板,雙退前平伸,雙手後支撐,抬單腳交叉另腿側點地(換腿重複) :平坐伸腿,雙手拉腳左右交叉碰觸另邊大腿內外側(換腿重複) :平躺,拉腿縮成z形(換腿重複) :腿交叉內縮,頭往前處左中右地(換腿重複) :腿單盤內縮,頭往前處左中右地(換腿重複) :平坐腿刀雙交魚內側,頭往前處地 <br> ::[https://www.facebook.com/reel/632208255480690 每天必練瑜珈]-髖關節 ::[https://youtu.be/lFj9qQLSpdY (坐禪前的)暖身拉筋運動 - 淨蓮上師讲解] :[https://www.facebook.com/reel/897301734696226 零基礎一字馬] <br><br> : =====南傳禪坐===== *下文全參自於右述連結。[https://smz20121215.pixnet.net/blog/post/45822801-止禪及觀禪——德加尼亞禪師 止禪及觀禪——德加尼亞禪師]access on Jul 13,2023。 ::有一些禪修者以為,當心很專注,什麼都不想,看到什麼東西也不能想、聽見什麼聲音也不能想,什麼都不知道,完全沒有思惟,就是「聽就是聽,看就是看」,當然不是這樣!這完全是無明。根本不知道發生什麼事情。 ::觀照就是搜集資料,然後讓答案自然呈現。... ::修止,是一個要用精進力來靜止內心的一個過程;修觀,是一個發現與學習的過程,通過觀察而了解的過程。 ::觀禪裡面,大致有兩類方法: :::一類方法會比較注重觀照單一所緣,譬如呼吸、腹部起伏等等。要求盡量能清晰地觀照所緣,所以要運用相當的精進力及專注力。 :::另一類,就是我們現在所用的這個方法,比較注重觀照的心,所緣可以是身、受、心、法的任何一種,特別在心念處的修習中,當下覺知的心更為重要。 ::修心念處時,所緣細節不清楚沒關係,最重要的是觀察的心要清清楚楚、了了分明。強調的重點是持續的覺知,當覺知持續強化之後,品質提高了,所緣自然就會清楚。 : ----------------------------------------- ----------------------------------------- :[https://amitaba48.pixnet.net/blog/post/223482429-疼痛--不合意的感覺?pixfrom=related 【痛1】疼痛不合意的感覺/為什麼心會抗拒痛楚?] ------------------------------------------ :[https://amitaba48.pixnet.net/blog/post/226176422-不是坐著忍耐痛楚過去?fbclid=IwAR1PmTnVPIyQpocNDXhE15xaLBx6BGFD1HMJBx4cX9HpTZlqVk9G-GTpKSI 【痛2】不是坐著忍耐痛楚過去/學習而不是只努力不起反應]---*** :下文改自上述連結之文章,用於學校老師教學時的參考用。 ::(有刪除線之字是原文,畫底線是筆者增文(原文無),此改寫是對學校學生學習最好的描述,老師可學習用之於教學中) *[德加尼亞]禪師 :不是坐著忍耐<s>痛楚</s><u>時間</u>過去;我們是在觀察去學習了解,心是在有<s>瞋心</s><u>倦怠</u>時如何看待<s>痛楚</s><u>學習</u>,當沒有<s>瞋心</s><u>學習動力</u>,又或沒有<s>瞋心並有</s>智慧時,如何看待<s>痛楚</s><u>學習</u>。 :「你應該坐著不動」這種概念,永遠不要有「甚麼才是好」的概念,並不要為自己定下目標,因為我們並不知道接下來的<s>因緣</s><u>狀況</u>。我們希望有足夠的靈活性,可以有智慧地處理它。 :當我們有不符實際的預期時,我們可能是在舖路,讓失望在心中出現。然後,<s>禪修者</s><u>學生</u>可能會不再想<s>打坐</s><u>學習</u>。你要<font color="red">在那一小時中觀察<s>因緣法</s><u>生活</u>,<s>事物</s><u>日子</u>是怎運作的。</font>如果無法忍受,你改變姿勢,但仍保持覺察。 :<font color="red"><s>禪修</s><u>學習</u>是覺知,不是痛楚,只要覺知持續,無論你是否改變姿勢都不是問題。</font> :目的並不是要痛苦消失,也不是要忍耐痛苦。目的是要<font color="red">了解身心是如何運作的-心有反應時是如何認知痛楚的,它沒有反應時又如何認知痛楚。 :所以,當有痛楚時,你要觀察<s>瞋心</s><u>自己</u>,你是怎樣去感覺的,而不是觀察痛楚。 :目的是要觀察事物及學習,但只有當心用一種中性的態度來觀察<s>貪或瞋</s>,學習才能發生</font>。但是,當我們觀察時,我們並不是經常都有<s>平等</s>心。 :所以,<font color="red">學習與<s>所緣</s><u>智力高低</u>無關,而是心在有反應時如何保持<s>平等</s><u>清淨</u>心。我們透過觀察反應來做到這點。當心學到了心的反應時,它就會變得平<s>等</s><u>靜</u>。</font> :當心在它的觀察中有了偏見時,我們永遠都學不到。更重要的是看到內心的偏見,而當這些偏見被清除了、當我們認出並了解它們之後,心會變成是中性的、及在適合學習的模式。 :這不是要學習怎樣擺脫痛楚、怎樣修正<s>所緣</s><u>動機</u>,這是要去學習如何觀察。 :當心對痛楚<s>有瞋</s><u>排斥</u>時,心如何感覺痛楚? :而當心沒有給反應時,心對痛苦的認知又是怎樣的? :當沒有<s>瞋</s><u>厭倦感</u>時,心現在又怎看待<s>痛楚</s><u>無聊</u>? :當我們對痛楚的本質有更深的理解時,當有智慧時,心又是如何經驗痛楚的? :去探索吧! 【學習而不是只努力不起反應】 :<s>禪修者</s><u>學生說</u>:我想探索疼痛;所以,我坐在地板上而不是坐在櫈子上。當開始疼痛時,我告訴自己這只是感受。 :<s>德</s><u>老</u>師:並不是這種方式—你嘗試不去反應,<s>但是</s>心還不是很明白。你想<s>疼痛</s><u>抗拒</u>消失,但是更好的是去觀察到底什麼在發生。讓<s>疼痛</s><u>好奇</u>出現,並先觀察抗拒。 :先觀察不喜歡或不舒適的感受,當抗拒平復下來後,再回到<s>疼痛</s><u>安靜</u>。 :這種方式更為真實。 ------------------------------------------ <br><br> : ====誦經==== *《地藏經》,《金剛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大方廣佛華嚴經》〈普賢行願品〉 :選一部經,當成日課,長期誦讀。 <br><br> : ====修行筆記==== *修行筆記: :先閱讀「佛學概論」,讓自己先有基本概念 :選一本相應佛經,深入閱讀,讀個3~5年,或誦讀千遍以上 :每日定時作功課,如誦經、唸咒或靜坐 :隨時口念(心唸)佛菩薩聖號 :常布施 :閱讀祖師大德之開示、語錄 :為自己、親朋好友、眾人等發善願,並努力實踐 :親近善知識 :寫下修行日記(有新體會才寫) :多閱讀經、論 :晨昏誦咒 :假日常放生 :皈依受五戒後,慎守戒律 :素食不貪多 :簡單慢活 : : <br><br> : ====其它宗教戒律==== *佛教: :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 *道教: :老君五戒:不殺生、不喝酒、不妄語、不偷盜、不邪淫 *儒教: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 *基督教: :不可殺生,不可姦淫,不可偷盜,不可作假見證,當孝敬父母。又當愛人如己。[梅瑟(新教稱為摩西)十戒。 十戒在《聖經》中記載於《出埃及記》] *伊斯蘭教: :勿非法殺人、勿偷盜、勿姦淫、勿飲酒、勿陷害、不賭博、禁止吃自死物、血液、豬肉、禁止求籤、禁止拜偶像。[禁止你們吃自死物、血液、豬肉,以及誦非真主之名而宰殺的、勒死的、捶死的、跌死的、抵死的、野獸吃剩的動物,但宰後才死的,仍然可吃;禁止你們吃在神石上宰殺的;禁止你們求籤,那是罪惡。馬堅譯《古蘭經》5 : 3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culture/3jkg8qa.html ::~(https://kknews.cc/zh-tw/culture/3jkg8qa.html) <br><br> : ====供僧-短期出家==== :[https://siamrath.co.th/n/442150 法身寺和來自10個國家的僧人參加了3000名僧侶的布施儀式,以復興越南佛教。] :[https://vov.vn/van-hoa/3000-vi-chu-tang-trong-nuoc-va-quoc-te-tham-gia-dai-le-dat-bat-hoi-post1016500.vov 越通社—4月26日,胡志明市。在芹苴,高棉上座部佛學院舉行特萊街落成典禮和三千僧侶供缽大典。] :[https://philip19831229.pixnet.net/blog/post/122681314 SEP 27 2006-泰國法身寺短期出家] :[https://blog.udn.com/1688ku/13640423 世界最大寺廟泰國法身寺住持- 法勝師父的修行傳奇 <br><br> : =====放生===== *週六、日清晨 ::市場購魚一批放生 :::須為魚作"三皈依"、誦讀"大悲咒"、"往生咒"後方可放魚入野外水中 <br><br> : ===早晚課==== (2019?~) *起床前,誦讀10句"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及10句"南無阿彌陀佛"聖號 *盥洗五支 *先於佛前供養一杯清水 *八關齋戒 :: 為了方便在家學佛的人,可以自己在佛前自授,〈《成實論》說:若無戒師時,自於佛前心念囗說,「我某甲,今日受持八關齋戒」,也是可以。〉日期就是居士菩薩戒上說的每個月的六齋日,即是農曆的初八、十四、十五、二十三、二十九、三十這六天。當然實在自己有事情,時間還是可以自己方便,提前或推後,也不是不可以的。所以說受持的時間來說還是可以靈活的,這對我們在家修行的人來說,也是一個最方便的事。自己在佛前受戒,十分鐘就念了,就是八關齋戒前面那個文念了就行了。譬如我們今天早晨七點鍾在佛前念了,就按照八關齋戒的要求來作,到明天早晨的六點鍾就解除了。 ::(昌臻老法師2001年9月在四川遂寧廣德寺長唸唸佛會的開示) :: :【在家自授八關齋戒儀規】 ::一、頂禮三拜長跪合掌云 :: 弟子(稱法名) 今在佛前受持八關齋戒 惟願三寶 護法諸天 萬靈證明受戒 令我罪根皆得消滅 令我行願悉得滿足 :: :二、懺悔 (觀想蒙三寶慈光攝受 將一切罪業懺悔清淨) :: 弟子(稱法名 ) ::往昔所造諸惡業 皆由無始貪嗔痴 從身語意之所生 今對佛前皆懺悔 :三、受皈 :: 弟子(稱法名) :: 皈依佛 皈依法 皈依僧 一日一夜為淨行優婆塞(/夷) (三稱三拜) :四、正結皈體 :: 弟子(稱法名) :: 皈依佛竟 皈依法竟 皈依僧竟 一日一夜為淨行優婆塞(/夷)竟 (一拜) :五、宣戒相 :: 1.如諸佛盡形壽不殺生,弟子(稱法名),一日一夜不殺生 :: 2.如諸佛盡形壽不偷盜,弟子(稱法名),一日一夜不偷盜 :: 3.如諸佛盡形壽不淫慾,弟子(稱法名),一日一夜不淫慾 :: 4.如諸佛盡形壽不妄語,弟子(稱法名),一日一夜不妄語 :: 5.如諸佛盡形壽不飲酒,弟子(稱法名),一日一夜不飲酒 :: 6.如諸佛盡形壽離花香瓔珞香油塗身,弟子(稱法名),一日一夜離花香瓔珞香油塗身 :: 7.如諸佛盡形壽離高勝床上坐及作倡伎樂故往觀聽,弟子(稱法名),一日一夜離高勝床上坐及作倡伎樂故往觀聽 :: 8.如諸佛盡形壽離非時食,弟子(稱法名),一日一夜離非時食 :六、發願 :: 我今以此八關齋功德 不墮惡趣八難邊地 持此功德 攝取一切眾生之惡 所有功德 惠施彼人 使成無上正真之道 亦使將來隨彌勒佛世三會 行菩薩道廣度無量無邊罪苦眾生 :七、回向 :: 受戒功德殊勝行 無邊勝福皆回向 普願沈溺諸有情 速往無量光佛剎 十方三世一切佛 一切菩薩摩訶薩 摩訶般若波羅蜜 ::[https://maitiriya888.pixnet.net/blog/post/373078016 ::首先,最好在一個上師那裡接受戒律, ::後於一年不同的日子裡,早上天還沒有亮時,可以在佛像面前自己受。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fo/qgrobob.html :三、受戒特別提示 ::1、早上受戒前不可喝水,不能吃早餐,午餐必須素食; ::2、受戒之前要洗澡,如果實在條件不允許,也一定要清洗五支——臉部、雙手、雙腳; ::3、隨後,於佛像、唐卡等三寶所依前,內心發出離、菩提心,發願受戒,並念誦八關齋戒儀軌,而得戒; ::4、最好能念誦21遍清凈戒律咒,並且盡量行持善法、聞思修行; ::5、於第二天日出後,念誦《普賢行願品》等迴向文迴向。 ::八關齋戒的授受有效的時間就是二十四小時,這是一天一夜,過了就沒有效。如果要再受?要重新受。所以有人是每天都授八關齋戒,連續受很多天,這可以的。一定要天天授。八關齋戒如果沒有法師給你授,自己在佛菩薩面前可以授,照著這個條文自己發願受持。 *誦讀"大佛頂首楞嚴神咒" *做瑜珈柔軟操 *靜坐 *灑清水於戶外,施予六道眾生盡得清淨 *早餐、午餐食前,先作上供十方諸佛、菩薩,作功德迴向,或任何食物入口前,亦是如此。 <hr> *下午 :讀誦"佛說無量壽經"一卷 ::做瑜珈柔軟操 *靜坐 *戶外門口點燈 *於佛前供養一杯清水 *誦讀"大佛頂首楞嚴神咒" *灑清水於戶外,施予六道眾生盡得清淨 *簡易地藏懺願儀軌 *睡前誦讀10句"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及10句"南無阿彌陀佛"聖號 *定時功課(早晚課-2023-0425~) :每年農曆7月到新港堂誦讀"地藏經"一部 :每月到新耘農地,赤腳(手)踏泥土地半小時 :每周泡一杯熱紅茶,飲之 :每月到湖邊,赤腳(晨或昏)散步一圈 :歲末(或隨喜)捐款,助需要者 :適時到佛寺(善化、歸仁、或佛光山)禮佛靜坐 :每年參觀佛光山蔬食展 *修行功課(2019-2022): ::每日晨起盥洗:讀誦楞嚴咒、靜坐、楞嚴咒。午休:楞嚴咒*2。黃昏:地藏經一部、楞嚴咒、睡前:楞嚴咒*2。 :::如此每日讀誦《地藏經》一部、《楞嚴咒》七遍 <br><br> : =====佛教梵唄=====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3l5Ag1ovRFY 大悲咒 (高音??耳版) (珍藏精?版)]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035puEYFV5c 大悲咒》 108遍 (附計數表) 【紀念觀世音菩薩成道紀念日第二版】 萬佛聖城唱誦 剪輯加長版 高清] *梵唄教唱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9ABtdq8PU7Q 三皈依 快板] ::10 蓮池讚 快板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H6VZ_n0CSk 07 願生西方淨土中 快板]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84zsbSwLoZo 讚佛偈快板]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sBOUP_KYjE 爐香讚快板]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ALnU86Hg0Y 快板諸讚-道元法師教學] ::[http://youtu.be/_PP1pWCOAJQ 楞嚴咒 / 法鼓山【早課】]-7:39-19:50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dcwChILnY4 台灣靈巖山寺愣嚴神咒] ::[https://youtu.be/zUYxbjuuRfA 讚佛偈 佛光山梵唄讚頌團唱誦]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4yzMaOGCDY 普門品頌12小時]-香光尼眾佛學院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v-Ms2UEUw4 【大佛頂首楞嚴咒】 靈巖山寺唱頌版 共二十一遍 3 小时 即时提示 易读易诵 Shurangama Mantra]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_PP1pWCOAJQ 楞嚴咒 / 法鼓山【早課】] <br><br> : =====咒語===== *大佛頂首楞嚴神咒 <br> ::南無楞嚴會上佛菩薩,(合掌三稱) ::妙湛總持不動尊,首楞嚴王世稀有,銷我億劫顛倒想,不歷僧祇獲法身 ::願今得果成寶王,還度如是恒沙眾,將此深心奉塵刹,是則名為報佛恩 ::伏請世尊為證明,五濁惡世誓先入,如一眾生未成佛,終不於此取泥洹 ::大雄大力大慈悲,希更審除微細惑,令我早登無上覺,於十方界坐道場 ::舜若多性可銷亡,爍迦羅心無動轉 ::南無常住十方佛,南無常住十方法,南無常住十方僧 ::南無釋迦牟尼佛,南無佛頂首楞嚴,南無觀世音菩薩,南無金剛藏菩薩 <br> ::爾時世尊 ::從肉髻中,涌百寶光,光中涌出,千葉寶蓮,有化如來,坐寶花中 ::頂放十道,百寶光明,一一光明,皆遍示現,十恆河沙 ::金剛密跡,擎山持杵,遍虛空界,大眾仰觀,畏愛兼抱 ::求佛哀祐,一心聽佛,無見頂相,放光如來,宣說神咒,(放掌) <br> ::(第一會) ::南無薩怛他,蘇伽多耶,阿囉訶帝,三藐三菩陀寫。 ::薩怛他,佛陀俱胝,瑟尼釤。 ::南無薩婆,勃陀勃地,薩跢鞞弊。 ::南無薩多南,三藐三菩陀,俱知喃。娑舍囉婆迦,僧伽喃。 ::南無盧雞阿羅漢跢喃。 ::南無蘇盧,多波那喃。 ::南無娑羯唎陀,伽彌喃。 ::南無盧雞三藐伽跢喃。三藐伽波囉,底波多那喃。 ::南無提婆離瑟赧。 ::南無悉陀耶,毗地耶,陀囉離瑟赧。舍波奴,揭囉訶,娑訶娑囉摩他喃。 ::南無跋囉訶摩尼。 ::南無因陀囉耶。 ::南無婆伽婆帝。嚧陀囉耶。烏摩般帝。娑醯夜耶。 ::南無婆伽婆帝。那囉野拏耶。槃遮摩訶三慕陀囉。南無悉羯唎多耶。 ::南無婆伽婆帝。摩訶迦囉耶。地唎般剌那。伽囉毗陀囉。波拏迦囉耶。 ::阿地目帝。尸摩舍那泥。婆悉泥。摩怛唎伽拏。南無悉羯唎多耶。 ::南無婆伽婆帝。多他伽跢俱囉耶。 ::南無般頭摩俱囉耶。南無跋闍囉俱囉耶。南無摩尼俱囉耶。南無伽闍俱囉耶。 ::南無婆伽婆帝。帝唎茶,輸囉西那。波囉訶囉。拏囉闍耶。跢他伽多耶。 ::南無婆伽婆帝。 南無阿彌多婆耶。跢他伽多耶。阿囉訶帝。三藐三菩陀耶。 ::南無婆伽婆帝。 阿芻鞞耶。跢他伽多耶。阿囉訶帝。三藐三菩陀耶。 ::南無婆伽婆帝。鞞沙闍耶。俱盧吠柱唎耶。般囉婆囉闍耶。跢他伽多耶。 ::南無婆伽婆帝。三補師毖多。薩憐捺囉剌闍耶。 :: 。跢他伽多耶。阿囉訶帝。三藐三菩陀耶。 ::南無婆伽婆帝。舍雞野母那曳 。跢他伽多耶。阿囉訶帝。三藐三菩陀耶。 ::南無婆伽婆帝。剌怛那雞都囉闍耶。跢他伽多耶。阿囉訶帝。三藐三菩陀耶。 ::帝瓢,南無薩羯唎多。翳曇婆伽婆多。薩怛他 伽都瑟尼釤。薩怛多 般怛藍。 ::南無阿婆囉視耽。般囉帝 揚岐囉。 ::薩囉婆,部多揭囉訶。尼揭囉訶,羯迦囉訶尼。 ::跋囉毖地耶,叱陀你。阿迦囉,蜜唎柱。般唎怛囉耶,儜揭唎。 ::薩囉婆,槃陀那。目叉尼。薩囉婆,突瑟吒。突悉乏 般那你,伐囉尼。 ::赭都囉,失帝南。羯囉訶,娑訶薩囉若闍。 ::毗多崩娑,那羯唎。阿瑟吒冰 舍帝南。那叉刹怛囉若闍。波囉薩陀 那羯唎。 ::阿瑟吒南。摩訶揭囉訶若闍。毗多崩薩 那羯唎。 ::薩婆舍都嚧,你婆囉若闍。呼藍突悉乏,難遮那舍尼。 ::毖沙舍,悉怛囉。阿吉尼,烏陀迦囉若闍。阿般囉,視多具囉。 ::摩訶般囉,戰持。摩訶疊多。摩訶帝闍。摩訶稅多,闍婆囉。 ::摩訶跋囉,槃陀囉,婆悉你。阿唎耶多囉。毗唎俱知。誓婆毗闍耶。 ::跋闍囉,摩禮底。毗舍嚧多。勃騰罔迦,。 ::跋闍囉,制喝那阿遮。摩囉制婆,般囉質多。 ::跋闍囉,擅持。毗舍囉遮。扇多舍,鞞提婆,補視多。蘇摩嚧波。 :: 摩訶稅多。阿唎耶多囉。摩訶婆囉,阿般囉。 ::跋闍囉,商揭囉制婆。 ::跋闍囉,俱摩唎。俱藍陀唎。 ::跋闍囉,喝薩多遮。毗地耶,乾遮那,摩唎迦。啒蘇母婆,羯囉多那。 :: 鞞嚧遮那,俱唎耶。夜囉菟,瑟尼釤。毗折藍婆,摩尼遮。 ::跋闍囉,迦那迦。波囉婆。嚧闍那。 ::跋闍囉,頓稚遮。稅多遮,迦摩囉。 ::刹奢尸,波囉婆。翳帝夷帝,母陀囉。羯拏,娑鞞囉懺,掘梵都,印兔那麼麼寫。 <br> ::(第二會)。 ::烏𤙖。唎瑟揭拏。般刺舍悉多。薩怛他,伽都瑟尼釤。 ::虎𤙖。都盧雍。瞻婆那。 ::虎𤙖。都盧雍。悉耽婆那。 ::虎𤙖。都盧雍。波羅瑟地耶,三般叉,拏羯囉。 ::虎𤙖。都盧雍。薩婆藥叉,喝囉刹娑。揭囉訶若闍。毗騰崩薩 那羯囉。 ::虎𤙖。都盧雍。者都囉,尸底南。揭囉訶,娑訶薩囉南。毗騰崩薩 那囉。 ::虎𤙖。都盧雍。囉叉。婆伽梵。薩怛他,伽都瑟尼釤。波囉點,闍吉唎。 ::摩訶娑訶薩囉。勃樹娑訶薩囉,室唎沙。俱知娑訶薩泥。 ::帝隸。阿弊提視 婆唎多。吒吒甖迦。摩訶跋闍嚧陀囉。帝唎菩婆那。曼茶囉。 ::烏𤙖。莎悉帝,薄婆都。麼麼。印兔那麼麼寫。 <br> ::(第三會) ::{| class="wikitable" style="background:lightblue " |- valign="top" | ::囉闍婆夜。 ::主囉跋夜。 ::阿祇尼婆夜。 ::烏陀迦婆夜。 ::毗沙婆夜。 ::舍薩多囉婆夜。 ::婆囉斫羯,囉婆夜。 ::突瑟叉婆夜。 ::阿舍你婆夜。 ::阿迦囉,蜜唎柱婆夜。 ::陀囉尼部彌劍。 ::波伽波陀婆夜。 ::烏囉迦婆多婆夜。 ::剌闍壇茶婆夜。 ::那伽婆夜。 ::毗條怛婆夜。 ::蘇波囉拏婆夜 | ::藥叉揭囉訶。 ::囉叉私揭囉訶。 ::畢唎多揭囉訶。 ::毗舍遮揭囉訶。 ::部多揭囉訶。 ::鳩槃茶揭囉訶。 ::補單那揭囉訶。 ::迦吒補單那揭囉訶。 ::悉乾度揭囉訶。 ::阿播悉摩囉揭囉訶。 ::烏檀摩陀揭囉訶。 ::車夜揭囉訶。 ::醯唎婆帝揭囉訶。 | ::社多訶唎南。 ::揭婆訶唎南。 ::嚧地囉訶唎南。 ::忙娑訶唎南。 ::謎陀訶唎南。 ::摩闍訶唎南。 ::闍多訶唎女。 ::視比多訶唎南。 ::毗多訶唎南。 ::婆多訶唎南。 ::阿輸遮訶唎女。 ::質多訶唎女。 |} <br> ::帝釤薩鞞釤。薩婆揭囉訶南。毗陀耶闍,嗔陀夜彌。雞囉夜彌。 :: 波唎跋囉者迦,訖唎擔。毗陀夜闍,嗔陀夜彌。雞囉夜彌。 :: 茶演尼,訖唎擔。毗陀夜闍,嗔陀夜彌。雞囉夜彌。 :: 摩訶般輸,般怛夜,嚧陀囉,訖唎擔。毗陀夜闍,嗔陀夜彌。雞囉夜彌。 :: 那囉夜拏,訖唎擔。毗陀夜闍,嗔陀夜彌。雞囉夜彌。 :: 怛埵伽嚧茶西,訖唎擔。毗陀夜闍,嗔陀夜彌。雞囉夜彌。 :: 摩訶迦囉,摩怛唎伽拏,訖唎擔。毗陀夜闍,嗔陀夜彌。雞囉夜彌。 :: 迦波唎迦,訖唎擔。毗陀夜闍,嗔陀夜彌。雞囉夜彌。 ::闍耶羯囉,摩度羯囉。薩婆囉他娑達那,訖唎擔。毗陀夜闍,嗔陀夜彌。雞囉夜彌。 :: 赭咄囉,婆耆你,訖唎擔。毗陀夜闍,嗔陀夜彌。雞囉夜彌。 ::毗唎羊,訖唎知。難陀雞沙囉,伽拏般帝。索醯夜。 ::訖唎擔。毗陀夜闍,嗔陀夜彌。雞囉夜彌。 :: 那揭那舍囉婆拏,訖唎擔。毗陀夜闍,嗔陀夜彌。雞囉夜彌。 :: 阿羅漢,訖唎擔。毗陀夜闍,嗔陀夜彌。雞囉夜彌。 :: 毗多囉伽,訖唎擔。毗陀夜闍,嗔陀夜彌。雞囉夜彌。 ::跋闍囉波你。具醯夜具醯夜。迦地般帝,訖唎擔。毗陀夜闍,嗔陀夜彌。雞囉夜彌。 :: 囉叉罔。婆伽梵。印兔那麼麼寫。 <br> :: (第四會) ::婆伽梵。薩怛多般怛囉。南無粹都帝。 ::阿悉多那囉剌迦。波囉婆 悉普吒。毗迦薩怛多鉢帝唎。 ::什佛囉什佛囉。陀囉陀囉。頻陀囉頻陀囉。嗔陀嗔陀,。 ::虎𤙖。虎𤙖。泮吒。泮吒泮吒泮吒泮吒。娑訶。醯醯泮。阿牟迦耶泮,。 ::阿波囉提訶多泮。婆囉波囉陀泮。阿素囉,毗陀囉,波迦泮。 :: ::薩婆,提鞞弊泮 薩婆,那伽弊泮 薩婆,藥叉弊泮。 ::薩婆,乾闥婆弊泮 薩婆,補丹那弊泮 迦吒,補丹那弊泮。 ::薩婆,突狼枳帝弊泮 薩婆,突澁比犁,訖瑟帝弊泮。 ::薩婆,什婆利弊泮 薩婆,阿播悉摩犁弊泮。 ::薩婆,舍囉婆拏弊泮 薩婆,地帝雞弊泮。 ::薩婆,怛摩陀繼弊泮 薩婆,毗陀耶囉,誓遮犁弊泮。闍夜羯囉,摩度羯囉。 ::薩婆,囉他,娑陀雞弊泮。 :: 毗地夜,遮唎弊泮。 :: 者都囉縛耆你弊泮。 ::跋闍囉,俱摩唎。毗陀夜,囉誓弊泮。 ::摩訶波囉丁羊,乂耆唎弊泮。 :: ::跋闍囉,商羯囉夜。波囉丈耆,囉闍耶泮。 ::摩訶迦囉夜。摩訶末怛唎迦拏。南無娑羯唎多夜泮。 ::毖瑟拏婢曳泮。勃囉訶,牟尼曳泮。 ::阿耆尼曳泮。摩訶羯唎曳泮。 ::羯囉檀遲曳泮。蔑怛唎曳泮。 ::嘮怛唎曳泮。遮文茶曳泮。 ::羯邏囉怛唎曳泮。迦般唎曳泮。 ::阿地目質多,迦尸摩舍那。婆私你曳泮。 ::演吉質。薩埵婆寫。麼麼 印兔那麼麼寫。 <br> ::(第五會) ::{| class="wikitable" style="background:lightblue " |- valign="top" | ::突瑟吒質多。 ::阿末怛唎質多。 ::烏闍訶囉。 ::伽婆訶囉。 ::嚧地囉訶囉。 ::婆娑訶囉。 ::摩闍訶囉。 ::闍多訶囉。 ::視毖多訶囉。 ::跋略夜訶囉。 ::乾陀訶囉。 ::布史波訶囉。 ::頗囉訶囉。 ::婆寫訶囉。 ::般波質多。 ::突瑟吒質多。 ::嘮陀囉質多。 | ::藥叉揭囉訶。 ::囉刹娑揭囉訶。 ::閉隸多揭囉訶。 ::毗舍遮揭囉訶。 ::部多揭囉訶。 ::鳩槃茶揭囉訶。 ::悉乾陀揭囉訶。 ::烏怛摩陀揭囉訶。 ::車夜揭囉訶。 ::阿播薩摩囉揭囉訶。 ::宅袪革,茶耆尼揭囉訶。 ::唎佛帝揭囉訶。 ::闍彌迦揭囉訶。 ::舍俱尼揭囉訶。 ::姥陀囉,難地迦揭囉訶。 ::阿藍婆揭囉訶。什伐囉,堙迦醯迦。 ::墜帝藥迦。 ::怛隸帝藥迦。 ::者突託迦。 ::尼提什伐囉,毖釤摩什伐囉。 ::薄底迦,鼻底迦。 ::室隸瑟密迦。 ::娑你般帝迦。 ::薩婆什伐囉,室嚧吉帝。 ::末陀鞞達嚧制劍。 ::阿綺嚧鉗,目佉嚧鉗,羯唎突嚧鉗。 | ::揭囉訶揭藍。 ::羯拏輸藍。 ::憚多輸藍。 ::迄唎夜輸藍。 ::末麼輸藍。 ::跋唎室婆輸藍。 ::毖栗瑟吒輸藍。 ::烏陀囉輸藍。 ::羯知輸藍。 ::跋悉帝輸藍。 ::鄔嚧輸藍。 ::常伽輸藍。 ::喝悉多輸藍。 ::跋陀輸藍。 ::娑房盎伽,般囉丈伽輸藍。 |} ::部多毖哆茶。茶耆尼,什婆囉。陀突嚧迦,建咄嚧吉知,婆路多毗。 ::薩般嚧,訶凌伽。輸沙怛囉,娑那羯囉。毗沙喻迦。阿耆尼,烏陀迦。 ::末囉鞞囉,建跢囉。阿迦囉,蜜唎咄,怛斂部迦。地栗剌吒。毖唎瑟質迦。 ::薩婆那俱囉。肆引伽弊,揭囉唎藥叉,怛囉芻。末囉視,吠帝釤,娑鞞釤。 ::悉怛多鉢怛囉。摩訶跋闍嚧,瑟尼釤。摩訶般賴丈耆藍。夜波突陀,舍喻闍那。 ::辮怛隸拏。毗陀耶,槃曇迦嚧彌。 :: 帝殊,槃曇迦嚧彌。 ::般囉毘陀,槃曇迦嚧彌。 ::哆姪他。唵。阿那隸。毘舍提。鞞囉跋闍囉陀唎。 ::槃陀槃陀你。跋闍囉 謗尼泮。 ::虎𤙖都嚧甕泮。莎婆訶。 <br><br> : <hr><hr> *地藏寶懺 ::一心頂禮。十方常住三寶 (一拜) ::一心頂禮。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三拜) ::一心頂禮。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三稱三拜) ::一心頂禮。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一拜) ::一心頂禮。地藏菩薩本願經 (一拜) ::一心頂禮。大悲大願地藏菩薩摩訶薩(三稱三拜) ::一心代為護法諸天、伽藍聖眾、天龍八部、六道有情、歷代父母、冤親眷屬頂禮三寶(一拜) ::南無大願地藏王(拜下) 殺害物命我懺悔。 (起身.下同) ::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不義窩盜我懺悔。 ::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非禮邪淫我懺悔。 ::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惡口粗言我懺悔。 ::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興造毀謗我懺悔。 ::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嗔恚嫉妒我懺悔。 ::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慳吝不施我懺悔。 ::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飲食無度我懺悔。 ::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畋獵恣情我懺悔。 ::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悖逆父母我懺悔。 ::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燒山林木我懺悔。 ::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惡視生靈我懺悔。 ::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網捕生雛我懺悔。 ::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毀謗三寶我懺悔。 ::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輕法慢教我懺悔。 ::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破用常住我懺悔。 ::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污梵誣僧我懺悔。 ::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湯斫傷人我懺悔。 ::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破戒犯齋我懺悔。 ::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非理毀用我懺悔。 ::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吾我功高我懺悔。 ::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兩舌鬥亂我懺悔。 ::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愚癡邪見我懺悔。 ::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無量罪障我懺悔。 ::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願我速知一切法。 ::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願我早得智慧眼。 ::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願我速度一切眾。 ::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願我早得善方便。 ::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願我速乘般若船。 ::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願我早得越苦海。 ::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願我速得戒定道。 ::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願我早登涅槃山。 ::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願我速會無為捨。 ::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願我早同法性身。 ::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 (十稱十拜) ::南無師子奮迅具足萬行如來。 (十稱 一拜 ) ::業垢消滅本來空。二我清淨法身現。至心供養地藏王。願祈加庇速成就。 ::地藏菩薩滅定業真言:唵缽羅末鄰陀寧娑婆訶(108遍) ::弟子某等(自己的名字)與法界眾,至心懺悔 ::往昔所造諸惡業, ::皆由無始貪瞋痴, ::從身語意之所生, ::一切我今皆懺悔 ::摘自佛門網http://www.fomen123.com/fo/jingdian/dizang/zhancha/7562.html <hr><hr> *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 (大悲咒) ::南無喝囉怛那哆囉夜耶.南無阿唎耶,婆盧羯帝爍缽囉耶.菩提薩埵婆耶. 摩訶薩埵婆耶.摩訶迦盧尼迦耶.唵,薩皤囉罰曳.數怛那怛寫.南無 悉吉慄埵伊蒙阿唎耶.婆盧吉帝室佛囉愣馱婆.南無那囉謹墀.醯利摩訶 皤哆沙咩. ::薩婆阿他豆輸朋,阿逝孕,薩婆薩哆那摩婆薩哆,那摩婆伽,摩罰特豆. 怛姪他.唵,阿婆盧醯.盧迦帝.迦羅帝.夷醯唎.摩訶菩提薩埵, 薩婆薩婆.摩囉摩囉,摩醯摩醯唎馱孕.俱盧俱盧羯蒙.度盧度盧罰闍耶帝. 摩訶罰闍耶帝.陀囉陀囉.地唎尼.室佛囉耶. ::遮囉遮囉.摩麼罰摩囉.穆帝隸.伊醯伊醯.室那室那.阿囉參佛囉舍利. 罰沙罰參.佛囉舍耶.呼嚧呼嚧摩囉.呼嚧呼嚧醯利.娑囉娑囉,悉唎悉唎. 蘇嚧蘇嚧. ::菩提夜菩提夜.菩馱夜菩馱夜.彌帝唎夜.那囉謹墀.地利瑟尼那.波夜摩那 .娑婆訶.悉陀夜.娑婆訶.摩訶悉陀夜.娑婆訶.悉陀喻藝.室皤囉耶. 娑婆訶.那囉謹墀.娑婆訶.摩囉那囉.娑婆訶.悉囉僧阿穆佉耶,娑婆訶. 娑婆摩訶阿悉陀夜.娑婆訶. ::者吉囉阿悉陀夜.娑婆訶.波陀摩羯悉陀夜.娑婆訶.那囉謹墀皤伽囉耶. 娑婆訶.摩婆利勝羯囉夜.娑婆訶.南無喝囉怛那哆囉夜耶,南無阿唎耶. 婆嚧吉帝.爍皤囉夜.娑婆訶.唵,悉殿都.漫多囉.跋陀耶,娑婆訶. <br><br> : ------------------------------------------ *灑淨: :什麼是灑淨,灑淨的儀軌? ::(全文參見自: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1551706265064490/posts/3367285003506598/ 李泓慧,access on Jul 19,2023) :灑淨,佛教儀式。即灑香水以淨物之儀式。又作灑水。行此法時,須結印契,並持誦真言以加持香水,然後散灑該香水以淨化道場或供具等物。 ::如《有部毗奈耶破僧事》記述劫比羅仙人為懿摩彌王四子灑水結界之事,雲: ::「時彼仙人有神通力,隨其所樂皆得成就。即持金瓶盛滿中水,詣余好處灑水為界,告王子曰︰汝等可於此地安止。時諸王子奉仙人教已,即築城壁止住其內。彼仙人灑水為界,因此立名為劫比羅城。」 ::此法逐漸盛行,遂產生種種灑淨儀式。一般系誦軍荼利明王咒加持香水,而以散杖順逆攪水使清,次灑香水於壇上之供具或道場內。至於散杖攪動之方式,依流派而有差異。 ::此處之「香水」,系指含有白檀、沈香、龍腦等某種香的淨水。此淨水所含之香,依本尊、修法之不同而有異。盛香水之器具謂之「灑水器」。而體型較小內裝塗香者,謂之「塗香器」。兩者並稱「塗香灑水」。 ::(參考資料:《陀羅尼集經》卷一;《大日經疏》卷四;《蘇悉地羯囉經》卷中;《要略念誦經》;《大日經供養次第法疏》卷下;《阿娑縛抄》卷二十;《金剛頂瑜伽護摩儀軌》;《十八道念誦次第》。) :灑淨儀軌 ::凡有新設佛堂、搬家、裝修動工、日子犯凶煞、動土修造、家中見異物、家人突生怪病、家人常有惡夢、家有怪鳥來集、一切不吉祥事等種種皆可用此法淨宅、淨壇、驅邪、除穢。 ::準備一個大悲咒淨水杯(一個新的沒用過的小杯子也可代替);盛上八分滿清涼的乾淨水;帶柳葉的楊柳枝一小段、香、花、燈、果等種種供養設置佛壇。(頂禮三拜) ::先點一支或三支香,念: :【爐香贊】 ::爐香乍熱,法界蒙熏,諸佛海會悉遙聞,隨處結祥雲,誠意方殷,諸佛現全身,南無香雲蓋菩薩摩訶薩,南無香雲蓋菩薩摩訶薩,南無香雲蓋菩薩摩訶薩。(頂禮三拜) ::【淨口業真言】 ::唵.修唎修唎.摩訶修唎.修修唎.薩婆訶. ::【淨身業真言】 ::唵.修哆唎.修哆唎.修摩唎.修摩唎.娑婆訶. ::【淨意業真言】 ::唵.縛日囉(啦)怛.訶賀斛. ::【安土地真言】 ::南無三滿哆.母馱喃.唵.度嚕度嚕地尾.娑婆訶. ::【普供養真言】 ::唵.誐誐曩.三婆縛.襪日囉斛 :【淨水贊】 ::楊枝淨水遍灑三千,性空八德利人天,福壽廣增延,滅罪除愆,火焰化紅蓮,南無清涼地菩薩摩訶薩(三稱) ::稱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三稱) ::持水說文: ::菩薩柳頭甘露水,能令一滴遍十方,腥羶垢穢盡蠲除,令此壇場悉清淨。 ::把乾淨杯子拿在左手裡,拿水杯的左手手勢:用大拇指、食指、小拇指拿,中指、無名指彎曲,水杯底部就放在中指、無名指彎曲的指背上。右手拿葉子,灑一下,觀想,然後把水放在桌子上就可以了清靜,教有真言謹當持誦。 :【大悲咒】(七遍) ::點此看:大悲咒 ::先在佛前念5遍,然後拿著杯子,拿葉子蘸水開始在佛前灑,邊念大悲咒邊灑(這時不會背念大悲咒,就念南無觀世音菩薩聖號),然後把家裡走一遍,把淨水都灑過,再回到佛像前,把7遍大悲咒持完,接著持十小咒。 ::【十小咒】(各一遍) ::點此看:十小咒(音、文) :心經(一遍)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觀音菩薩贊】 ::觀音大士昔號圓通,十二大願誓弘深,苦海度迷津,救苦尋聲,無剎不現身。 :【回向】 ::以此嚴淨功德,回向護法龍天,三界獄瀆靈聰,守護伽藍真宰,祈福保安平善,莊嚴無上菩提,普願法界冤親,共入毗盧性海。 ::禮佛三拜畢注意:灑水後剩下的水,等晚上灑到屋外隨牆壁倒,並念「願盡法界虛空界一切眾生離苦得樂,往生淨土」。 ::(轉載) <br><br> : ------------------------------------------------------ ===buddhism-證=== *佛教活動 :[http://www.shengyen.org/UpFile/FlashBookFile/2-3-3%E4%BD%9B%E5%8C%96%E7%A5%AD%E5%85%B8%E6%89%8B%E5%86%8A.pdf 佛化奠祭手冊] :[http://q08346.pixnet.net/blog/post/17573717-%E5%8F%B0%E7%81%A3%E5%9B%9B%E5%A4%A7%E4%BD%9B%E6%95%99%E5%90%8D%E5%B1%B1 台灣四大佛教名山] :[http://www.edb.gov.hk/attachment/tc/curriculum-development/kla/pshe/references-and-resources/ethics-and-religious-studies/ch9.pdf 高中倫理與宗教課程支援教材宗教傳統 單元一:佛教] :[http://www.tzuyun.org.tw/index.html 大乘基金會] :[http://www.budaedu.org/ 佛陀教育基金會] :[http://www.cbeta.org/ CBETA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br><br> : =====佛教故事===== *佛教經典故事: :[https://www.ctworld.org.tw/sutra_stories/ind_01.htm 佛典故事]-----約1000則 :[[Projects-Storys#buddhi-story|慈莊法師等編著:《佛教故事大全》]],佛光文化,1992年。 :[https://www.facebook.com/pppppp5328339/ 佛教經典故事集]---facebook---*** :[http://www.minlun.org.tw/3pt/3-dreamweaver/28.htm 佛教小故事] <br><br> : ====佛學網站==== :[[buddhism|佛教]] :[http://163.26.167.6/wp/?p=737 台南地區 佛教道場] :[https://www.fgs.org.tw/ 佛光山] :[http://www.fgsbmc.org.tw/ 佛光山佛陀紀念館] :[http://buddhism.lib.ntu.edu.tw/DLMBS/index.jsp 臺灣大學佛學數位圖書館暨博物館] :[http://www.cbeta.org/ CBETA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http://www.merit-times.com.tw/ 人間福報] :[http://naes.dcs.tn.edu.tw/wiki-images/bookmark-all-2014-0208.htm bookmark-2014-0208] :[http://tw.knowledge.yahoo.com/dir/dir?dir=ask&sid=396540323&r=1070681082 yahoo+知識家--佛教版]-版面文章亂,須能選擇 :[http://www.shengyen.org/UpFile/FlashBookFile/2-3-3%E4%BD%9B%E5%8C%96%E7%A5%AD%E5%85%B8%E6%89%8B%E5%86%8A.pdf 佛化奠祭手冊] 台南地區佛教道場: :[http://web.fgs.org.tw/introduction.php?ihome=D51202 善化慧慈寺] :[https://zh-tw.facebook.com/pages/%E4%BD%9B%E5%85%89%E5%B1%B1%E5%8D%97%E5%8F%B0%E5%88%A5%E9%99%A2/182696301826322 佛光山南台別院| Facebook] :[http://www.tzulien.org.tw/ 台南慈蓮寺] :[http://fawang.hihosting.hinet.net/main1_0.htm 法王講堂全球資訊服務網] ----- :[http://buddhaspace.org/main/modules/dokuwiki/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阿含藏專案列表] <br><br> : ====佛教禪詩====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1/1026/21/2437878_159434127.shtml 中華經典禪詩三百首(七言)] :[https://videolike.org/video/%E8%82%87%E8%AB%96 海雲和尚於民國83年8月17-24日開示之《肇論》] :[http://www2.budaedu.org/publish/ 佛陀教育基金會] :[http://www.budaedu.org/publish/C8/ 佛教宗派]~及其重要經論。(止觀輔行搜要記) <br><br> : : ====佛學筆記==== *心經 *阿彌陀經 *無量壽經 <br><br> : =====肇論===== ::含有:物不遷論,不真空論,般若無知論,涅槃無名論, <br><br> : =====佛教時間觀===== *晉.陶淵明詩:「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宜自勉,歲月不待人。」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8A%AB_(%E6%99%82%E9%96%93)#%E4%B8%89%E7%81%BD 劫 (時間)] :[https://zh.wikipedia.org/wiki/剎那 剎那] :生滅=1/216000秒(約4.6微秒) :剎那=900生滅=0.018秒(18毫秒) :瞬間=20剎那=0.36秒 :彈指=20瞬間=7.2秒 :羅預=20彈指=2.4分 :須臾=20羅預=48分 :大時=4小時 :晝夜=30須臾=24時 :1小劫=1679萬8000年 :1中劫(20小劫),即=3億3596萬年 :1大劫(4中劫),即=13億4384萬年 <br><br> : ====特輯、社論==== =====貧僧有話要說===== :[http://www.merit-times.com.tw/NewsPage.aspx?Unid=400520 貧僧有話要說三十說 我的平等性格] :[http://www.merit-times.com.tw/NewsPage.aspx?Unid=400789 貧僧有話要說 三十二說 我對生死的看法] :[http://www.merit-times.com.tw/NewsPage.aspx?Unid=400890 貧僧有話要說三十三說之一 我的歡喜樂觀] : <br><br> : =====辯經活動===== :西藏喇嘛-辯經活動(此方法,在教育現場可嘗試其模式) :[http://dzongsaryuan.blog.163.com/blog/static/5634111020086296165517/ 【智慧的高潮!喇嘛辯經!】]-左側網址之重點原文如下(------*****---nice) 1、辯經動作: :右手向後高高揚起,和左手相拍發出清脆的響聲, :然後將右手向下伸向對方後拉起”這個動作,高揚的右手說明文殊智慧就在身後; *◎二手相擊,有三層意思:一為一個巴掌拍不響,世間一切都是眾緣合和的產物; *◎二為掌聲代表無常,一切都稍縱即逝; *◎三為清脆的響聲擊醒你心中的慈悲和智慧,驅走你的惡念; *右手向下後又拉回,是希望通過自己內心的善念和智慧,把在苦難中的眾生救出來。」 :(引述自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3478398/ ) 2、【辯經的心態】: *辯論者雙方的三要素是:智慧具足、心機熟練、通曉經籍。 *辯論四根本:主張、見解、戒禁和我論。 *辯論三過失:內容過失、思維過失和語言過失。 *為了防止驕傲自滿、辯論過失,特規定辯論七美德: *氣度軒昂、語氣溫雅、語不傷人、道理犀利、不懈不驕、不舍正理以行狡詐、成就自他兩利等。 *各寺視自己的實際狀況,更制定出考辯細則,要求僧眾參照執行。 (問答間的智慧火花 探究義理話辯經◎若愚/文) 3、藏傳佛教因明、中觀、般若、俱舍、律論等五部大論裡 :以上3大重點,引述自上方連結網址內部分節錄內容,引述日期:Jun 28,2015-0628。 :[http://www.insights.org.tw/xoops/modules/articles/article.php?id=142 西藏的辯經教學法~林崇安教授] :[http://www.lingshh.com/yinmingyth/9.htm 佛教邏輯在中文辯經上的運用,──因明論式的公設及其推演~ 林崇安] :[http://www.zh5000.com/ZHJD/ctwh/2008-01-15/2151644021.html 藏文化—學經制度—聞思修講辯著藏傳佛教歷史上的學經辯經和學位制度 ] <br><br> : ====禪修者50願行==== ::2018-03 :買一佛教概論(入門書籍)閱讀,瞭解佛教名相 :皈依三寶 :隨喜供養托缽布施化緣之法師 :身上配戴佛教念珠 :隨身攜帶佛教咒語 :車上掛上佛菩薩聖像或咒語 :聽法師講法 :佛寺中抄一篇心經 :能背誦心經 :佛寺中點一盞光明燈 :家門口(逢年過節時)黃昏時,點一盞光明燈,為大眾照亮路 :參加一日禪(二日禪) ,學習禪坐 :參加佛寺之過堂(用齋) :參加八關齋戒 :參加一場佛教研討會 :參加一場法會 :到地藏殿誦念一部《地藏菩薩本願經》 :發願在一期間內,每日定時作功課達一定量 :短期內精進念佛(菩薩)聖號一百萬次以上 :買一「禪坐墊」,每周抽空禪坐,能持續1小時以上 :吃素齋一個月以上(盡可能茹素) :隨時念誦(或心中默念)佛菩薩聖號 :認識一位能請益佛法的共修法友 :到佛寺參加共修會 :參加一次朝山活動 :認識一個法師朋友 :到佛寺與法師長談 :過年時,寫下修行心得的門聯,貼家中門口 :找一部與自己相應的經典研讀 :助印佛經 :送友人一部佛經或咒語 :受五戒(不殺生...) :參加精進禪七 :抄經書 :步行朝山(背帶所抄經書) :如有往生親友,為其讀誦一部經典或一部咒語 :一切六度修行,隨時迴向法界眾生 :參訪中國四大菩薩道場 :印度佛陀聖地之旅 :受菩薩戒(素食...) :信、解、行、證 <br><br> : <br><br> : ====佛曆==== *[https://wengweng.tw/buddhist-calendar-table/ 佛歷年對照表,佛曆是怎樣換算?]-西元+543(西曆5月月圓日後) *[http://www.utbf.org/ch/resources/calendar/ 佛教月曆 ] <br><br> : ====網路經典文==== :[https://mp.weixin.qq.com/s/Wd8q8LVDx36ETHCSZhXP-Q 如何理性愉快地度?一生?] <br><br> : ====修行警語==== ----------- *(網路)關於修行之關鍵標題(主要來自於facebook:「《地藏經》修學」社群,所擇選-2019-0401): ::夢參老和尚:閻浮眾生舉心動念無不是罪 ::如果你不行善,拜佛是沒有效果的。 ::福報不夠時,最好去念《地藏經》 ::願有多大阻礙就有多大 ::【報應,是怎麼來的?】 ::只要發心弘揚楞嚴,消業障就不難! ::吃五辛的人,常與鬼住,福德日銷 ::大佛頂首楞嚴經淺釋 ::現在這一切凡夫,如果不仗著〈楞嚴咒〉,怎麼能了生死呢?(宣化上人) ::命運,其實是你自導自演的電視劇 ::【夫妻之間的怨氣,都是有因果的】 ::人與人遇到一起,這都有很深很深的因緣/宣化上人 ::地獄不是神給眾生的懲罰,而是因果定律,因由惡因,因緣和合,而結出惡果/嘎瑪仁波切 ::如果一個在家人每天能保持7遍楞嚴咒,這一生就順很多/聖空法師 ::敗家子原來都是來討債的! ::合掌一次能消除多劫業障!/文:索達吉堪布 ::業障深重的人,一天到晚都在看別人的過失與缺點/海濤法師 ::清淨心能解一切毒/心戒法師 ::索達吉堪布:很多人為亡人做的事情,遠遠不夠! ::【因果,冤孽纏身的話會有這五個預警。】 -------- ::《長部第一六大般涅盤經》、《長阿含第二遊行經》/釋迦牟尼佛回答說:「只有能夠受持正法,實踐正法,隨戒、隨法而行的,才算是真正的供養如來!」 --------- ::一次生前的孝敬,勝過身後百次掃墓; 清明燒萬堆紙錢,不如在世端一碗飯! ::【閻羅王告訴一對學佛夫妻沒有往生淨土的原因】 ::放生的根本方法是吃素 ::關於福報和牙齒的問題 ::為什?伴侶相貌醜陋? ::「善人身上有一股白光」 ::生病和破財,都是在消災,自己要懺悔! ::超度比較常用的經典,應該算是《金剛經》和《法華經》。 ::《地藏經》展現了你人生的藍圖。他會給你覺醒 ::如何超度祖先/祭拜祖先時,必須觀想自己,引領來受供... ::海濤法師:超度父母祖先,首先要超度他們的冤親債主、墮胎胎兒 ----------- <br><br> : ===供燈=== :參見:北齊:那連提耶舍 譯《施燈功德經》一卷。 : :臣天息 譯:《分別善惡報應經》記載供燈十種功德:「一、肉眼清凈;二、獲凈天眼;三、遠離三毒;四、得諸善法;五、獲得聰明智慧;六、遠離愚痴;七、不墮地獄、餓鬼、畜生;八、尊貴自在;九、往生諸天;十、速證佛果。」 [[Projects-Light|燈光]]-主題教學 <br><br> : ====佛堂==== :[https://read01.com/zh-tw/EMQgB2.html#.XKQWEpgza1s 地藏菩薩如何擺放] :[https://kabuki11.pixnet.net/blog/post/276822812-%E4%BF%AE%E6%8C%81%E5%9C%B0%E8%97%8F%E5%8D%A0%E5%AF%9F%E6%87%BA 修持地藏占察懺-【業不清淨、應先修懺悔法門】]-----*****------重要 :[http://chinchang-buddha.blogspot.com/2014/11/blog-post.html 地藏占察懺儀]-----***** *佛堂必備設備 :[https://bestzen.pixnet.net/blog/post/67536165 家庭佛堂布置的一些注意事項] <br><br> : ====燃燈==== ::from-大藏經 :譬如燃燈,因油因炷。彼若無人更增益油,亦不續炷,是為前已滅訖,後不相續,無所復受,是謂第一正慧,成就第一真諦處。(阿含經菁華節錄(中‧一六二)(分別六界經)) *佛燈明禪師燈記(鼓山) :[0749a11]人人有一面古鏡。昭昭心目之間。個個有一盞真燈。晃晃色塵之內。只為一念背覺合塵。遂使古鏡不彰。真燈不朗。真燈不朗。無以照生死昏蒙。古鏡不彰。無以鑑色聲邪惑。是故沉迷六趣。汩溺三途。百劫千生何由透脫。粵有開士。慈悲願廣。?濟心生。依先賢之軌儀。設如幻之燈鏡。燈即一真之理。鏡乃差別之事。見燈而不見鏡者。全理也。見鏡而不見燈者。全事也。一燈普入十鏡者。捨事就理也。十鏡普攝一燈者。捨理就事也。鏡與燈互相交徹。迭共融通。無盡重重。重重無盡者。理事無礙也。便乃於斯見得折旋俯仰常居正覺妙場。動轉施為不離毗盧性海。鏡燈方便事為至矣。住山晦室作是說竟。俄有叟。疑而問曰。忽若毗嵐風起。燈在什麼處。鎔盡規摹。鏡在什麼處。者裏不可說理。不可說事。不可說正覺場。不可說毗盧海。畢竟如何。晦室不荅。良久示之以偈。 :長松翠竹兩交加明月清風共一家 :古殿夜闌人寂寂飛蛾翻翅落燈花 : ----------------------- *長明燈序 :高邁作 :[0749b05]離婁之目。處闇室或不能?燈處之皎如也。澄公之掌。在玄夜或不能照燈在之了如也。故大雄氏以方便力。救黑暗界。藉其光。誘其人。佛所有燃燈明。法所有傳燈義。大抵長明燈是其蘊乎。夫日主晝。大陽之精中則吳。吳則沒。我長明燈不沒。月主夜。大陰之精滿則虧。虧則盡。我長明燈不盡。日月尚爾。況小光小明哉。要自積苦為海。舉足見溺。積邪為山。舉足見礙。竟不能髣?之。或髣?之不?成就之。言之可為長嘆。我邑中有俊傑。主此燃燈。精進成就於寶融寺經藏院。且夫蘭炷爇火吾見其盛。未見其微也。鐵盆盛膏。吾見其增未見其減也。一籠而四時長春。滿室而終歲不夜。人見之。一作禮。眼蒙利。再作禮。心蒙美。心眼自相炤了。內外由是洞徹。然則終日見燈未?不見燈。終日不見燈未?不見燈。夫達觀者乃如是也。意者不獨於此。直上照一天二天乃至三十三天。無門不闢。河沙善人由茲而入。直下炤一地二地乃至一十八地獄。有獄皆開。多劫罪人由茲而出。若然者。四維上下?空可思量而不可思量耶。我長明燈寶相功德亦復如是。邁之數年內願銘頌之。間迫賤事未搆。一朝染目疾朦朧。不自審從何得也。遂夢神人語邁曰。子於長明燈其有負乎。邁應聲而悟。悟而起。起而作頌。明日目愈。頌曰。 :[0749c03]見外燈長明。見內燈長明。萬惡自光中滅。萬善自光中生。不見一燈。百千萬億燈。乃至於無窮。不見一人。百千萬億人。歸之於大同。空即是色。色即是空。弟子作頌。執厥中。 : ----------------------- *〔四?〕第二九燈明(洲) :一~四五 :[0079a03]一 :[0079a03]諸比丘!餘為汝等說燈明與達燈明之道…… : ----------------------- *五七潘奢底毘伽(五燈明) :[0139a10]一、憐湣諸生物,巴多穆塔佛,吾有此直見,確立其善法。 :[0139a11]二、圍繞菩提樹,吾佈施燈明,爾時吾具信,造作多燈明。 :[0139a12]三、諸神與人間,投生任何胎,空中有炬火,施燈明果報。 :[0139a13]四、過岩逾城壁,又越山上行,四方百由旬,吾眼均得見。 :[0139a14]五、於吾殘業中,已於達漏盡,具二足尊教,吾保最後身。 :[0140a01]六、三千四百劫,薩達洽庫名[1],大力大威力,出為轉輪王。 :[0140a02]七、四種無礙解…… ----------------------- :[0471c12]▲有人問僧。點甚麼燈。僧曰長明燈。曰甚麼時點。曰去年點。曰長明何在。無對。 ----------------------- *長明燈 :[0774b03]敕修清規亡僧雲。夜點長明燈。 :[0774b04]觀心論雲。長明燈者。正覺心也。覺知明瞭。喻之為燈。是故一切求解脫者。常以身為燈臺。心為燈盞。信為燈炷。增諸戒行以為添油。智慧明達。喻如燈光常然。如是覺燈。炤破一切無明癡暗。能以此法。轉相開悟。即是一燈然百千燈。以燈續明。終無盡故。故號長明。過去有佛。名曰然燈。義亦如是。愚癡眾生。不會如來方便之說。專行?妄。執著有為。遂然世間蘇油之燈。以炤空室。乃稱依教。豈不謬乎。傳燈錄長慶稜禪師章雲。有人問僧。點什麼燈。曰長明燈。曰什麼時點。曰去年點。曰長明何在。僧無語。師代雲。若不如此。爭知公不受人謾。法眼別雲。利動君子。 :[0774b16]本事詩雲。宋考功。遊靈隱寺。夜月極明。長廊吟行。且為詩曰。鷲嶺鬱岧?。龍宮隱寂寥。第二聯搜奇思終不如意。有老僧。點長明燈。生大禪床。問曰。少年夜夕久不寐。而吟諷甚苦。何耶。之問告故。僧曰。何不雲樓觀滄海日。門聽浙江潮。之問愕然。寺僧有知者曰。此駱賓王也。 :[0775a05]隋唐嘉話雲。江寧縣寺。有晉長明燈。歲久火色變青。而不熱。隋文帝平陳。已訝其古。至今猶存。 :[0775a07]法苑珠林雲。五百問事雲。續佛光明。晝不得滅。佛無明闇。以本無言念齊限。故滅有罪。 :[0775a09]諸祖偈頌高邁長明燈序雲。離婁之目。處闇室或不能?。燈處之皎如也。澄公之掌。在玄夜。或不能照。燈在之了如也。故大雄氏。以方便力。救黑暗界。藉其光誘其人。佛所有燃燈明。法所有傳燈義。大抵長明燈。是其蘊乎。夫日主晝。太陽之精。中則吳。吳則沒。我長明燈不沒。月主夜。太陰之精。滿則虧。虧則盡。我長明燈不盡。日月尚爾。況小光小明哉。要自積苦為海。舉足見溺。積邪為山。舉足見礙。竟不能髣?之。或髣?之。不剋成就之。言之可為長嘆。我邑中有俊傑。主此燃燈。精進成就於寶融寺經藏院。且夫蘭炷爇火。吾見其盛。未見其微也。鐵盆盛膏。吾見其增。未見其減也。一籠而四時長春。滿室而終歲不夜。人見之一作禮。眼蒙利。再作禮心蒙美。心眼自相炤了。內外由是洞徹。然則終日見燈。未嘗不見燈。終日不見燈。未嘗不見燈。夫達觀者。乃如是也。意者。不獨於此。直上照一天二天。乃至三十三天。無門不闢。河沙善人。由茲而入。直下炤一地二地。乃至一十八地獄。有獄皆開。多劫罪人。由茲而出。若然者。四維上下?空。可思量。而不可思量耶。我長明燈。寶相功德。亦復如是。邁之數年內願銘頌之間。迫賤事未搆。一朝染目疾。朦朧不自審從何得也。遂夢。神人語邁曰。子於長明燈其有負乎。邁應聲而悟。悟而起。起而作頌。明日目愈。頌曰。見外燈長明。見內燈長明。萬惡自光中滅。萬善自光中生。不見。一燈百千萬億燈。乃至於無窮。不見。一人百千萬億人。歸之於大同。空即是色。色即是空。弟子作頌。允執厥中。 ●長命燈 :[0776a04]忠曰。長明燈也。太平廣記引本事詩。載駱賓王事。作長命燈。必訛寫耳。 ●無盡燈 :[0776a08]忠曰。晚近稱長明燈。為無盡燈。 :[0776a09]廣燈錄。石門徹禪師章雲。問如何是。學人用心處。師雲。畫夜常然無盡燈。 :[0776a11]續燈錄拈古門雲。僧問投子。歷劫來來無盡燈。不曾挑剔。鎮長明。時如何。投子雲。歷劫來來無盡燈。不曾挑剔鎮長明。 :[0776a14]北?文集瑞巖開田。然無盡燈記雲。淨名大士。既授萬二千天女。無盡燈法門。從而諭之曰。冥者皆明。明終不盡。伊尹所謂。以先覺覺後覺也。後世焚膏繼晷。號無盡燈。非淨名心也。日夜相代。為明者日月也。大廈既夕。風雨如晦。瞭然者將眊然。待燈而見。燈亦豈無待焉。惟有待故。連行於人。日月則運行於天。運之之殊。不息則一也。瑞巖丹丘勝處。燈失常運。貨殖取贏。使此燈不夜。莫知幾興廢住山道全。謀諸眾曰。貨殖取贏乎。墾土收穫乎。智紹曰。是或一道也。顧主之何如。主之有常。則皆永傳不然。則勺海為膏。伐山為炬。徒爾為也。僉曰善。紹則請命出山。旋淛絕淮。積錙累銖。閱四年而歸。僦工闢荒。?歲入為無盡光明。茁霜蕭蕭。隻影婆娑。焦心勞思。恐蹈貨殖取贏之轍。求余記其成。為將來之勸。 :[0776b12]維摩經。持世菩薩章雲。維摩詰。語諸天女言。諸?。有法門。名無盡燈。汝等當學。無盡燈者。譬如一燈然百千燈。冥者皆明。明終不盡。如是諸?。夫一菩薩。開導百千眾生。令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於其道意。亦不滅盡。隨所說法。而自增益一切善法。是名無盡燈也。 :[0777a01]佛祖統紀雲。賢首法藏師。為則天。以十鏡。置八隅。中安佛像然燈照之。則鏡鏡現像。以表剎海重重無盡之意。 :[0777a04]忠曰。淨名約理。法藏顯事。悉是橫無盡。亦兼豎無盡。真歇了禪師。佛燈明禪師。各著無盡燈記。而敘此鏡燈。重重無盡之旨。是也。然世呼長明燈。為無盡燈。唯是豎無盡耳矣。非淨名康藏之義。然北?時。已有此目。頗辯斥。可知由來復淹矣。 ●挑燈 :[0777a12]敕修清規開堂祝壽雲。鐃鈸旛花挑燈。迎引至法堂位前立。又尊宿出喪雲。提調龕前傘椅。湯爐挑燈。 ●燈籠 :[0777a17]毘奈耶雜事雲。緣在室羅伐城。如世尊。言夜闇誦經者。彼誦經時。有蛇來至。少年見已。驚忙大喚。唱言。長脊長脊。凡夫苾芻。悉皆驚怖。遂令聽者。因斯廢闕。以緣白佛。佛言。當可然燈。以誦經典。苾芻夏月然燈損蟲。佛言。應作燈籠。苾芻不知。雲何應作。佛言。應以竹片為籠。薄?遮障。此若難求。用雲母片。此更難得。應作百目。苾芻不解。如何當作。佛言。令瓦師作。如燈籠形。傍邊。多穿小孔。 :[0777b08]普燈錄保福權禪師章雲。上堂舉寒山吾心似秋月偈雲。老僧即不然。吾心似燈籠。點火內外紅。有物堪比倫。來朝日出東。傳者以為笑。黃龍死心。見之歎曰。權兄提唱若此。誠不負先師所付囑也。 :[0777b12]葉縣省禪師錄燈籠偈雲。一盞金燈號玲瓏。四方八面不施工。照破乾坤黑暗處。山河大地是家風。 ----------------------- *錄藏閣長明燈頌 :薑召(??人錢塘令) :[0176a01]離婁之目,處闇室或不能?,燈處之,皎如也;澄公掌居玄夜,或不能照,燈在之,了如也。故大雄氏以方便力,救黑暗界,藉其光,誘其人。佛所以有然燈名,法所以有傳燈義,大抵長明燈,是其蘊乎!夫日主晝,太陽之精,中則昃,昃則沒,我長明燈不沒;月主夜,太陰之精,滿則虧,虧則盡,我長明燈不盡。日月尚爾,況小光、小明哉!要自積苦為海,舉足見溺;積邪為山,舉手見礙。竟不髣?,或髣?之,不克成就之,言之可為長嘆。我邑中有俊傑,主此然燈,精進成就於寶融寺經藏院。且夫蘭炷爇火,吾見其盛,未見其微也。鐵盆盛膏,吾見其增,未見其減也。一籠而四時長花滿室,而終歲不夜。人見之者,一作禮,眼蒙利;再作禮,心蒙爽。悟照目相,照了內外,由是洞徹。然則終日見燈,未嘗見燈;終日不見燈,未嘗不見燈。夫達觀者乃如是也。意者不獨於此,直上照一天、二天,乃至三十三天,無門不闢,恒沙善人由茲而入;直下照一地、二地,乃至一十八地,有獄皆開,多劫罪人,因茲而出。若然者四維上下虛空,可思量不?不可思量。助我長明燈,實相功德,亦復如是。三數年內,願銘頌之間,迫賤事未搆斯文。一朝染目疾,朦朧而不自審何從得也。遂夢神人語邁曰:「子於長明燈,其有負乎?」邁應聲而寤,寤而起,起而作頌,明日目愈。頌曰: :見外燈見明見內燈長明萬惡自光中滅萬善自光中生不見一燈百千萬億燈乃至於無窮不見一人百千萬億人歸之於大同空即是色色即是空弟子作頌允執厥中 -------------------- (五四)◎[13]天女[14]本以然燈供養[15]生天緣 :[0472b25]爾時王舍城,頻婆娑羅王,於佛法中得道,獲不壞信,常以燈明,供養於佛。後提婆達多,與阿闍世王作惡知識,欲害佛法,是以國土怖畏,不[16]復然燈供養。有一女人,以習常故,於僧自恣日,佛經行道頭,然燈供養。阿闍世王,聞極大瞋恚,即以劍輪,斬腰而[17]殺,命終得生三十三天摩尼焰宮殿中,乘此宮殿,至善法堂。帝釋以偈問[18]曰: :「汝昔作何業,身如聚真金, :[19]而有大威德,容貌甚光明?」 :[0472c06]天女即時,以偈答言: :「三界之真濟,三有之大燈, :至心眼觀佛,相好莊嚴身, :法中之最勝,為之然明燈, :燈然以滅闇,佛燈滅眾惡, :見燈如日光,真實生信心, :?燈明熾盛,歡喜而禮佛。」 --------------- *蘇悉地羯囉經分別然燈法品第十一 :[0610b05]復次今說然燈法。以依法故。令諸天仙歡喜成就。以金為盞。或用銀作。或用熟銅。或用泥瓦。此五種中。隨取一用。本尊喜歡。作燈炷法。用白?花作之。或新?布作之。或耨句羅樹皮絲作之。或新淨布而作炷。用取月諸香油眾所樂者。或以諸香酥油。扇底迦法。用上香油。補瑟徵迦法。用次香油。阿毘遮嚕迦法。用下香油。諸香木油。扇底迦用。以油麻油。補瑟徵迦用。以白芥子油。阿毘遮嚕迦。用阿(去)怛娑?油。真言妃用。及餘女仙。諸餘?油。真言主用。苦樹?油。諸天神用。謂摩訶迦羅等。魚脂鬼用。諸畜生脂。藥叉用之。拔羅得?油及麻子油。下類天用。謂四姊妹遮門茶等。於寒林中起吠侈羅等。用犬肉脂。諸油之中。黧牛酥上。遍通三部。或白牛酥。扇底迦用。黃牛酥。補瑟徵迦用。烏牛酥。阿毘遮嚕迦用。或本部分別依彼而用。諸藥之中所生油。補瑟徵迦用。諸香出油。扇底迦用。惡香氣油。阿毘遮嚕迦用。如上所略說燈然次第。善自觀之。縱此不說。而審用之。雖有燈油。而不依本部者。以本部真言。而真言之供養。此燈能卻障。能淨及除昏。我今持奉獻。哀湣故垂受。真言曰。 :[0610b28]阿路迦也阿路迦也薩囉?(二合)尾?也(二合)達囉布爾帝莎訶 ----------------- *諦閑大師: :以聖教為明鏡,照見自心, :以自心為智燈,燭經幽旨。 <br><br> : =====供品-供佛水果===== :每年祭拜祖先,是禮節、是報恩,報本反始。 :[https://bestzen.pixnet.net/blog/post/64052992 供佛或鬼道的東西能吃嗎?這些供品不能吃!吃了可能會招致災禍!] :[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1817749385166246548.html 供佛的食物和水可以自己食用??] <br><br> : ===聖地參訪=== *朝山行者 ::吉梅雅舍 大崗山民宿( 公店水庫北)/ ::往妙要通寺/(甲)仙埔會館 <br><br> : ====印度==== *佛陀出生地/印度 <br><br> : ====中國/四大菩薩道場==== *中國五大菩薩道場五臺山: ::五台山:山西省五台縣,文殊菩薩道場 ::峨眉山:四川省峨眉山市,普賢菩薩道場 ::普陀山:浙江省舟山市,觀音菩薩道場 ::九華山:安徽省青陽縣,地藏菩薩道場(7/30地藏比丘入滅日) ::雪竇山:浙江四明山奉化市,彌勒菩薩道場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amituofobuddha/permalink/1705026896361220/ 全球第一高阿彌陀佛聖像(廬山東林寺淨土苑)] <br> *九大佛事: :二月初八日/釋迦牟尼佛出家紀念日 :二月十五日/釋迦牟尼佛涅槃日 :二月十九日/觀音菩薩聖誕 :二月廿一日/普賢菩薩聖誕 :三月十六日/準提菩薩聖誕 :四月初四日/文殊菩薩聖誕 :四月初八日/釋迦牟尼佛聖誕(佛寶節) :六月十九日/觀音菩薩成道紀念日 :七月十三日/大勢至菩薩聖誕 :七月十五日/佛歡喜日(僧寶節) :七月廿四日/龍樹菩薩聖誕 :七月三十日/地藏王菩薩聖誕 :八月廿二日/燃燈古佛聖誕 :九月十九日/觀音菩薩出家紀念日 :九月三十日/藥師佛聖誕 :十月初五日/達摩祖師聖誕 :十一月十七/阿彌陀佛聖誕 :十二月初八/釋迦牟尼佛成道日(法寶節) :正月初一日/彌勒菩薩聖誕 <br> *金山/法鼓山 *天祥/祥德寺/地藏菩薩 *白河/ *行者計畫~ *善化/慧慈寺 :walk*2/12.8/3hr *高雄/寶來/妙通寺/廣欽老和尚 :walk/68km/16hr *佛光山/佛寺、菩薩殿 :walk/55km/12hr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8bVNJZPasQ 佛光山的故事---地藏殿] <br> *[https://www.facebook.com/196002617168911/photos/a.196145697154603/653227018113133/?type=3&theater 成都/龍泉驛/洛帶鎮/燃燈寺]-燃燈佛 ::林國平,〈定光古佛探索〉,《圓光佛學學報》第三期(中壢:圓光佛學院,1999),頁225-227。 ::淡水鄞山寺/主祀定光古佛 ::彰化車站前光復路/定光庵 <br><br> : ====各地佛寺==== *鳩摩羅什大師舍利塔(紀念堂) ::中國陝西省西安市鄠邑區草堂鎮東南部/草堂寺 :::發誓:若所傳無謬者,當使焚身之後,舌不焦爛。 *唐玄奘法師 ::玄奘墓塔又稱玄奘舍利塔(三藏塔),陝西省長安縣少陵原畔的興教寺內 *日月潭玄奘寺 ::供奉玄奘大師之頭骨舍利/台灣南投/日月潭玄奘寺 <br><br> : ====緬甸仰光==== **[https://mp.weixin.qq.com/s/f1iupavOn97xgXJuvqKwHg ?甸仰光 ∥ 大金塔] :[https://wallacewang.tw/96 仰光大金寺|兩千五百年之光,雪德宮大金塔 (Shwedagon Pagoda) 朝聖的十件事]---*****---nice <br><br> : ===佛教影片===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5MTA2MzEyMQ%3D%3D&chksm=8b8271d6bcf5f8c09f1e08472dde61c6eb659d42013b666908bdf55a3d06d4d29b837b1e6be8&clicktime=1622017904&enterid=1622017904&from=timeline&idx=1&mid=2658453480&mpshare=1&scene=2&sharer_shareid=278aae3d67d6f3b0ff8572f5ee84519f&sharer_sharetime=1622010990347&sn=2a7a1ad508c0c01c63ef4543704a55f5&srcid=05073ld7O3JeT1OoJeIDTA5U&subscene=1#rd 佛教電影集] *佛教電影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orv0MTTrkM 【一輪明月】弘一大師傳記電影 (高畫質HD)] :[https://m.youtube.com/playlist?list=PL3FB50A9E07E22174 了凡的故事 - 改造命運的祕訣《了凡四訓》]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JFMpcPHFU0 大唐玄奘TangXuanZang --佛教電影]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PcwtOB4_pw 大唐玄奘(中國·霍建起執導,2016) ]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We3FTzu6A--c4M7_y6i8lQ 《玄奘文化千年路》]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NU3qCcrN_w 《玄奘文化千年路》第一集]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DQcQH8zp8M 《玄奘文化千年路》第二集]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mpj2LT5vAU 《玄奘文化千年路》第三集]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vmBRJfItrE 《玄奘文化千年路》第四集]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evSecBdQYc 《玄奘文化千年路》第五集]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1GNw3lvE1Y 《玄奘文化千年路》第六集]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9LSyDvUZ3Q 《玄奘文化千年路》第七集] :[https://youtu.be/ysd2iEB4jRM 《史話新疆》第十八集 玄奘西遊 ]- CCTV紀錄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6xhavIQ7fo 《千年菩提路》:東行記(鳩摩羅什的故事)] :[https://www.facebook.com/fodezhihui/videos/867985416715742/ 地藏王菩薩-光目救母]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Eur2YuBKsg 《佛??—法?西行》上]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8ym01eMUaA 《佛??—法?西行》中]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Q_f_6PUdxY 《佛??—法?西行》下] :[https://www.facebook.com/Compassion.Life/videos/1630853040284871/ 最感人的佛教電影《釋迦牟尼佛傳》]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_m4cC8A5P_4&feature=youtu.be 達摩祖師傳。佛教電影。全長版] :[https://www.facebook.com/104965797869220/videos/726003374878490/ 佛教?影 首楞?演?]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mnhRJVVSz0 禪(日本·高橋伴明執導,2009) /道元著《普勸坐禪儀》] :[http://youtu.be/daC5FFfFNc8 《不肯去觀音》]/ Avalokitesvara 流傳1100多年傳說 背後的故事令人敬畏(聶遠/李純/中泉英雄)|聶遠出演 :[http://youtu.be/w-qJVEfdHC8 春夏秋冬又一春 (電影導演: 金基德)] :[https://www.facebook.com/watch/?v=1966455826983916 【真正的佛弟子】海洋不棄魚蝦,所以為大;] :[https://youtu.be/A7aI3F2XIbg 《解脫之路》] :[http://youtu.be/YcBfLSX7Qvo 動畫卡通《 何 謂 禪 》] *影片資訊:高山上的世界盃(不丹·宗薩欽哲仁波切執導,1999) <br> :佛教電影《六祖慧能轉》、《魚藍觀音》、《俞淨意公見造神記》 <br> *重要影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_l-qqCT38q4 達賴喇嘛與聖嚴法師的跨世紀對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Z6XLO9YlPQ 莫遺憾:尊者達賴喇嘛 對生死的建議]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tsJ0GqZwkM 達賴喇嘛尊者談空性]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1midQ3h-sw 原來,吃素念佛並不是修行!而真正的修行是 (小陳世界)]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6DOgS2O34c 西藏]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aFoawPhOjQ&feature=youtu.be 殷瑗小聚 美的覺醒 絲路傳奇 201302 蔣勳]-絲路文化與佛教傳播 :妙法蓮華經:福田(雨露均霑),維摩結經:生病(人間),健陀羅型式(中亞):對有情的悲憫眼神,, :重看一遍,整理成心智圖, <br><br> : *【一禪小和尚】一?搞笑合集 :[http://youtu.be/e6e4wdKxFa0 一?和尚搞笑合集] :[http://youtu.be/A3RvzW53LNA?list=PLb093ChHBQJ-7z1ecqsIl8nz5hHuxaFRv "生活是一件?物 ?不要白白浪?"] :[http://youtu.be/-wUwOHVICRQ?list=PLb093ChHBQJ-7z1ecqsIl8nz5hHuxaFRv 人生 就是一?不?突?的?程?了.] <br><br> : =====佛學講座===== :*[http://www.buda.idv.tw/db.asp?node=468 佛學講座-聲音檔] - 佛學多媒體資料庫-----抓下來放在手機中,可於開車、運動時聽 <br><br> : =====佛教演講解mp3===== :[http://www2.budaedu.org/ghosa/C009/ 佛陀教育基金會]-基本教理 :[http://www.buda.idv.tw/db.asp?node=468 佛學講座-聲音檔 - 佛學多媒體資料庫] <br><br> : =====佛教故事集===== *[[Projects-story#buddhi-story|佛教故事大全]] <br><br> : ===佛教系統=== *佛教位階系統:佛、菩薩、羅漢有什麼不同? *佛教世界觀 *佛教生命過程 *佛教真理架構 :[https://sherlock1103.medium.com/intro-to-systems-thinking-e69e092aa00e 走進系統思考:起源、目的、方法與學習建議] :[https://buddhism.ascdc.sinica.edu.tw/ 佛教藝術圖典與知識系統] <br><br> : ====佛、菩薩====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9C%B0%E8%97%8F%E8%8F%A9%E8%90%A8 地藏王菩薩]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8%A7%80%E4%B8%96%E9%9F%B3%E8%8F%A9%E8%96%A9 觀世音菩薩] *說清楚佛法名相: :[]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1088870447793008/permalink/4648844101795607/ 成佛] <br><br> : ===用具=== *衣著: :在家人不得穿前後有六個洞的僧鞋(羅漢鞋),亦不得穿僧衣或百衲衣。 :在家居士可穿一般唐裝,長袍+純布底(千層底透氣)縫製的布鞋,長念珠不可掛頸上。 :[https://www.dragonstyle.tw/category/9264 龍甲中國風]---唐裝、鞋 <br><br> : *佛堂: :佛桌、供桌 ::一般家庭90-105多,太高不適(高者,大廟用) ::[http://www.foshanshuan.com.tw/products_96.html 日式胡桃木佛桌]-佛山軒 :::佛山軒:北市萬華西園路一段13x號 :::[https://www.hofeng168.com.tw/page.php?menu_id=22&pd_class_id=253&root=252&mod=class 禾豐佛具店]-桃園市龜山區萬壽路二段48x號 :::[https://tw.bid.yahoo.com/item/華興仿古家具-中和-126-4尺2-圓腳神桌-供桌-佛桌-拜桌-100435121769 華興仿古家具] :::[http://www.307teak.com/product-info.asp?id=598 山林希家具] :::[https://www.facebook.com/aa0955516966 佛堂設計美學]-林義豪 :香 <br><br> ------------------------------------------ *燈油 :宮燈(四角六角八角) :燈籠(圓) :手提燈 :(煤)油燈 :燭檯 :[https://www.pinterest.com/pin/801922277407272914/?utm_campaign=homefeednewpins&e_t=13f18426ed5f4fe38b42aeb44aa25134&utm_source=31&utm_medium=2025&utm_content=801922277407272914&utm_term=17&news_hub_id=5194950575438995995 煤油燈燭檯 ] *食用級純植物酥油 :[https://shopee.tw/%E9%A0%86%E8%88%88-%E5%85%AB%E5%9C%8B%E7%B4%94%E6%AD%A3%E9%85%A5%E6%B2%B9-%E6%A4%8D%E7%89%A9%E6%B2%B9-2%E5%85%AC%E5%8D%87-%E5%A6%82%E6%84%8F%E6%B2%B93.9%E5%85%AC%E5%8D%87-i.5684652.658166873 順興 八國純正酥油 植物油 2公升 如意油3.9公升] :[https://shopee.tw/%E3%80%90%E5%98%89%E5%8D%97%E4%BD%9B%E6%95%99%E6%96%87%E7%89%A9%E3%80%91%E3%80%8A%E4%B9%9D%E5%93%81%E3%80%8B%E9%85%A5%E6%B2%B9-%EF%BC%88%E5%9B%9B%E7%BD%90-%E7%AE%B1%EF%BC%89%EF%BC%8D100-%E7%B4%94%E6%A4%8D%E7%89%A9%E9%85%A5%E6%B2%B9%E3%80%81%E7%84%A1%E6%AF%92%E7%84%A1%E7%85%99%E3%80%81%E7%92%B0%E4%BF%9D%E7%84%A1%E5%AE%B3%EF%BC%8C%E7%81%AB%E5%85%89%E7%A9%A9%E5%AE%9A%E6%8C%81%E4%B9%85%E3%80%82-i.26181145.468456208 《九品》酥油 (四罐 / 箱)-100%純植物酥油、無毒無煙、環保無害,火光穩定持久] :草本油料作物有油菜、大豆、花生、棉籽、?麻等,其中油菜?用最?。 :木本油料植物有棕?、光皮?、麻??、油茶、椰子?等。 :水生油料植物主要指油藻。 <br><br> : ------- :[https://docs.google.com/forms/d/1z2zUoRWIOyte4dtbIiSNFahHKmryE9ED74fyj3sHXNw/viewform?edit_requested=true&fbclid=IwAR0P8wYOd9-uLrvx-umogcV_Xos1RseNnV1brMTEb-mJPt8rtHcSNpJIZs4 禪悅酥食 -- 純素奶油],一瓶 300 ml :270-(299-)1~4罐運: 160- 禪悅酥食 :1.FB:禪悅酥食 :2.零九06-300736(LINE:zjveganfood) ------------------------------------------- :坐墊 <br><br> : ====請神送神拜拜疏文==== :[https://linshinfa.pixnet.net/blog/post/67378929-%E9%80%80%E7%A5%9E%E5%84%80%E5%BC%8F-%E4%B8%80%E5%88%87%E6%AD%B8%E5%9B%9E%22%E5%9C%93%E6%BB%BF%22%EF%BC%8E%E3%80%8C%E8%AA%A0%E5%BF%83%E7%9A%84%E6%84%9F%E8%AC%9D%E3%80%8D%E8%88%87 退神儀式-一切歸回"圓滿".「誠心的感謝」與「誠意的溝通] <br> :[https://lovecookery.pixnet.net/blog/category/1824028 疏文範例(懶魚)] <br><br> :
模板:Buddhi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至
Buddhi-buddhism
。
導覽選單
個人工具
登入
命名空間
頁面
討論
變體
檢視
閱讀
檢視原始碼
檢視歷史
更多
搜尋
導覽
首頁
佛學
主題
教育
資訊
燃燈圖書館
生活
其他
近期變動
工具箱
連結至此的頁面
相關頁面修訂記錄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