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ddhi-note

出自 燃燈圖書館Wiki
於 2023年5月25日 (四) 19:09 由 Huichao (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前往: 導覽搜尋


佛法念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素食佛經義理筆記人間福報-佛學會考


buddhi-class.png

經典義理筆記




"依教奉行"





佛經

金剛經

一、須菩提請問世尊四大問題——眾生修行步驟
(一)云何啟發?
佛答:應先啟發四種菩提心:
1、廣大心——空門——若卵生、胎生、濕生、化生、若有色、無色、若有想、無想、非有想非無想,悉皆普覺普救。
2、第一心——非空非有門——我皆令入無餘涅盤而滅度之——引導九類眾生息除妄念,匯歸真性——六大歸元。
3、常心——亦空亦有門——如是滅度無量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
4、不顛倒心——有門——無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
(二)云何應住?
佛答:「不住於相而修六度萬行。」——空觀。從無住本,立一切法,離一切相,了悟真空,無法可得,無言可說。譬如佈施,應無所住行於佈施。佈施時,內不著能施之我相,外不著受施之人相,中不著所施之物相,三輪體空,福德不可思量,其餘五度亦復如是。
(三)云何修行?
佛答:修假觀,觀一切相如夢如幻,不取不捨,如六如偈:「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四)云何攝伏其心?
佛答:不應住色聲香味觸法——有形有相人物境——六欲——境生心——假觀。
不應住非色聲香味觸法——無形無相的喜怒哀樂愛惡欲七情——內事生心——空觀。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譬如明鏡當前,物來即顯即現,物去不留不染,不取不捨——中觀——清淨心。
二、生清淨心:
「信為道元功德母。」由斷疑生信——一心淨信、淨願、淨行,專修三觀法到空幻一如,便可明心見(現)性,畢竟證得自性清淨心。
三、般若本義:
一心三觀:一心淨信——始覺。
不應住六塵——六欲生心——假觀——外覺。
不應住非六塵——七情生心——空觀——內覺。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中觀——直覺。
四、八句偈:(梵本原為八句,羅什法師漏譯後四句,後經義淨法師補譯。) <---(此處需記之。黃念祖<<莖草集(二)>>,頁197提及。)
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現)如來;應觀法界性,即導師(諸佛)法身,法性非識境,故彼不能了。
五、金剛經修持心要:
(一)制心(二)住心(三)澄心(四)攝心
偈曰:制心一境,住心觀性,澄心外照,攝心內證。
制心一境——始覺——一心。密義經云:「其在禪定,不著內外,亦無中間,是曰一心。」
住心觀性——內覺——空觀。離一切空相,靜心內觀過去、現在、未來三心不可得,五蘊歸空性,於事無心,於心無事,寂靜如虛空,妄念不起,泯識歸性,第七識(末那)清淨。
澄心外照——外覺——假觀。離一切有相,守六根,淨六塵,六塵塵相假,於一切法遠離生滅相,於境無心,於心無境,觀一切外境如夢如幻,妄想不行,返染還淨,回歸實相,前六識清淨。
攝心內證——直覺——中觀、雙離二邊—— 離有形之長短、大小、方圓、男女相,亦離無形之利衰、毀譽、稱譏、苦樂相,於相離相,於空離空,不住空有,離相寂滅,深得真空無相之妙,心不染萬境,真性 常自在,所謂「三際二邊斷,常應諸根用,而不起用想;分別一切法,不起分別想。」八識各種妄用不行,返流入法性,第八識(阿賴耶)清淨。
六、總結金剛經真諦:
偈曰:「佛在本心,眾生自度,修不著相,其福無量。」
佛歷三○○一年歲次甲寅年十二月廿一日 /地點:菲律賓諾那精舍
©2023 七葉佛教書舍-數位時代的佛教經典結集地_電子佛教圖書館_淨土宗、禪宗書籍 /Powered by iwms




六祖壇經

六祖大師為眾人說了108字的無相頌:
心平何勞持戒,行直何用修禪。恩則孝養父母,義則上下相憐。
讓則尊卑和睦,忍則眾惡無喧。若能鑽木出火,淤泥定生紅蓮。
苦口的是良藥,逆耳必是忠言。改過必生智慧,護短心內非賢。
日用常行饒益,成道非由施錢。菩提只向心覓,何勞向外求玄。
聽說依此修行,西方只在目前。
~讓大家依此修行,非只唸誦~




普賢菩薩十大行願

  • 普賢菩薩十大行願︰
一、禮敬諸佛。
二、稱讚如來。
三、廣修供養。
四、懺悔業障。
五、隨喜功德。
六、請轉法輪。
七、請佛住世。
八、常隨佛學。
九、恒順眾生。
十、普皆迴向



佛有四不能

  • 佛有四不能:
第一,因果不可改:自因自果,別人是代替不了的;
第二,智慧不可賜:任何人要開智慧,離不開自身的磨練;
第三,真法不可說:宇宙真相用語言講不明白,只能靠自己實證;
第四,無緣不能度:無緣之人,他是聽不進你的話的,正所謂天雨雖寬,不潤無根之草,佛法無邊,難度無緣之人。




十四無記(佛學十四難)

  • 十四無記(佛學十四難),佛陀不予回答的十四個問題:
1、世界恒常存在。(“世有常”)宇宙的主體是永恆不變的嗎?
2、世界不會恒常存在。(“世無常”)宇宙的主體是無常的,會消失而一了百了(斷滅論)嗎?
3、世界恒常而又不恒常。(“世亦有常亦無常”)宇宙的主體是常也是無常嗎?
4、世界非恒常非非恒常。(“世非有常非無常”)宇宙的主體不是常也不是無常嗎?
5、世界有邊際。(“世有邊”)宇宙有邊界嗎?
6、世界無邊際。(“世無邊”)宇宙沒有邊界嗎?
7、世界有邊際而又無邊際。(“世有邊無邊”)宇宙既是有邊界、又是沒有邊界嗎?
8、世界非有邊際非無邊際。(“世非有邊非無邊”)宇宙既不是有邊界、也不是沒有邊界嗎?
9、生命即是物質身體。(“命即身”)生命(靈魂)即是肉體,兩者不可以分離嗎?
10、生命與物質身體並非同一。(“命異身”)生命(靈魂)是一回事,肉體是另一回事,兩者可以分離嗎?
11、佛死後還存在。(“如來死後有”)如來死後常存嗎?
12、佛死後不存在。(“如來死後無”)如來死後不存在嗎?
13、佛死後存在而又不存在。(“如來死後亦有亦無”)如來死後既存在又不存在嗎?
14、佛死後非存在非不存在。(“如來死後非有非無”)如來死後既不存在又不是不存在嗎?


上文參自:::十四無記:婆蹉種出家相應







八難

  • 第三類【教科書】 / 金玉滿堂(共10冊) / 金玉滿堂10 法相 / 236 第五八課 八難
下文出自:https://books.masterhsingyun.org/ArticleDetail/artcle15145 access on May 6,2023。
正法難聞,良師難遇,人身難得,諸根難具,
正見難生,信心難發,會合難具,自在難逢。
──《大薩遮尼乾子經》


學佛有八種障難:(八種人難學佛)
1.在地獄難:
2.在餓鬼難:
3.在畜生難:
4.在長壽天難:
5.在邊地之鬱單越難:
6.盲聾瘖啞難:
7.世智辯聰難:
8.生在佛前佛後難:
以上八難,奉持八關齋法可以對治之,這是根據《阿含經》所說;另據《成實論》說,以四輪可對治此八難,即:(1)住善處,可生中國;(2)依善人,可生值佛世;(3)自發正願,可具正見;(4)宿植善根,可諸根完具。
八難分開雖有八條,但實際上只在說明「佛世難生」、「佛法難聞」、「人身難得」。




妙慧童女十問佛

  • 《大寶積經》,妙慧童女十問佛,佛陀開示(四十方法):
每一個問題,都提示四個方法)
1.得到端正的身體,要做到:
(1).對惡友不起嗔心(2)安住於大慈悲(3)歡喜修學正法(4) 造佛形像
2.如何得到富貴,要做到:
(1)應時佈施(2)不起輕慢的心(3)帶著歡喜的心情給人(4)不希求果報
3.眷屬怎樣免除多病和死亡:
(1)不說離間的語言(2)度脫邪見眾人於正信(3)護持正法(4)教諸有情成就菩提
4.如何不受父母肉身而得佛應身:
(1) 如來塔廟供奉華果 (2) 不妄自損害他人 (3) 鑄造佛像 (4) 對佛菩薩深生淨信
5.怎樣有神通:
(1) 見他修善不為障惱 (2) 他說法時未嘗留礙 (3) 燃燈供養如來 (4) 於諸禪定常勤修習
6.如何沒有怨家仇敵:
(1) 以無諂心親近善友 (2) 於他勝法無嫉妒心 (3) 他獲名譽心常歡喜 (4) 於菩薩行無輕毀心
7.說話如何令人起信:
(1) 言行一致 (2) 於善友處不覆諸惡 (3) 聞法不求過失 (4) 於說法者不生惡心
8.宣揚佛法如何離諸障礙:
(1) 持三律儀戒 (2) 聞甚深經不生譭謗 (3) 見初發心者生一切智心 (4) 對諸有情大慈平等
9.如何降伏煩惱魔障:
(1) 了知法性平等 (2) 常行精進 (3) 常勤念佛 (4) 一切善根皆悉回向
10.臨命終時諸佛現前:
(1) 滿他所求 (2) 於諸善法深生信解 (3) 於諸菩薩施莊嚴具 (4) 於三寶所勤修供養。




壇經三十六對

  • 壇經三十六對:
外境無情五對:
天與地對、日與月對、明與暗對、陰與陽、水與火對。此是五對也。
法相語言十二對:
語與法對、有與無對、有色與無色對、有相與無相對、有漏與無漏對、色與空對、動與靜對、清與濁對、凡與聖對、僧與俗、老與少對、大與小對。此是十二對也。
自性起用十九對:
長與短對、邪與正對、癡與慧對、愚與智對、亂與定對、慈與毒對、戒與非對、直與曲對、實與虛對、險與平對、煩惱與菩提對、常與無常、悲與害對、喜與嗔對、捨與慳對、進與退對、生與滅對、法身與色身對、化身與報身對。此是十九對也。
師言:此三十六對法,若解用,即道貫一切經法,出入即離兩邊。自性動用,共人言語。外於相離相,內於空離空。若全著相,即是邪見。若全執空,即長無明執空之人。





善財童子五十三參

  • 陳琪瑛 :尋找善知識:《華嚴經》善財童子五十三參,2012年8月,台北市,財團法人法鼓山文教基金會-法鼓文化。
壹、行到水窮處
妙高山頭不容商量——第一參德雲比丘
超越死亡的恐懼——第九參勝熱婆羅門
黑暗也是一種力量——第二十參遍行外道
幽居在空谷——第二十七參觀自在菩薩
蒼茫雲海間——第二參海雲比丘
海客談瀛洲——第二十二參婆施羅船師
河與沙的對話——第十二參自在主童子
遙見仙人林木中——第八參毘目瞿沙仙人
誰在林間漫步行——第十一參善見比丘
化干戈為玉帛——第二十三參無上勝長者
海岸園林——第七參休捨優婆夷
日光園林——第二十四參師子頻申比丘尼
佛陀誕生聖地「嵐毘尼園」──第三十九參妙德圓滿女神
貳、大隱隱於市
讓家宅成為道場——第十五參法寶髻長者
柴、米、油、鹽即是悟道的契機——第十三參具足優婆夷
親愛的,讓我成為你的修行伴侶——第二十五參婆須蜜多女
我的家庭真可愛——第十九參不動優婆夷
虛空為家——第三參善住比丘
挑逗欲望的商場——第四參彌伽居士
十字街頭好參禪——第十四參明智居士
閱讀一○一大樓──第二十六參鞞瑟胝羅居士
芳香療法——第十六參普眼長者
聞香悟道——第二十一參鬻香長者
「光如水月」的宮殿——第十參慈行童女
向左轉、向右轉——第十八參大光王
一怒安天下——第十七參無厭足王
參、大夢中遊戲
夢中若不覺,枉做夢一場——第五參解脫長者
回歸自己的身體——第六參海幢比丘
菩薩,您的名字是勇者——第二十八參正趣菩薩
坐看雲起——第二十九參大天神
地靈人也傑——第三十參安住地神
黑暗與光明之間——第三十一參婆珊婆演底夜神
在深夜大夢中遊戲——第三十二參普德淨光夜神
白雲深處有藍天——第三十三參喜目觀察眾生夜神
人美,心亦美——第三十四參普救眾生妙德夜神
做菩薩,好歡喜——第三十五參寂靜音海夜神
不忍聖道衰——第三十六參守護一切城夜神
大悲心起——第三十七參開敷一切樹華夜神
千江映月——第三十八參大願精進力救護一切眾生夜神
肆、望月幾回圓
俗情與道情——第四十參佛妃釋氏瞿波
願力與業力——第四十一參佛母摩耶夫人
幻智.幻影.幻住——第四十二參至第五十參的九位善知識
梵韻滿娑婆——第四十四參善知眾藝童子
畫閣朱樓盡相望——第五十一參彌勒菩薩
無為有處有還無——第五十二參文殊菩薩
一身復現剎塵身——第五十三參普賢菩薩
圓滿生命的朝聖行——總結五十三參




經典代表金句

1.「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2.「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3.「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 《華嚴經》
「心如工畫師,能畫諸世間,五蘊悉從生,無法而不造」。

下文參自 https://www.163.com/dy/article/EFCQCT9M0521EERS.html Access on May11,2023
  • 《無量壽經》
無量壽經,全稱《佛說無量壽經》。提倡心外無佛,佛外無心。
1,智慧廣大深如海,內心清淨絕塵勞。
2,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修諸功德,願生彼國。
3,當熟思計,遠離眾惡。擇其善者,勤而行之。
4,杜惡趣,開善門。于諸眾生,視若自己。
5,人在愛欲之中。獨生獨死,獨去獨來。苦樂自當,無有代者。
  • 《心經》
全經皆是金句
1,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複如是。
2,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一切隨緣,一生隨緣,方得自在。
3,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
4,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
5,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 《楞嚴經》
《楞嚴經》包括:序分、三番破識、十番顯見、剖妄出真、會通四科、圓彰七大、審除細惑、從根解結、二十五聖圓通章、四種清淨明誨、楞嚴神咒、十二類生、曆位修證、七趣、五十陰魔。
1,汝愛我心,我憐汝色,以是因緣,經百千劫,常在纏縛。
2,由心生故,種種法生;由法生故,種種心生。
3,雖有多聞,若不修行,與不聞等,如人說食,終不能飽。
4,未證言證,未得言得,是大妄語。
5,淫心不除,塵不可出。狂性頓歇,歇即菩提。

  • 佛經經典名句:401句 (時間:2016/4/20 作者:妙音居士)---***
佛經經典名句:401句(上)
佛經經典名句:401句(下)
下表全文參自上述二連結處 Access on May 11,2023。
佛經經典名句:401句
原序號 (精選)經句 佛經 常見
344 一燈入於暗室,百千年暗,悉能破盡。 《大方廣佛華嚴經》 *
72 心如工畫師,能畫諸世間。五蘊悉從生,無法而不造。 《大方廣佛華嚴經》 *
353 因於眾生而起大悲,因於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覺。 《大方廣佛華嚴經》 *
116 我昔所造諸悉業,皆由無始貪嗔痴,從身語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懺悔。勤修清淨波羅蜜,恆不忘失菩提心,滅除障垢無有餘,一切妙行皆成就。於諸惑業及摩境,世間道中得解脫。 《大方廣佛華嚴經》 *
130 善男子:諸供養中,法供養最,所謂如說修行供養,利益眾生供養,攝客群生供養,代眾生苦供養,勤修善根供養,不捨菩薩業供養,不離菩提心供養。善男子:如是供養,無量功德,比法供養一念功德,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百千俱胝那由他分、迦羅分、算分、數分、喻分、優波尼沙陀分,亦不及一。何以故?以諸如來尊重法故。以如說行,出生諸佛故。若諸菩薩行法供養,則得成就供養如來。如是修行,是真供養故。此廣大最勝供養,虛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供乃盡。而虛空界乃至煩惱,不可盡故,我此供養,亦無有盡,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普賢行願品) 《大方廣佛華嚴經》 *
352 菩薩若能隨順眾生,則為隨順供養如來。若於眾生尊重承事,則為尊重承事如來。若令眾生歡喜者,則令一切如來歡喜。 《大方廣佛華嚴經》 *
200 菩薩摩訶薩知苦苦、壞苦、行苦,專求佛法,不生懈怠。行菩薩行,無有疲厭。不驚、不畏、不恐、不怖,不捨大願,求一切智,堅固不退。 《大方廣佛華嚴經》 *
298 我此普賢殊勝行,無邊勝福皆回向。普願沈溺諸眾生,速往無量光佛剎。 《大方廣佛嚴經》 *
297 願我臨欲命終時,盡除一切諸障礙。面見彼佛阿彌陀,即得往生安樂剎。我既往生彼國已,現前成就此大願。一切圓滿盡無餘,利樂一切眾生界。 《大方廣佛嚴經》 *
234 因緣和合,虛妄有生。因緣別離。虛妄名滅。 《大佛頂首楞嚴經》 *
372 是故阿難:隨汝心中選擇六根。根結若除,塵相自滅,諸妄銷亡,不真何待!?……此根初解,先得人空,空性圓明,成法解脫,解脫法已,俱空不生。是名菩薩從三摩地,得無生忍。(卷五) 《大佛頂首楞嚴經》 *
386 理則頓悟,乘悟並銷。事非頓除,因次第盡。(五陰邊際)(卷十) 《大佛頂首楞嚴經》 *
375 歸元性無二,方便有多門。 《大佛頂首楞嚴經》 *
233 離一切相,即一切法。 《大佛頂首楞嚴經》 *
207 是故應當勇猛精勤,晝夜六時,禮拜諸佛,誠心懺悔,勸請隨喜,回向菩提,常不休廢,得免諸障,善根增長故。 《大乘起信論》 *
319 人在愛欲之中,獨生獨死,獨去獨來,苦樂自當,無有代者。 《大乘無量壽經》 *
281 我作佛時,十方眾生,聞我名號,至心信樂,所有善根,心心回向,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唯除五逆,誹謗正法。 《大乘無量壽經》 *
282 我作佛時,十方眾生,聞我名號,發善提心,修諸功德,奉行六波羅密,堅固不退。復以善根回向,願生我國,一心念我,晝夜不斷,臨壽臨時,我與諸菩薩眾,迎現其前。經須臾間,即生我剎,作阿惟越致菩薩,不得是願,不取正覺。(第十九聞名發心愿。第二十臨終接引願。) 《大乘無量壽經》 *
57 諸餘罪中,殺業最重;諸功德中,放生第一。 《大智度論》 *
24 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名為假名,亦名中道義。 《中論》 *
86 自若無道心,闇行不見道,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若見他人非,自非卻是左,他非我不非,我非自有過。 《六祖法寶壇經》 *
267 一切即一,一即一切,去來自由,心體無滯,即是般若。 《六祖壇經》 *
109 福禍無門,惟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三世因果,循環不失。 《太上感應篇》 *
85 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 《心經》 *
317 所言一實境界者,謂眾生心體,從本以來,不生不滅,自性清淨,無障無礙,猶如虛空,離分別故。平等普遍,無所不至,圓滿十方,究竟一相,無二無別,不變不異,無增無減。 《占察善惡業報經》 *
316 世尊:我觀是閻浮眾生舉心動念,無非是罪。脫獲善利,多退初心,若遇惡緣,念念增益。(地獄名號品第五) 《地藏菩薩本願經》 *
5 我觀是南閻浮提眾生,舉心動念無不是罪。 《地藏菩薩本願經》 *
15 諸行無常,一切皆苦。諸法無我,寂滅為樂。 《佛為海龍王說法印經》 *
122 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 《佛說大乘善見變化文殊師利問法經》 *
17 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亂。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是人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舍利弗,我見是利,故說此言。若有眾生聞是說者,應當發願,生彼國土。 《佛說阿彌陀經》 *
120 唯心所現,唯識所變。 《佛說阿彌陀經要解便蒙鈔》 *
304 如來唯為一大事因緣出現於世,則一代時教總其大意,唯欲眾生開示悟入佛之知見。 《佛說阿彌陀經疏鈔》 *
9 人在愛欲之中獨生獨死,獨去獨來。苦樂自當,無有代者。 《佛說無量壽經》 *
10 覺了一切法,猶如夢幻響。 《佛說無量壽經》 *
337 若人說此經,應入如來室,著於如來衣,而坐如來座。處眾無所畏,廣為分別說,大慈悲為室,柔和忍辱衣,諸法空為座,處此為說法。若說此經時,有人惡口罵,加刀杖瓦石,念佛故應忍。(法師品第十) 《妙法蓮花經》 *
195 常樂靜處,勤行精進,未曾休息。亦不依止人天而住,常樂深智,無有障礙。亦常樂於諸佛之法,一心精進,求無上慧。(從地湧出品第十五) 《妙法蓮華經》 *
107 行有不得,反求諸己。 《孟子?離婁上》 *
321 是日已過,命則隨減,如少水魚,斯有何樂。 《法句經》 *
14 心有所住,即為非住。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金剛般若波羅密多經》 *
242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金剛般若波羅密經》 *
236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金剛般若波羅密經》 *
241 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金剛般若波羅密經》 *
238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金剛般若波羅密經》 *
389 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
2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金剛經》 *
1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金剛經》 *
100 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金剛經》 *
243 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般若波羅密多心經》 *
390 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
245 不生亦不滅,不常復不斷,不一亦不異,不來亦不去。 《梵網經》 *
56 是日已過,命亦隨減。如少水魚,斯有何樂。 《華嚴經》 *
8 若人慾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華嚴經》 *
166 一切肉與蔥,及諸韭蒜等,種种放逸酒,修行常遠離。 《楞伽經卷四》 *
87 心生種種法生,心滅種種法滅。 《楞嚴經》 *
106 狂心若歇,歇即菩提。 《楞嚴經》 *
115 若能轉物,即同如來。 《楞嚴經》 *
20 歸元性無二,方便有多門。 《楞嚴經》 *
311 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生滅滅已,寂滅為樂。 《過去現在因果經》 *
96 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 《維摩詰所說經無我疏序》 *
346 若有眾生願生彼國者,發三種心,即便往生。何等為三:一者至誠心。二者深心。三者回向發願心。具此三心,必生彼國。 《觀無量壽佛經》 *
16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疑物,何處染塵埃。 六祖慧能 *
103 施主一粒米,重如須彌山,今生不了道,披毛戴角還。 永明延壽禪師 *
119 夢裡明明有六趣,覺後空空無大千。 永嘉大師 *
79 一切法門,明心為要;一切行門,淨心為要。明心之要,無如念佛。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不假方便,自得心開。淨心之要,無如念佛。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佛號投於亂心,亂心不得不佛。 徹悟大師 *
49 若信願堅固,臨終一念十念,亦決得生。若無信願,縱將名號持之風吹不入,雨打不濕,如銅牆鐵壁相似,亦無得生之理。 蕅益大師 *
46 得生與否,全由信願之有無;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淺。 蕅益大師 *
89 我自無心於萬物,何妨萬物常圍繞。 黔靈赤松禪師 *
91 溪聲便是廣長舌,山色豈非清淨身? 蘇東坡 *
95 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 -- *
202 菩薩摩訶薩,了達自身,及以眾生,本來寂滅,不驚不怖,而勤修福智,無有厭足。 (離世間品第三十八)《大方廣佛華嚴經》
229 第一覺悟,世間無常,國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陰無我,生滅變異,虛偽無生,心是惡源,形為罪藪。如是觀察,漸離生死。 《八大人覺經》
125 第八覺知,生死熾然,苦惱無量,發大乘心,普濟一切,願代眾生,受無苦量,令諸眾生,畢竟大樂。 《八大人覺經》
139 第三覺知,心無厭足,惟得多求,增長罪惡。菩薩不爾,常念知足,安貧守道,惟慧是業。 《八大人覺經》
230 第五覺悟,愚痴生死。菩薩常念,廣學多聞,增長智慧,成就辯才,教化一切,悉以大樂。 《八大人覺經》
124 第六覺知,貧苦多怨,橫結惡緣。菩薩布施,等念怨親,不念舊惡,不憎惡人。 《八大人覺經》
191 第四覺知,懈怠墮落。常行精進,破煩惱惡,摧伏四魔,出陰界獄。 《八大人覺經》
302 佛法有無量門,如世間道,有難有易,陸道步行則苦,水道乘船則樂。菩薩道也如是……若人慾疾至不退轉地者,應以恭敬心,執持稱名號。 《十住毗婆沙論》
391 佛告山海慧菩薩,汝今應當起立合掌,正身向西,正念觀阿彌陀佛國,願見阿彌陀佛。……爾時阿彌陀佛現大神通,放大光明,照山海慧菩薩身。爾時山海慧菩薩等,即見阿彌陀佛國所有莊嚴妙好之事。 《十往生經》
216 以時寢息,當願眾生,身得安隱,心無動亂。 《大方廣佛華經》
214 正身端坐,當願眾生,坐菩薩座,心無所著。 《大方廣佛華經》
217 佛子:何等為菩薩摩訶薩離痴亂行?此菩薩成就正念,心無散亂。堅固不動,最上清淨。廣大無量,無有迷惑。 《大方廣佛華經》
218 佛子:譬如虛空,雖能容一切諸物,而離有無。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雖普入一切世間,而離世間想。雖勤度一切眾生,而離眾生想。雖深知一切法,而離諸法想。雖樂見一切佛,而離諸佛想。雖善入種種三昧,而知一切法自性皆如,無所染著。 《大方廣佛華經》
219 其心無所畏,饒益諸群生,眾魔與煩惱,一切悉摧滅。 《大方廣佛華經》
213 剃除鬚髮,當願眾生,永離煩惱,究竟寂滅。 《大方廣佛華經》
212 若在厄難,當願眾生,隨意自在,所行無礙。 《大方廣佛華經》
215 結跏趺坐,當願眾生,善根堅固,得不動地。 《大方廣佛華經》
117 願令眾生常得安樂,無諸病苦。欲行惡法,皆悉不成。所修善業,皆速成就。關閉一切諸惡趣門,開示人天涅盤正路。若諸眾生,因其積集諸惡業故,所感一切極重苦果,我皆代受。令彼眾生,悉得解脫,究竟成就無上菩提。 《大方廣佛華嚴經?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
251 一切法無生,一切法無滅,若能如是解,諸佛常現前。 《大方廣佛華嚴經》
111 一者禮敬諸佛。二者稱讚如來。三者廣修供養。四者懺悔業障。五者隨喜功德。六者請轉法輪。七者請佛住世。八者常隨佛學。九者恆順眾生。十者普皆回向。 《大方廣佛華嚴經》
247 了知境界,如幻如夢,如影如響,亦如變化。 《大方廣佛華嚴經》
253 凡夫見諸法,但隨於相轉,不了法無相,以是不見佛。 《大方廣佛華嚴經》
255 不見諸法空,恆受生死苦。 《大方廣佛華嚴經》
69 不為自己求安樂,但願眾生得離苦。 《大方廣佛華嚴經》
256 不能了自性,云何知正道。 《大方廣佛華嚴經》
39 世間眾生,不知恩報,更相仇對,邪見執著,迷惑顛倒,愚痴無知,無有信心,隨逐惡友,起諸惡慧,貪愛無明,種種煩惱、悉皆充滿,是我所修菩薩行處。 《大方廣佛華嚴經》
196 如人水所漂,懼溺而渴死,於法不修行,多聞亦如是。 《大方廣佛華嚴經》
197 如人設美膳,自餓而不食,於法不修行,多聞亦如是。 《大方廣佛華嚴經》
198 如人善方藥,自疾不能救,於法不修行,多聞亦如是。 《大方廣佛華嚴經》
199 如人數他寶,自無半錢分,於法不修行,多聞亦如是。 《大方廣佛華嚴經》
349 見苦惱人,當願眾生,獲根本智,滅除眾苦。 《大方廣佛華嚴經》
248 初發心時,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大方廣佛華嚴經》
38 法性本無生示現而有生是中無能現亦無所現物,眼耳鼻舌身心意諸情根一切空無性妄心分別有,如理而觀察一切皆無性(菩薩問明品第十) 《大方廣佛華嚴經》
249 知一切法即心自性,成就慧身,不由他悟。 《大方廣佛華嚴經》
169 洗滌形穢,當願眾生,清淨調柔,畢竟無垢。 《大方廣佛華嚴經》
73 若人知心行,普造諸世間。是人則見佛,了佛真實性。 《大方廣佛華嚴經》
252 若知一切法,體性皆如是,斯人則不為,煩惱所染著。 《大方廣佛華嚴經》
257 若得見於佛,其心無所取,此人則能見,如佛所知法。 《大方廣佛華嚴經》
254 迷惑無知者,妄取五蘊相,不了彼真性,是人不見佛。 《大方廣佛華嚴經》
170 得粗澀食,當願眾生,心無染著,絕世貪愛。 《大方廣佛華嚴經》
350 從捨出時,當願眾生,深入佛智,永出三界。 《大方廣佛華嚴經》
201 終不為惱一眾生故,而行精進。但為斷一切煩惱故,而行精進;但為拔一切惑本故,而行精進;但為除一切習氣故,而行精進;但為知一切眾生界故,而行精進;但為知一切眾生死此生彼故,而行精進;但為知一切眾生煩惱故,而行精進;但為知一切眾生心樂故,而行精進;但為知一切眾生境界故,而行精進;但為知一切眾生諸根勝劣故,而行精進。 《大方廣佛華嚴經》
62 設於無數劫,財寶施於佛,不知佛實相,此亦不名施。 《大方廣佛華嚴經》
250 善觀諸法,慧根增長。 《大方廣佛華嚴經》
184 復更思維,此身空寂,無我我所,無有真實,性空無二,若苦若樂,皆無所有,諸法空故。我當解了,廣為人說,令諸眾生,滅除此見。是故我今雖遭苦毒,應當忍受。 《大方廣佛華嚴經》
343 無一眾生而不具有如來智慧,但以妄想顛倒執著而不證得,若離妄想,一切智、自然智、無礙智,則得現前。 《大方廣佛華嚴經》
77 菩薩若能隨順眾生,則為隨順供養諸佛。若於眾生尊重承事,則為尊重承事如來。若令眾生生歡喜者,則令一切如來歡喜。何以故,諸佛如來,以大悲心而為體故。因於眾生而起大悲,因於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覺。譬如曠野沙磧之中,有大樹王,若根得水,枝葉華果,悉皆繁茂。生死曠野,菩提樹王,亦復如是。一切眾生而為樹根,諸佛菩薩而為華果。以大悲水饒益眾生,則能成就諸佛菩薩智慧華果。 《大方廣佛華嚴經》
183 菩薩爾時,復作是念,我從無始劫,住於生死,受諸苦惱。如是思維,重自勸勵,令心清淨,而得歡喜,善自調攝,自能安住於佛法中,亦令眾生同得此法。 《大方廣佛華嚴經》
182 菩薩摩訶薩,入一切法平等性故,不於眾生而起一念非親友想。設有眾生,於菩薩所,起怨害心,菩薩亦以慈眼視之,終無恚怒。普為眾生作善知識,演說正法,令其修習。 《大方廣佛華嚴經》
64 菩薩摩訶薩在家宅中,與妻子俱,未曾暫舍菩提之心,正念思維薩婆若境,自度度彼,令得究竟。以善方便,化己眷屬,令入菩薩智,令成熟解脫。雖與同止,心無所著。以本大悲,處於居家。以慈心故,隨順妻子。於菩薩清淨道,無所障礙。菩薩雖在居家,作諸事業,未曾暫舍一切智心。 《大方廣佛華嚴經》
78 菩薩摩訶薩如是修行諸善根時,於惡眾生不生疲厭,亦不誤起棄捨之心。設滿世間一切眾生,悉不知恩,菩薩於彼,初無嫌恨,不生一念求反報心,但欲滅其無量苦惱,於諸世間,心如虛空,無所染著。 《大方廣佛華嚴經》
351 睡眠始寤,當願眾生,一切智覺,周顧十方。 《大方廣佛華嚴經》
76 諸供養中法供養最。所謂如說修行供養,利益眾生供養,攝客群生供養,代眾生苦供養,勤修善根供養,不捨菩薩業供養,不離菩提心供養。善男子,如前供養無量功德,比法供養一念功德,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百千俱胝、那由他分,迦羅分,算分,數分,喻分優波尼沙陀分,亦不及一。何以故,以諸如來尊重法故。以如說行,出生諸佛故。若諸菩薩行法供養,則得成就供養如來。如是修行,是真供養故。 《大方廣佛華嚴經》
376 一根既返源,六根成解脫。 《大佛頂首楞嚴經》
299 十方如來憐念眾生,如母憶子,若子逃逝,雖憶何為。子若憶母,如母憶時,母子歷生不相違遠。若眾生心,憶佛念佛,現來當來,必定見佛,去佛不遠,不假方便,自得心開。如染香人,身有香氣。此則名曰香光莊嚴。……佛問圓通,我無選擇,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得三摩地,斯為第一。(卷五) 《大佛頂首楞嚴經》
379 又以此心,研究深遠,忽於中夜,遙見遠方市井街巷、親族眷屬,或聞其語。此名迫心逼極飛出,故多隔見,非為聖證。不作聖心,名善境界,若作聖解,即受群邪。(色陰魔障之一) 《大佛頂首楞嚴經》
162 又復世界六道眾生,其心不偷,則不隨其生死相續。汝修三昧,本出塵勞,偷心不除,塵不可出……若不斷偷,修禪定身,譬如有人,水灌漏?,欲求其滿,縱經塵劫,終無平復。 《大佛頂首楞嚴經》
161 又諸世界六道眾生,其心不殺,則不隨其生死相續。汝修三昧,本出塵勞,殺心不除,塵不可出。……若不斷殺,修禪定者,譬如有人,自塞其耳,高聲大叫,求人不聞,此等名為欲隱彌露。 《大佛頂首楞嚴經》
381 三摩地中,心愛神通,種種變化,研究化元,貪取神力。爾時天魔候得其便,飛精附人,口說經法。……或水上行,如履平地;或於空中,安坐不動。……自言是佛。身著白衣,受比丘禮。誹謗禪律,罵詈徒眾。……鬼力惑人,非有真實。(想陰魔障之一) 《大佛頂首楞嚴經》
235 世間無知,惑為因緣,及自然性。皆是識心分別計度,但有言說,都無實義。 《大佛頂首楞嚴經》
374 由我初獲妙妙聞心,心精遺聞,見聞覺知,不能分隔,成一圓融清淨寶覺。 《大佛頂首楞嚴經》
383 在生滅中,早計常住,既惑不生,亦迷生滅,安住沈迷,生勝解者,是人則墮常非常執,計自在天,成其伴侶,迷佛菩提,亡失知見。(識陰魔障之一) 《大佛頂首楞嚴經》
163 如是世界六道眾生,雖則身心無殺盜淫,三行已圓,若大妄語,即三摩地不得清淨,成愛見魔,失如來種,所謂未得謂得,未語言證。……若不斷其大妄語者,如刻人糞,為栴檀形,欲求香氣,無有是處。 《大佛頂首楞嚴經》
314 汝當照明,諸器世間可作之法,皆從變滅。 《大佛頂首楞嚴經》
369 汝雖歷劫憶持如來秘密妙嚴,不如一日修無漏業,遠離世間憎愛二苦。 《大佛頂首楞嚴經》
377 佛告阿難:汝常聞我毗奈耶中,宣說修行三決定義,所謂攝心為戒,因戒生定,因定發慧。是則名為三無漏學。 《大佛頂首楞嚴經》
159 我以執身,身得自在,次第執心,心得通達。然後身心,一切通利,斯為第一。(卷五優波離身識) 《大佛頂首楞嚴經》
373 彼佛教我從聞思修入三摩地。初於聞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動靜二相,瞭然不生。如是漸增,聞所聞盡。盡聞不住,覺所覺空。空覺極圓,空所空滅。生滅既滅,寂滅現前。忽然超越世出世間,十方圓明,獲二殊勝:一者上合諸佛本妙覺心,與諸佛如來,同一慈力。二者下合十方一切六道眾生,與諸眾生同一悲仰。(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 《大佛頂首楞嚴經》
382 於先除滅色受想中,生計度者,是人墮入死後無相,發心顛倒。……從此或計涅盤因果,一切皆空,徒有名字,究竟斷滅。由此計度生死無故,墮落外道,惑菩提性。 《大佛頂首楞嚴經》
380 於精明中,圓悟精理,得大隨順,其心忽生無量輕安,已言成聖,得大自在。此名因慧獲諸輕清。悟則無咎,非為聖證。若作聖解,則有一分好輕清魔,入其心腑,自謂滿足,更不求進。……疑誤眾生,墮阿鼻獄。失於正受,當從淪墮。(受陰魔障之一) 《大佛頂首楞嚴經》
378 阿難:……汝勖修行,欲得菩提,要除三惑。不盡三惑,縱得神通,皆是世間有為功用,習氣不滅,落於魔道,雖欲除妄,倍加虛偽。 《大佛頂首楞嚴經》
370 阿難:……得元明覺無生滅性,為因地心,然後圓成果地修證。如澄濁水,貯於靜器,靜深不動,沙土自沈,清水現前,名為初伏客塵煩惱。去泥純水,名為永斷根本無明。 《大佛頂首楞嚴經》
384 阿難:如是十種禪那,中塗成狂,因依迷惑、於未足中,生滿足證,皆是識陰用心互動,故生斯位。眾生頑迷,不自忖量,逢此現前,各以所愛先習迷心,而自休息,將為畢竟所歸寧地,自言滿足無上菩提,大妄語成,外道邪魔所惑業終,墮無間獄。聲聞緣覺不成增進。(識陰通結) 《大佛頂首楞嚴經》
160 若諸世界,六道眾生,其心不淫,則不隨其生死相續。汝修三昧,本出塵勞,淫心不除,塵不可出。……若不斷淫修禪定者,如蒸砂石,欲其成飯,經百千劫,只名熱砂。 《大佛頂首楞嚴經》
371 想相為塵,識情為垢。 《大佛頂首楞嚴經》
385 識陰若盡,則汝現前諸根互用。從互用處中,能入菩薩金剛乾慧,圓明精心,於中發化,如淨琉璃,內含寶月。如是乃超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四加行心,菩薩所行金剛十地,等覺圓明,入於如來妙莊嚴海,圓滿菩提,歸無所得。(魔銷總結) 《大佛頂首楞嚴經》
330 汝等凡夫,不觀自心,是故漂流生死海中。諸佛菩薩能觀心故,度生死海,到於彼岸。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
394 諸法緣生皆是假,凡愚妄計以為我;即此從緣法非真,妄想分別計為有;若能斷除於二執,當證無上大菩提……若能修習深妙觀,惑業苦果無由起;唯觀實相真性如,能所俱忘離諸見。(厭舍品第三)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
60 一切諸法,唯依妄念而有差別。若離心念,則無一切境界之相。 《大乘起信論》
187 云何修行忍門?所謂應忍他人之惱,心不懷報。亦當忍於利、衰、毀、譽、稱、譏、苦、樂等法故。 《大乘起信論》
132 云何修行施門,若見一切眾生,來求索者,所有財物,隨力施與,以自舍慳貪,令彼歡喜。若見厄難,恐怖危逼,隨己堪任,施與無畏。若有眾生來求法者,隨己能解,方便為說,不應貪求名利恭敬,唯念自利利他,回向菩提故。 《大乘起信論》
206 云何修行進門?所謂於諸善事心不懈退。 《大乘起信論》
354 以垢無量遍一切法故,修一切善行以為對治。 《大乘起信論》
301 若人專念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所有善根,回向願求生彼世界,即得往生,常見佛故,終無有退。 《大乘起信論》
221 若修止者,住於靜外,端坐正意,不依氣息,不依形色,不依於空,不依地水火風,乃至不依見聞覺知,一切諸想,隨念皆除,亦遣除想。以一切法,本來無相,念念不生,念念不滅。亦不得隨心外念境界,復以心除心。心若馳散,即當攝來,住於正念。是正念者,當知唯心,無外境界。即復此心,亦無自相,念念不可得。 《大乘起信論》
222 若從坐起,去來進止,有所施作,於一切時,常念方便。隨順觀察,久習淳熟,其心得住。以心住故,漸漸猛利,隨順得入真如三昧,深伏煩惱,信心增長,速成不退。 《大乘起信論》
273 修習觀者,當觀一切世間有為之法,無得久停,須臾變壞。一切心行,念念生滅,以是故苦。 《大乘起信論》
232 有十勝法,便能悟入無上菩提:一者精勤,樂習禪定。二者親近善友,聽聞正法。三者損滅睡眠,恆自覺悟。四者於大乘法所聞不忘。五者順世事業,常觀如幻,無所著故。六者無所隱藏,決眾疑故。七者不輕已身,勤修行故。八者常樂法施,興大會故。九者恆自謙下,不誑眾生故。十者不自師心,深入佛慧故。菩薩以此十事,具足圓滿六波羅密多,成就法身清淨解脫。 《大乘理趣六波羅密多經》
145 汝應持戒。汝若不持,汝若不持,汝口雖說,自耳不聞,如是種種被他譏毀,何能勸人守護淨戒。以是當知,先自檢身,離諸放逸,堅持淨戒,然後為人說正法要,有情聞已,便能信受。 《大乘理趣六波羅密多經》
210 所謂得心平等、行平等,即一切法普皆平等,是名法性三昧。 《大乘理趣六波羅密多經》
176 若有愚下狂亂眾生來罵辱者,皆忍受之。譬如醉象難可禁制,應以鐵鉤而調伏之。瞋心醉象,亦復如是,以忍辱鉤而制御之,令其調伏,名為安忍波羅密多。 《大乘理趣六波羅密多經》
231 若諸菩薩修行布施波羅密多,乃至靜慮波羅密多,皆從般若波羅密多本母所生,而為根本。 《大乘理趣六波羅密多經》
320 復有眾生,雖種善根,作大福田,取相分別,情執深重,求出輪迴,終不能得。若以無相智慧,植眾德本,身心清淨,遠離分別,求生淨剎,趣佛菩提,當生佛剎,永得解脫。 《大乘無量壽經》
260 一切凡夫,輪迴生死,故有所見。菩薩永斷一切生死,是故菩薩名無所得。 《大般涅盤經》
165 戒能永斷一切惡業及三惡道;能療惡病,猶如藥樹;戒是生死險道資糧;戒是摧結惡賊鎧杖;戒是滅結毒蛇良咒;戒是度惡業行橋樑。若有不能如是觀者,名不修戒。(師子吼菩薩品第十一之六) 《大般涅盤經》
264 空者,一切生死,不空者,謂大涅盤。乃至無我者,即是生死,我者,謂大涅盤。 《大般涅盤經》
164 善男子:從今日始,不聽聲聞弟子食肉。若受檀越信施之時,應觀是食如子肉想。迦葉菩薩復白佛言,世尊:云何如來不聽食肉。善男子:夫食肉者,斷大慈種。(如來性品第四之一) 《大般涅盤經》
262 善男子:道與菩提及以涅盤,悉名為常。一切眾生常為無量煩惱所覆,無慧眼故,不能得見;而諸眾生為欲見故,修戒定慧,以修行故,見道、菩提及以涅盤。 《大般涅盤經》
258 無所得者名為虛空。世間無物,名為虛空。 《大般涅盤經》
186 菩薩修行大涅盤者作是思維,若不能忍受如是身苦心苦,則不能令一切眾生度煩惱河。以是思維,雖有如是身心苦惱,默然忍受。以忍受故,則不生漏。(光明遍照高貴德王菩薩品第十之三) 《大般涅盤經》
259 菩薩得是虛空三昧,無所見故,是故菩薩名無所得。有所得者,名生死輪。 《大般涅盤經》
261 菩薩摩訶薩無所得者,名常樂我淨。菩薩摩訶薩見佛性故,得常樂我淨,是故菩薩名無所得。 《大般涅盤經》
263 雖知五陰於此滅盡,善惡之業,終不敗亡。雖有諸業,不得作者。雖有至處,無有去者。雖有系縛,無受縛者。雖有涅盤,亦無滅者,是名甚深秘密之義。 《大般涅盤經》
283 若諸天人,誦持大悲章句者,臨命終時,十方諸佛,皆來授手,欲生何等佛土,隨願皆得往生。……誦持大悲神咒,於現生中,一切所求不果遂者,不得為大悲心陀羅尼也。 《大悲心陀羅尼經》
284 善男子:此菩薩不可思議威神之力,過去無量劫中,已作佛竟,號正法明如來。大悲願力,為欲發起一切菩薩,安樂成熟諸眾生故,現作菩薩。……一切人天,常須供養,專稱名號,得無量福,滅無量罪,命終往生阿彌陀佛國。 《大悲心陀羅尼經》
223 菩薩身雖遠離眾生,心常不捨,靜處求定,獲得實智慧以度一切。譬如服藥,將身權息眾務,氣力平健,則修業如故。菩薩宴寂亦復如是。 《大智度論》
286 末法億億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生死。 《大集經》
126 在家菩薩如法集聚錢財,非不如法,平直正求,給事父母、妻子,給施親友、眷屬、知識,然後施法。複次,長者:在家菩薩負荷重擔,發大精進,教化眾生而無疲厭;自舍已樂,為眾生故,利、衰、毀、譽、稱、譏、苦、樂,而不傾動。(郁伽長者會) 《大寶積經》
144 在家菩薩應受善戒。彼應不殺,放舍刀杖,不殺一切諸眾生等,不惱一切,常行慈心。彼應不盜,自財知足,於他財物不生希望,乃至草葉,不與不取。離彼邪淫,夫妻自足,不希他人。應離忘語,如說如作,不誑於他,先思而行。隨所見聞,如實而說,寧捨身命,終不妄語。彼應離酒,不醉不亂,不自輕躁,亦不嘲嘩。(郁伽長者會) 《大寶積經》
274 不生亦不滅,不常亦不斷,不一亦不異,不來亦不出。諸法不自生,亦不從他生,不共不無因,是故知無生。 《中論》
275 定有則著常,定無則著斷,是故有智者,不應著有無。 《中論》
276 雖空亦不斷,雖有亦不常,業果報不失,是名佛所說。 《中論》
268 一切處所,一切時中,念念不愚,常行智慧,即是般若行。 《六祖壇經》
271 凡夫即佛,煩惱即菩提。前念迷即凡夫。後念悟即佛。前念著境即煩惱,後念離境即菩提。 《六祖壇經》
270 不修即凡。一念修行,自身等佛。 《六祖壇經》
272 於一切法,不取不捨,即是見性成佛道。 《六祖壇經》
269 解義離生滅,著境生滅起。如水有波浪,即名為此岸。離境無生滅,如水常通流,即名為彼岸,故號波羅蜜。 《六祖壇經》
127 父母佛弟子,遠來遠去人,病者及看病,此八決定施。 《文殊問經》
285 欲入一行三昧,應處空閒,舍諸亂意,不取相貌,繫心一佛,專稱名字,隨佛方所,端心正向。能於一佛念念相續,即是念中,能見過去、未來、現在諸佛。何以故?念一佛功德無量無邊,亦與無量諸佛功德無二。 《文殊說般若經》
393 其利根者,先已能知一切外諸境界,唯心所作,虛誑不實,如夢如幻等,決定無有疑慮,陰蓋輕微,散亂心少,如是等人,即應學習真如實觀。其鈍根者,未能知一切外諸境界,悉唯是心,虛誑不實故,染著情厚,蓋障數起,心難調起,應當先學唯心識觀。 《占察善惡業報經》
287 若人慾生他方現在淨國者,應當隨彼世界佛之名字,專意誦念,一心不亂,如上觀察者(觀察法身,厭離妄執。)決定得生彼佛淨國,善根增長,速獲不退。 《占察善惡業報經》
318 若如是眾生中,法身薰習而有力者,煩惱漸薄,能厭世間,求涅盤道,歸信一實,修六波羅密等一切菩提分法,名為菩薩。若如是菩薩中,修行一切善法滿足,究竟得離無明睡者,轉名為佛。 《占察善惡業報經》
392 若欲依一實境界修信解者,應當學習二種觀道。何等為二?一者唯心識觀,二者真如實觀。學唯心識觀者,所謂於一切時、一切處,隨身口意所有作業,悉當觀察,知唯是心。乃至一切境界,若心住念,皆當察知。……知己內心自生想念,非一切境界有念有分別也。所謂內心自生長短、好惡、是非、得失、衰利、有無等見,無量諸想,而一切境界,未曾有想,起於分別。……常應如是守記內心,知唯妄念,無實境界,勿令休廢,是名修學唯心識觀。若於坐時,隨心所緣,念念觀知唯心生滅,譬如實觀者,思惟心性無生無滅,不住見聞覺知,永離一切分別之想,漸漸能過空處、識處、無少處(或名無所有處)、非想非非想處等定境界相,得相似空三昧。得相似空三昧時,識、想、受、行粗分別相,不現在前。從此修學,為善知識大慈悲者守護長養,是故離諸障礙,勤修不廢,展轉能入心寂三昧。 《占察善惡業報經》
94 佛言。睹人施道。助之歡善。得福甚大。沙門問曰。此福盡乎。佛言。譬如一炬之火數百千人。各以炬來分取。熟食除冥。此炬如故。福亦如之。 《四十二章經》
55 佛言:夫為道者,如牛負重,行深泥中,疲極不敢左右顧視。出離淤泥,乃可蘇息。沙門當觀情慾,甚於淤泥。直心念道,可免苦矣。 《四十二章經》
58 佛言:夫為道者,如被乾草,火來須避。道人見欲,必當遠之。 《四十二章經》
53 佛言:有人患淫不止,欲自斷陰。佛謂之曰:若斷其陰,不如斷心。心如功曹,功曹若止,從者都息。邪心不止,斷陰何益?佛為說偈:欲生於汝意,意以思想生,二心各寂靜,非色亦非行。佛言:此偈是迦葉佛說。 《四十二章經》
54 佛言:沙門行道,無如磨牛,身雖行道,心道不行。心道若行,何用行道。 《四十二章經》
52 佛言:慎勿視女色,亦莫共言語。若與語者,正心思念:我為沙門,處於濁世,當如蓮華,不為泥污。想其老者如母,長者如姊,少者如妹,稚者如子。生度脫心,息滅惡念。 《四十二章經》
83 念佛當發志誠心,深信心,回向發願心。(謂以己念佛功德,回向法界一切眾生,悉皆往生西方。)若有此心,功德無量。若只為己一人念,則心量狹小,功德亦狹小矣。譬如一燈,只一燈之明。若肯轉燃,則百千萬億無量無數燈,其明蓋不可喻矣。而本燈固無所損也。世人不知此義,故止知自私自利,不願人得其益。 《印光法師文鈔?三編卷三復章道生居士書》
315 一切眾生,未解脫者,識性無定,惡習結業,善習結果,為善為惡,逐境而生,輪轉五道,暫無休息,動經塵劫,迷惑障難。(閻浮眾生業感品第四) 《地藏菩薩本願經》
290 世尊:如是閻浮提男子女人,臨命終時,神識惛昧,不辨善惡,乃至眼耳更無見聞。是諸眷屬,當須設大供養,轉讀尊經,念佛菩薩名號。如是善緣能令亡者離諸惡道,諸魔鬼神悉皆退散。世尊:一切眾生,臨命終時,若得聞一佛名,一菩薩名,或大乘經典一句一偈,我觀如是輩人,除五無間殺害之罪,小小惡業,合墮惡趣者,尋即解脫。(閻羅王眾讚嘆品第八) 《地藏菩薩本願經》
291 世尊:現在未來一切眾生,若天若人,若男若女,但念得一佛名號,功德無量,何況多名。是眾生等,生時死時,自得大利,終不墮惡道。(稱佛名號品第九) 《地藏菩薩本願經》
6 複次地藏,未來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於佛法中所種善根,或布施供養,或修補塔寺,或裝理經典,乃至一毛一塵、一沙一渧。如是善事,但能回向法界,是人功德,百千生中,受上妙樂。如但回向自家眷屬,或自身利益,如是之果,即三生受樂,舍一得萬報。是故地藏,布施因緣,其事如是。 《地藏菩薩本願經》
7 複次地藏,若未來世,有諸國王,至婆羅門等,遇先佛塔廟,或至經像,毀壞破落,乃能發心修補。是國王等,或自營辦,或勸他人,乃至百千人等布施結緣。是國王等,百千生中,常為轉輪王身。如是他人同布施者,百千生中,常為小國王身。更能於塔廟前,發回向心,如是國王,乃及諸人,盡成佛道。以此果報,無量無邊。 《地藏菩薩本願經》
292 觀世音菩薩:若未來世,有諸人等,衣食不足,求者乖願,或多疾病,或多凶衰,家宅不安,眷屬分散,或諸橫事,多來忤身,睡夢之間,多有驚怖,如是人等,聞地藏名,見地藏形,至心恭敬,念滿萬遍,是諸不如意事,漸漸消滅,即得安樂,衣食豐溢,乃至於睡夢中,悉皆安樂。(見聞利益品第十二) 《地藏菩薩本願經》
66 人人愛此色身,誰信身為苦本;刻刻貪圖快樂,不知樂是苦因。 《西歸直指》
65 個個戀色貪財,儘是失人身之捷徑;日日耽酒食肉,無非種地獄之深根。 《西歸直指》
68 彌陀好念,勿虛彼國之金台;閻老無情,莫惹他家之鐵棒。 《西歸直指》
67 羅衣偏罩膿血囊,錦被悉遮屎尿桶。 《西歸直指》
278 若能生一念正思惟者,則久劫煩惱,悉皆自滅。 《佛性論》
357 從今發願,窮未來際,恆以願攝一切眾生,未曾舍離。隨所行道,併入菩提願海所攝。以自利故,不捨涅盤;為利他故,不捨生死。 《佛性論》
4 世間無常,國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陰無我生滅變異,虛偽無主,心是惡源,形為罪藪。 《佛說八大人覺經》
41 生死熾然,苦惱無量;發大乘心,普濟一切,願代眾生,受無量苦,令諸眾生,畢竟大樂。 《佛說八大人覺經》
74 多欲為苦,生死疲勞,從貪慾起,少欲無為,身心自在。 《佛說八大人覺經》
134 人以愛欲交錯,心中濁興,故不見道。汝等沙門,當舍愛欲,愛欲垢盡,道可見矣。(第十六章) 《佛說四十二章經》
136 天神獻玉女於佛,欲壞佛意。佛言:革囊眾穢,爾來何為?去!吾不用。天神愈敬。(第二十六章) 《佛說四十二章經》
21 佛言,愛欲莫甚於色。色之為欲,其大無外,賴有一矣,若使二同,普天之人,無能為道者矣。 《佛說四十二章經》
358 佛言:人有眾過,而不自悔,頓息其心,罪來赴身,如水歸海,漸成深廣。若人有過,自解知非,改惡行善,罪自消滅,如病得汗,漸有痊損耳。 《佛說四十二章經》
51 佛言:人繫於妻子舍宅,甚於牢獄。牢獄有散釋之期,妻子無遠離之念。情愛於色,豈憚驅馳。雖有虎口之患,心存甘伏。投泥自溺,故曰凡夫。透得此門,出塵羅漢。 《佛說四十二章經》
188 佛言:夫為道者,譬如一人與萬人戰。掛鎧出門,意或怯弱,或半路而退,或格鬥而死,或得勝而還。沙門學道,應當堅持其心,精進勇銳,不畏前境,破滅眾魔,而證道果。(第三十三章) 《佛說四十二章經》
172 佛言:有人聞吾守道,行大仁慈,故致罵佛。佛默不對。罵止,問曰:子以禮從人,其人不納,禮歸子乎?對曰:歸矣。佛言:今子罵我,我今不納,子自持禍歸子身矣。猶回響聲,影之隨形,終無免離,慎勿為惡。(第七章) 《佛說四十二章經》
359 佛言:淨心修志,可會至道。譬如磨鏡,垢去明存。斷欲無求,當得宿命。(第十三章) 《佛說四十二章經》
50 佛言:惡人害賢者,猶仰天而唾,唾不至天,還從己墮。逆風揚塵,塵不至彼,還坌己身。賢不可毀,禍必滅己。 《佛說四十二章經》
135 佛言:愛欲莫甚於色,色之為欲,其大無外。賴有一矣,若使二同,普天之人,無能為道者矣。(第二十四章) 《佛說四十二章經》
11 佛言:當念身中四大,各自有名,都無我者,我既都無。其如幻耳。 《佛說四十二章經》
360 佛言:當念身中四大,各自有名,都無我者。我即都無,其如幻耳。(第二十章) 《佛說四十二章經》
123 佛言:睹人施道,助之歡喜,得福甚大。 《佛說四十二章經》
42 文殊當知,愚痴眾生,不覺不知,壽命短薄,如石火光,如水上泡,如電光出,云何於中不驚不懼,云何於中廣貪財利,云何於中耽淫嗜酒,云何於中生嫉妒心。如此生死,流浪大海,唯有諸佛菩薩能到彼岸,凡夫眾生定當淪沒。無常殺鬼來無時節,縱有無量無邊金銀財寶,情求贖命,無有是處。眾生當知,須觀此身而生念言,是身如四毒蛇,常為無量諸蟲之所唼食,是身臭穢,貪慾獄縛,是身可惡,猶如死狗,是身不淨,九孔常流,是身如城,羅剎處內,是身不久,當為烏鵲餓狗之所食啖,須舍穢身,求菩提心。當觀此身,捨命之時,白汗流出,兩手橫空,楚痛難忍,命根盡時,一日二日至於五日,膨脹青瘀,膿汗流出,父母妻子而不喜見,乃至身骨散在於地,腳骨異處,膞骨脛骨、腰骨肋骨、脊骨頂骨髑髏各各異處,身肉腸胃、肝腎肺臟為諸蟲藪,云何於中橫生有我,生存之時,金銀財寶,錢財庫藏,何關我事? 《佛說長壽滅罪護諸童子陀羅尼經》
12 阿字十方三世佛,彌字一切諸菩薩。陀字八萬諸聖教,三字之中是具足。聞說阿彌陀佛不可思議功德,歡喜踴躍,至心稱念,深信不懈,於現在身,受無比樂。或轉貧賤,獲得富貴。或得果免宿業所追病患之苦。或轉短命,得壽延長。或怨家變(無)恨。得子孫繁榮,身心安樂,如意滿足。如是功德,不可稱計。 《佛說阿彌陀佛根本秘密神咒經》
308 持名即始覺合本,始本不二,生佛不二,故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也。當知離卻現前一念無量光壽之心,何處有阿彌陀佛名號?而離卻阿彌陀佛名號,何由徹證現前一念無量光壽之心?願深思之,願深思之! 《佛說阿彌陀經要解》
309 若信願堅固,臨終十念一念,亦決得生。若無信願,縱將名號持至風吹不入,雨打不濕,如銀牆鐵壁相似,亦無得生之理。 《佛說阿彌陀經要解》
307 清珠投於濁水,濁水不得不清;佛號投於亂心,亂心不得不佛也。 《佛說阿彌陀經要解》
305 心本無念,念起即乖,而眾生無始以來妄想習慣,未易卒遣。今教念佛,是乃以毒攻毒,用兵止兵。病癒寇平,則舍病體更無自身,即寇盜原吾赤子。(卷一) 《佛說阿彌陀經疏鈔》
173 汝等比丘,若有人來,節節支解,當自攝心,無令瞋恨。亦當護口,勿出惡言。若縱恚心,則自妨道,失功德利。忍之為德,持戒苦行,所不能及。能行忍者,乃可名為有力大人。若其不能歡喜忍受惡罵之毒,如飲甘露者,不名入道智慧人也。 《佛遺教經》
189 汝等比丘,晝則勤心修習善法,無令失時。初夜後夜,亦勿有廢。中夜誦經,以自訊息。無以睡眠因緣,令一生空過,無所得也。 《佛遺教經》
138 汝等比丘,欲求寂靜無為樂,當離憒鬧,獨處閒居。……若樂眾者,則客群惱。譬如大樹,眾鳥集之,則有枯折之患。世間縛著,沒於眾苦,譬如老象溺泥,不能自出。 《佛遺教經》
137 若人能持淨戒,是則能有善法;若無淨戒,諸善功德皆不得生,是故當知戒為第一安隱功德住處。 《佛遺教經》
208 若攝心者,心則在定。心在定故,能知世間生滅法相。 《佛遺教經》
190 當知世皆無常,會必有離。勿懷憂惱,世相如是。當勤精進,早求解脫,以智慧明,滅諸痴暗。 《佛遺教經》
228 實智慧者,則是度老病死海,堅牢船也。亦是無明黑暗大明燈也。一切病者之良藥也。伐煩惱樹之利斧也。 《佛遺教經》
333 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除佛方便說。 《妙法蓮花經》
181 文殊師利:云何名菩薩摩訶薩行處。若菩薩摩訶薩,住忍辱地,柔和善順,而不卒暴,心亦不驚。又復於法無所行,而觀諸法如實相,亦不行,不分別,是名菩薩摩訶薩行處。(安樂行品第十四) 《妙法蓮花經》
336 於一乘道,隨宜說三。 《妙法蓮花經》
335 舍利弗當知,我以佛眼觀,見六道眾生,貧窮無福慧。入生死險道,相續苦不斷,深著於五欲,如氂牛愛尾。以貪愛自蔽,盲瞑無所見,不求大勢佛,及與斷苦法。深入諸邪見,以苦欲舍苦,為是眾生故,而起大悲心。 《妙法蓮花經》
334 是法住法位,世間相常住。 《妙法蓮花經》
338 當於一切眾生起大悲想,於諸如來起慈父想,於諸菩薩起大師想,於十方諸大菩薩常應深心恭敬禮拜。 《妙法蓮花經》
332 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諸佛世尊欲令眾生開佛知見,使得清淨故,出現於世;欲示眾生佛之知見故,出現於世;欲令眾生佛之知見故,出現於世;欲令眾生佛知見道故,出現於世。 《妙法蓮花經》
398 又見佛子,未嘗睡眠,經行林中,勤求佛道。 《妙法蓮華經》
400 又見佛子,住忍辱力,增上慢人,惡罵捶打,皆悉能忍,以求佛道。 《妙法蓮華經》
397 又見佛子,定慧具足,以無量喻,為眾講法。 《妙法蓮華經》
399 又見具戒,威儀無缺,淨如寶珠,以求佛道。 《妙法蓮華經》
396 又見離欲,常處空閒,深修禪定,得五種通。 《妙法蓮華經》
211 在於閒處,修攝其心。安住不動,如須彌山。觀一切法,皆無所有。猶如虛空,無有堅固。不生不出,不動不退,常住一相。(安樂行品第十四) 《妙法蓮華經》
296 佛告無盡意菩薩:善男子,若有無量百千萬億眾生,受諸苦惱,聞是觀世音菩薩,一心稱名,觀世音菩薩即時觀其音聲,皆得解脫。是觀世音菩薩摩訶薩,於怖畏急難之中,能施無畏。 《妙法蓮華經》
129 佛告諸菩薩及天人四眾:吾於過去無量劫中,求法華經,無有懈怠。於多劫中,常作國王,發願求於無上菩提,心不退轉。為欲滿足六波羅蜜,勤行布施,心無吝惜,象馬七珍,國城妻子,奴婢僕從,頭目髓腦,身肉手足,不惜軀命。(提婆達多品第十二) 《妙法蓮華經》
401 佛所成就第一希有難解之法,唯佛與佛,乃能究盡諸法實相。所謂諸法如是相,如是性,如是體,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緣,如是果,如是報,如是本末究竟等。 《妙法蓮華經》
395 或見菩薩,而作比丘,獨處閒靜,樂誦經典。 《妙法蓮華經》
295 若如來滅後,後五百歲中,若有女人,聞是經典,如說修行,於此命終,即往安樂世界,阿彌陀佛,大菩薩眾圍繞住處,生蓮華中,寶座之上,不復為貪慾所惱,亦復不為嗔恚愚痴所惱,亦復不為驕慢嫉?諸垢所惱,得菩薩神通,無生法忍。(藥王菩薩本事品第二十三) 《妙法蓮華經》
43 無盡意,若有人受持六十二億恆河沙菩薩名字,復盡形供養飲食衣服臥具醫藥,於汝意云何?是善男子、善女人功德多不?無盡意言:甚多世尊。佛言:若復有人受持觀世音菩薩名號,乃至一時禮拜供養,是二人福,正等無異,於百千萬億劫不可窮盡。無盡意,受持觀世音菩薩名號,得如是無邊福德之利。 《妙法蓮華經》
246 菩薩摩訶薩觀一切法空如實相,不顛倒,不動,不退,不轉,如虛空無所有性。一切語言道斷,不生,不出,不起,無名無相,實無所有,無量無邊,無礙無障。但以因緣有,從顛倒生故說。 《妙法蓮華經》
101 且破心頭一點痴,十方何處不加持,圓明佛眼常相照,只是當人不自知。 《妙法蓮華經序品淺釋》
93 淫人妻女毀人節萬惡罪名集其身天理循環有報應我淫人婦婦淫人。 《戒淫詩》
303 善男子、善女人,修五念門行成就,畢竟得生安樂國土,見彼阿彌陀佛。何等五念門:一者禮拜門。二者讚嘆門。三者作願門。四者觀察門。五者回向門。 《往生論》
355 一、念身不求無病。二、處世不求無難。三、究心不求無障。四、立行不求無魔。五、謀事不求易成。六、交情不求益我。七、於人不求順適。八、施德不望求報。九、見利不求沾分。十、被抑不求申明。 《念佛直指》
356 是故大聖化人,以病苦為良藥,以患難為解脫,以障礙為逍遙,以群魔為法侶,以事難為安樂,以弊交為資糧,以逆人為園林,以施德為棄屣,以疏利為富貴,以受抑為行門。 《念佛直指》
324 自利利人,益而不費,敬樂聞法,當念佛教。 《法句經》
147 行惡得惡,如種苦種,惡自受罪,善自受福。 《法句經》
177 見怒能忍,至誠安徐,口無粗言,不害眾生。 《法句經》
323 莫輕小惡,以為無殃,水滴雖微,漸盈大器。 《法句經》
178 遜言順辭,尊敬於人,棄結忍惡,疾怨自滅。 《法句經》
179 履仁行慈,博愛濟眾,福常隨身,臥安覺安。 《法句經》
146 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 《法句經》
322 擊人得擊,行怨得怨,罵人得罵,施怒得怒。 《法句經》
347 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讀誦此經,若為人輕賤,是人先世罪業,應墮惡道,以今世人輕賤故,先世罪業,則為消滅,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金剛般若波羅密經》
240 若菩薩通達無我法者,如來說名真是菩薩。 《金剛般若波羅密經》
237 無有定法,名阿耨多羅三貌三菩提。亦無有定法,如來可說。何以故?如來所說法,皆不可取,不可說,非法,非非法。 《金剛般若波羅密經》
239 離一切諸相,即名諸佛。 《金剛般若波羅密經》
388 如來常說,汝等比丘,知我說法,如筏喻者,法尚應舍,何況非法。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180 若菩薩以滿恆河沙等世界七寶持用布施,若復有人,知一切法無我,得成於忍,此菩薩勝前菩薩所得功德。(不受不貪分第二十八)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387 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128 須菩提: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所謂不住色布施,不住聲香味觸法布施。須菩提:菩薩應如是布施,不住於相,何以故?若菩薩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妙行無住分第四)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121 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金剛經》
80 念佛無難事,所難在一心。一心亦無難,難在斷愛根。 《省庵大師不淨觀頌》
22 厭離未切終難去,欣愛非深豈易生。鐵圍山外蓮花國,掣斷情韁始放行。 《省菴法師語錄》
113 哀哉三界,愛欲為根。根株不拔,奚望西生!蓮花國土,永離塵情,此緣能斷,彼質斯成。 《徑中徑又徑》
244 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盤。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般若波羅密多心經》
148 大眾心諦信,汝是當成佛,我是已成佛,常作如是信,戒品已具足。一切有心者,皆應攝佛戒,即入諸佛位。 《梵網經》
149 佛言:若佛子,若自殺,教人殺,方便殺,讚嘆殺,見作隨喜,乃至咒殺。殺因、殺緣、殺法、殺法、殺業。乃至一切有命者,不得故殺。是菩薩應起常住慈悲心,孝順心,方便救護一切眾生。而反自恣心快意殺生者,是菩薩波羅夷罪。(第一殺戒) 《梵網經》
158 是故諸佛子,宜發大勇猛,於諸佛淨戒,護持如明珠。(菩薩戒本) 《梵網經》
154 若佛子,口自說出家在家菩薩、比丘、比丘尼罪過,教人說罪過。罪過因、罪過緣、罪過法、罪過業。而菩薩聞外道惡人及二乘惡人,說佛法中非法非律,常生慈心,教化是惡人輩,令生大乘善信。而菩薩反更自說佛法中罪過者,是菩薩波羅夷罪。(第六說四眾過戒) 《梵網經》
152 若佛子,自妄語,教人妄語,方便妄語。妄語因、妄語緣、妄語法、妄語業。乃至不見言見,見言不見,身心妄語。而菩薩常生正語正見,亦生一切眾生正語正見。而反更起一切眾生邪語、邪見、邪業者,是菩薩波羅夷罪。(第四妄語戒) 《梵網經》
151 若佛子,自淫,教人淫,乃至一切女人,不得故淫。淫因、淫緣、淫法、淫業。乃至畜生女,諸天鬼神女,及非道行淫。而菩薩應生孝順心,救度一切眾生,淨法與人。而反更起一切人淫,不擇畜生,乃至母子、姐妹、六親行淫,無慈悲心者,是菩薩波羅夷罪。(第三淫戒) 《梵網經》
150 若佛子,自盜,教人盜,方便盜,咒盜。盜因、盜緣、盜法、盜業。乃至鬼神、有主、劫賊物,一切財物,一針一草,不得故盜。而菩薩應生佛性孝順心,慈悲心,常助一切人生福生樂。而反更盜人財物者,是菩薩波羅夷罪。(第二盜戒) 《梵網經》
153 若佛子,自酤酒,教人酤酒。酤酒因、酤酒緣、酤酒法、酤酒業。一切酒不得酤,是酒起罪因緣。而菩薩應生一切眾生明達之慧,而反更生一切眾生顛倒之心者,是菩薩波羅夷罪。(第五酤灑戒) 《梵網經》
156 若佛子,自慳教人慳。慳因、慳緣、慳法、慳業。而菩薩見一切貧窮人來乞者,隨前人所需,一切給予。而菩薩以噁心、瞋心,乃至不施一錢、一針、一草。有求法者,不為說一句、一偈、一微塵許法。而反更罵辱者,是菩薩波羅夷罪。(第八慳惜加毀戒) 《梵網經》
156 若佛子,自瞋,教人瞋。瞋因、瞋緣、瞋法、瞋業。而菩薩應生一切眾生善根無諍之事,常生慈悲心,孝順心。而反更於一切眾生中,乃至於非眾生中,以惡口罵辱,加以手打,及以刀杖,意猶不息;前人求悔,善言懺謝,猶瞋不解者,是菩薩波羅夷罪。(第九瞋心不受悔戒) 《梵網經》
157 若佛子,自謗三寶,教人謗三寶。謗因、謗緣、謗法、謗業。而菩薩見外道及以惡人,一言謗佛音聲,如三百矛刺心,況口自謗,不生信心,孝順心。而反更助惡人、邪見人謗者,是菩薩波羅夷罪。(第十謗三寶戒) 《梵網經》
155 若佛子,自贊毀他,亦教人自贊毀他。毀他因、毀他緣、毀他法、毀他業。而菩薩應代一切眾生受加毀辱,惡事向自己,好事與他人。若自贊已德,隱他人好事,令他受毀者,是菩薩波羅夷罪。(第七自贊毀他戒) 《梵網經》
306 法界圓融體,作我一念心,故我念佛心,全體是法界。若人臨終時,能不失正念,或見光見華,已受寶池生。 《淨土生無生論》
112 塵沙劫又塵沙劫,數盡塵沙劫未休。當念只為情未撇,無邊生死自羈留。 《淨土詩》
19 知見立知,即無名本。 《雲關禪師語錄卷之六》
339 一切眾生從無始際,由有種種恩愛貪慾,故有輪迴。 《圓覺修多羅了義經》
341 一切諸眾生,不得大解脫,皆由貪慾故,墮落於生死。若能斷憎愛,及與貪瞋痴,不因差別性,皆得成佛道。 《圓覺修多羅了義經》
194 但當精勤,降伏煩惱。 《圓覺修多羅了義經》
340 若諸世界一切種性,卵生、胎生、濕生、化生,皆因淫慾而正性命,當知輪迴,愛為根本。 《圓覺修多羅了義經》
342 修多羅教如標月指,若復見月,了知所標畢竟非月。一切如來,種種言說,開示菩薩,亦復如是。 《圓覺修多羅了義經》
361 善男子:一切眾生,種種幻化,皆生如來圓覺妙心,猶如空華,從空而有,幻華雖滅,空性不壞。眾生幻心,還歸幻滅,諸幻滅盡,覺心不動。 《圓覺修多羅了義經》
365 善男子:有照有覺,俱名障礙。是故菩薩常覺不住,照與照者,同時寂滅。譬如有人,自斷其首,首已斷故,無能斷者。則以礙心,自滅諸礙,礙己斷滅,無滅礙者。 《圓覺修多羅了義經》
366 善男子:但諸菩薩及末世眾生,居一切時不起妄念,於諸妄心亦不息滅,住妄想境不加了知,於無了知不辨真實。……是則名為隨順覺性。(清淨慧菩薩章) 《圓覺修多羅了義經》
363 善男子:彼之眾生,幻身亦滅。幻心滅故,幻塵亦滅。幻塵滅故,幻滅亦滅。幻滅滅故,非幻不滅。譬如磨鏡,垢盡明現。……此菩薩及末世眾生,證得諸幻滅影像故,爾時便得無方清淨,無邊虛空,覺所顯發。 《圓覺修多羅了義經》
367 善男子:彼修道者,不除我相,是故不能入清淨覺。 《圓覺修多羅了義經》
362 善男子:知幻即離,不作方便;離幻即覺,亦無漸次。一切菩薩及末世眾生,依此修行,如是乃能永離諸幻。 《圓覺修多羅了義經》
364 善男子:覺成就故,當知菩薩不與法縛,不求法脫;不厭生死,不愛涅盤;不敬持戒,不憎毀禁;不重久習,不輕初學。何以故?一切覺故。譬如眼光,曉了前境,其光圓滿,得無憎愛。何以故,光體無二,無憎愛故。 《圓覺修多羅了義經》
368 鈍根未成者,常當誠心懺。無始一切罪,諸障若消滅,佛境便現前。(圓覺菩薩章) 《圓覺修多羅了義經》
3 知幻即離,不假方便;離幻即覺,亦無漸次。 《圓覺經》
114 菩薩摩訶薩,獨一靜處,自覺觀察,不由於他,離見妄想。上上升進,入如來地。是名自覺聖智相。 《楞伽經》
167 若食諸血肉,眾生悉恐怖,是故修行者,慈心不食肉。 《楞伽經卷四》
168 食肉無慈慧,永背正解脫,及違聖表相,是故不應食。 《楞伽經卷四》
35 一迷為心,決定惑為色身之內,不知色身外洎山河虛空大地,鹹是妙明真心中物,譬如澄清百千大海,棄之,唯認一浮漚體,目為全潮,窮盡瀛渤,汝等即是迷中倍人。 《楞嚴經》
45 空生大覺中,如海一漚發。有漏微塵國,皆依空所生。漚滅空本無,況復諸三有。 《楞嚴經》
84 若眾生心,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去佛不遠;不假方便,自得心開。 《楞嚴經》
18 若諸世界六道眾生,其心不淫,則不隨其生死相續。汝修三昧,本出塵勞。淫心不除,塵不可出。縱有多智禪定現前,若不斷淫,必落魔道。 《楞嚴經》
44 當知虛空生汝心中,猶如片雲點太清里,況諸世界在虛空耶? 《楞嚴經》
36 皺者為變,不皺非變;變者受滅,彼不變者,原無生滅,云何於中受汝生死? 《楞嚴經》
37 聲在聞中,自有生滅。非為汝聞聲生聲滅,令汝聞性為有為無。 《楞嚴經》
98 建水月道場,作夢中佛事。 《萬善同歸集》
310 恩愛合會,必有別離。 《過去現在因果經》
288 若有得聞無量壽如來名者,一心信樂,持諷誦念,此人當得無量之福,永離三途。命終之後,得生彼剎。 《稱揚淨土功德經》
327 何謂不盡有為?謂不離大慈,不捨大悲。深發一切智心,而不忽忘。教化眾生,終不厭倦。於四攝法,常念順行。護持正法,不惜軀命。種諸善根,無有疲厭。志常安住方便回向。求法不懈,說法無吝。勤供諸佛。故入生死而無所畏,於諸榮辱心無憂喜。不輕未學,敬學如佛。……荷負眾生,永使解脫。以大精進,摧伏魔軍。常求無念實相智慧。行少欲知足,而不捨世法。不壞威儀,而能隨俗。……是名菩薩不盡有為。 《維摩詰所說經》
326 何謂為盡?謂有為法;何謂不盡?謂無為法。 《維摩詰所說經》
328 何謂菩薩不住無為?謂修學空,不以空為證;修學無相、無作,不以無相、無作為證。……觀於無生,而以生法荷負一切。觀於無漏,而不斷諸漏。觀無所行,而以行法教化眾生。觀於空無,而不捨大悲。……是名菩薩不住無為。 《維摩詰所說經》
325 佛身者,即法身也。從無量功德智慧生;從慈悲喜捨生;從布施、持戒、忍辱柔和、勤行精進、禪定解脫三昧、多聞智慧諸波羅密生。 《維摩詰所說經》
329 依於義,不依語;依於智,不依識;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經;依於法,不依人。(菩薩行品第十一) 《維摩詰所說經》
300 若菩薩欲得淨土,當淨其心,隨其心淨,則佛土淨。 《維摩詰所說經》
59 一切惜身命,人畜等無殊。若欲食眾生,先試割身肉。死是極大苦,誰能不之。但當自觀身,云何食他肉。為利殺眾生,以財網諸肉。二俱得殺業,死墮叫喚獄。 《誡酒肉慈慧法門》
90 見色而起淫心,報在妻女。 《增廣賢文》
70 或毀他節行。而妻女酬償。或污彼聲名。而子孫受報。絕嗣之墳墓,無非輕薄狂生;妓女之祖宗,儘是貪花浪子。當富則玉樓削籍。應貴則金榜除名。笞杖徒流大辟。生遭五等之誅。地獄餓鬼畜生。沒受三途之罪。從前恩愛。到此成空。 《慾海回狂》
71 芙蓉白面,須知帶肉骷髏;美貌紅妝,不過蒙衣漏廁。 《慾海回狂》
220 不亂不昧故,具足禪波羅密。 《摩訶般波羅密經》
185 心不動故,具足羼提波羅密。 《摩訶般若波羅密經》
205 身心精進不懈怠故,具足毗梨耶波羅密。 《摩訶般若波羅密經》
265 知一切法不可得故,具足般若波羅蜜。 《摩訶般若波羅密經》
131 施者、受者、財物不可得故,能具足檀波羅密。 《摩訶般若波羅密經》
266 無有法與法合者,其性空故。色空中無有色,受想行識空中無有識。色空故,無惱壞相。受空故,無受相。想空故,無知相。行空故,無作相。識空故,無覺相。何以故?非色異空,非空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是諸法空相。何以故?但有名字故,謂為空。所以者何?諸法實性,無生無滅,無垢無淨故。菩薩摩訶薩如是行,亦不見生,亦不見滅。……何以故?名字是因緣和合作法,但分別憶想假名說。是故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時,不見一切名字,不見故不著。 《摩訶般若波羅密經》
171 罪不罪不可得故,具足屍羅波羅密。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
175 世間罵者,亦有兩種:一者實,二者虛。若說實者,實何所瞋。若說虛者,虛自得罵,無豫我事。我何緣瞋。若我瞋者,我自作惡,何以故?因瞋恚故,生三惡道。若我於彼三惡道中受苦惱者,則為自作自受苦報。 《優波塞戒經》
174 有智之人,若遇惡罵,當作是念:是罵詈字,不一時生,初字出時,後字未生,後字生已,初字復滅。若不一時,云何是罵。直是風聲,我云何瞋。我今此身,五陰和合,四陰不現,則不可罵。色陰十分,和合而有,如是和合,念念不停。若不停,誰當受罵。 《優波塞戒經》
141 人有五事,現在不能增長財命。何等為五:一者樂殺;二者樂盜;三者邪淫;四者妄語;五者飲酒。(受戒品第十四) 《優婆塞戒經》
192 已生惡法,為欲壞之。未生惡法,為遮不起。未生善法,為令速生。已生善法,為令增廣。勤修精進,是名精進。 《優婆塞戒經》
312 在家之人發菩提心,從四天王乃至阿迦尼吒諸天,皆大驚喜,作如是言,我今已得人天之師。 《優婆塞戒經》
143 如人病重,要須眾藥,和合治之,若少一種,則不能治。何以故?其病重故。一切眾生,亦復如是。具諸惡故,要須眾戒,然後治之,若少一戒,則不能治。(業品第二十四) 《優婆塞戒經》
209 常樂寂靜,遠離五蓋。心樂思維,觀生死過。常修善法,至心不廢。具足正念,斷諸放逸。省於言語,亦損眠食。心淨身淨,不親惡友。……雖處世法,身心不動。(禪波羅蜜品第二十七) 《優婆塞戒經》
313 善男子:為二事故,發菩提心。……一者自觀無量世中受大苦惱,不得利益。二者雖有無量恆沙諸佛,悉皆不能度脫我身,我當自度。……復有二事:一者為求菩提之道,受大苦惱。二者為得無量大利益事。……復有二事:一者過去未來恆沙諸佛,皆如我身。二者深觀菩提是可得法。復有二事:一者不捨一切眾生。二者舍離一切煩惱。 《優婆塞戒經》
125 善男子:若能觀怨(家)一毫之善,不見其惡,當知是人名為習慈。若彼怨家,設遇病苦,能往問訊,瞻療所患,給其所需,當知是人能善修慈。(禪波羅蜜品第二十七) 《優婆塞戒經》
289 善男子:菩薩若有內外諸惡不淨因緣,是人應當修念佛心。若有至心修念佛者,是人則得離內外惡不淨因緣,增長悲慧。(息惡品第十六) 《優婆塞戒經》
348 善男子:菩薩摩訶薩具足三事,則得名為財法長者。……一者至心奉持禁戒。二者四攝攝取眾生。三者口言柔軟不粗。……復有三事:一者聞諸菩薩苦行不怖。二者見有求者,終不言無。三者終不生念我勝一切。 《優婆塞戒經》
193 菩薩雖復不惜身命,然為護法,應當愛惜,身四威儀,常修如法。(毗梨耶波羅蜜品第二十六) 《優婆塞戒經》
140 聞三惡苦,心生怖畏,身毛皆豎,涕泣橫流,堅持齋戒,乃至小罪,不敢毀犯,當知是人,得解脫分法。(解脫品第四) 《優婆塞戒經》
142 優婆塞戒至菩薩戒,能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初地根基,是名莊嚴。既受戒已,得人天樂,是名自利。既受戒已,施諸眾生,無恐無畏;鹹令一切,離苦獲安,是名利他。(六波羅蜜品第十八) 《優婆塞戒經》
82 故一聲阿彌陀佛,即釋迦本師於五濁惡世,所得之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今以此果覺全體授與濁惡眾生,乃諸佛所行境界,唯佛與佛方能究盡,非九界自力所能信解也。 《彌陀要解》
110 於父母所,少作供養,獲福無量;少作不順,獲罪無量。 《雜寶藏經》
293 有能受持八分齋戒,或經一年,或復三月,受持學處,以此善根,願生西方極樂世界無量壽佛所,聽聞正法,而未定者,若聞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名號,臨命終時,有八大菩薩,其名曰文殊師利菩薩、觀世音菩薩、得大勢菩薩、無盡意菩薩、寶檀華菩薩、藥王菩薩、藥上菩薩、彌勒菩薩,是八大菩薩乘空而來,示其道路,即於彼界種種雜色眾寶華中,自然化生。 《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
294 若聞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名號,至心受持,不生疑惑,墮惡趣者,無有是處。 《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
226 菩薩為修禪故,一心專精進,設身疲苦,終不退息,如鑽火之喻,常坐不臥,攝諸亂意,未嘗放逸,設復經年無證,亦不退沒,是為難行之事,即是大精進也。 《釋禪波羅密次第法門》
225 菩薩為修禪故,難忍能忍,謂一切榮辱,皆能安忍,設為眾惡來加,恐障三昧,不生瞋惱,名為忍辱。 《釋禪波羅密次第法門》
224 菩薩發心為修禪故,一切家業內外皆舍,不惜身命,寂然閒居,無所慳吝,是名大舍。 《釋禪波羅密次第法門》
227 薩因修禪定,具足般若波羅密者,菩薩修禪,一心正住,心在定故,能知世間生滅法相,智慧涌發,如石中泉。 《釋禪波羅密次第法門》
88 智人除心不除境,愚人除境不除心。心既除矣,境豈實有。 《靈峰蕅益大師宗論卷第二之四》
75 當發菩提心,廣濟諸群生,是則供正覺,三十二明相。設滿恆沙剎,珍妙莊具,奉獻諸如來,及歡喜頂戴,不如以慈心,回向於菩提,是福為最勝,無量有邊。余供無過者,超逾不可計,如是菩提心,必成等正覺。 《觀世音菩薩授記經》
280 若善男子及善女人,但聞佛名、二菩薩名,除無量劫生死之罪,何況憶念。若念佛者,當知此人,則是人中分陀利華。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為其勝友,當坐道場,生諸佛家。 《觀無量壽佛經》
345 欲生彼國者,當修三福:一者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二者受持三歸,具足眾戒,不犯威儀。三者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如此三事,名為淨業。(正說分,初明淨業) 《觀無量壽佛經》
279 諸佛如來是法界身,入一切眾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時,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 《觀無量壽佛經》
23 報君今日是十六,念佛須當戒淫慾。淫慾斷時生死斷,便是如來親眷屬。 中峰國師
118 修行以念佛為穩當,疾病以減食為藥湯。 百丈懷海禪師
102 凍死不攀緣,餓死不化緣,窮死不求緣。 宣化上人
331 若人言如來有所說法,即為謗佛,不能解我所說故。須菩提:說法者,無法可說,是名說法。 若人言如來有所說法,即為謗佛,不能解我所說故。須菩提:說法者,無法可說,是名說法。
40 自恐多情損梵行,入山又怕別傾城,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 倉央嘉措
99 佛菩薩雖修六度萬行,廣作佛事,但視同夢幻,心無住著,遠離諸相;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無修而修,修即無修,終日度生,終日無度。 徐恆志
13 念阿彌陀佛功德,多於念地藏菩薩百千萬倍。何以得知?準《觀音經》,有一人供養六十二億恆河沙菩薩,乃至一時,不如禮拜供養觀世音菩薩。《十輪經》云:‘一百劫念觀世音,不如一食頃念地藏菩薩。’《群疑論》曰:‘一大劫念地藏菩薩,不如一聲念阿彌陀佛。’何以故?佛是法王,菩薩為法臣,如王出時,臣必隨從,大能攝小。佛是覺滿果圓,超諸地位,所以積念者功德最多,過於地藏百千萬倍。菩薩未屬佛地,果未圓滿,故功德最少。 善導大師
63 愛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淨土。 楊提刑
81 真為生死,發菩提心。以深信願,持佛名號。 徹悟禪師
61 此身已在含元殿,更向何處問長安。 蕅益大師
47 華嚴奧藏,法華秘髓,一切諸佛之心要,菩薩萬行之指南,皆不出於此也。欲廣嘆述,窮劫莫盡,智者自當知之。 蕅益大師
48 嗟乎!凡夫例登補處,奇倡極談,不可測度。華嚴所稟,卻在此經。而天下古今,信少疑多,辭繁義蝕,余唯有剖心瀝血而已! 蕅益大師
26 七佛通誡偈: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 --
204 人身難得,如優曇華,我今已得;如來難值,過優曇華,我令已值;清淨法寶難得見聞,我今已聞,猶如盲龜值浮木孔。人命不停,過於山水,今日雖存,明亦難保,云何縱心,令住惡法。壯色不停,猶如奔馬,云何恃怙,而生懈慢!《大般涅盤經》 --
29 尸棄佛偈:起諸善法本是幻,造諸惡業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風,幻出無根無實性。 --
34 拘那含牟尼佛偈:佛不見身知是佛,若實有知別無佛。智者能知罪性空,坦然不懼於生死。 --
33 拘留孫佛偈:見身無實是佛見,了心如幻是佛了。了得身心本性空,斯人與佛何殊別。 --
30 毗舍浮佛偈:假借四大以為身,心本無生因境有。前境若無心亦無,罪福如幻起亦滅。 --
27 毗婆尸佛偈:身從無相中受生,猶如幻出諸形像。幻人心識本來無,罪福皆空無所住。 --
105 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造者是。 --
92 淫人妻女笑呵呵妻女人淫意若何不欲人淫妻女報急將淫念立消磨。 --
108 紫柏大師龍蛇戒淫歌:君不見,龍與蛇,本無常!龍若有欲即為蛇,蛇能無欲鱗蟲王!世人所欲固雖多,飲食男女為大屙!若以飲食較男女,男女又為欲之戈!漢高祖之大度,楚霸王之強悍。一火鹹陽心不悲,虞姬別時情何軟?淮陰功高尚忍誅,戚姬臨決苦躊躇。能將慾海輕掀倒,自古人間幾丈夫?西施不知是何物,傾城傾國無多力。當時若使留于越,越霸諸侯亦未必!又不見!五百仙人善馭雲,去來空際盡超群,才聽宮女一聲曲,神力俱遭慾火焚!蘇子卿,持漢節,吞氈啖雪命欲絕,死生朝夕不可保,胡婦生兒猶所悅!欲之難斷有若是,難斷能斷須男子!男子斷欲尚多難,婦人失節何足恥?言雖反,意甚切,字字分明心吐血,是男是女能斷欲,誠為世上真豪傑!扶人倫,整世道,苟非豪傑寧堪造?饒有周公伊尹才,未能斷欲終顛倒!大可笑,大可笑,好漢多迷屎尿竅,臭皮袋上巧莊嚴,相看莫不稱為妙?殊不知,四大合成身,四蘊攢為心,若以四四觀身心,何處尋?煩惱海豈有邊,龍蛇出沒足雲煙,人慾關頭雷雨深,等閒換骨阿誰先! --
203 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於生死中,不失念慧,以不失敵,雖見五欲,心不貪著。《大般涅盤經》 --
25 緣起法身偈:諸法因緣生,我說是因緣。因緣盡故滅,我作如是說。 --
104 鍾離祖師戒淫歌:誰家少艾顏如玉,鍾情故意迎人目。多少賢豪善檢束,到此關頭便失足。可憐失足欺幽獨,妄謂罪微猶可贖。豈知天將淫惡錄,載在薄中罰甚酷。折卻祖宗遺下福,削爾前生修下祿。損爾悠悠好壽數,斬爾綿綿廣嗣續。罰之不已令變畜,甚至永使墮水族。看此慘報我亦哭,嘆人何苦迷粉髑。今懇世人聽忠告,好色來前避欲速。他女原非爾花燭,他妻原非爾眷屬。他女勾爾入他室,爾莫從他暗相逐。他妻誘爾同他宿,爾莫與他私相熟。爾若魂銷無把握,但想一誤入地獄。爾若慾火難降伏,但想一犯遭冥戮。想到此間身觳觫,自覺心灰如槁木。心如槁木純無欲,鬼神聞之皆敬服。 --
32 釋迦牟尼佛偈:法本法無法,無法法亦法。今付無法時,法法何曾法。 --
28 迦葉佛偈:一切眾生性清淨,從本無生無可滅。即此身心是幻生,幻化之中無罪福。 --
31 迦葉佛偈:一切眾生性清淨,從本無生無可滅。即此身心是幻生,幻化之中無罪福。 --






一切從懷疑開始

    • 一切從懷疑開始
據上座部佛教經典《增支部》葛拉瑪經記載,講述 佛陀對卡拉瑪人的教誨。
卡拉瑪人因各宗派教義不同,而不能分辨是非真假,故向佛陀請教。
佛陀對該問題講述了《葛拉瑪經》,意在告訴人們:不要立即接受或相信任何事情,以免成為他人(包括佛陀本人)的知識奴隸。
佛陀並為此總結了十項準則:
1.不可因為他人的口傳、傳說,就信以為真。
2.不可因為宗教經典所載,就信以為真。
3.不可因為合乎傳統、奉行傳統,就信以為真。
4.不可因為轟動一時,流傳廣遠,就信以為真。
5.不可因為合乎邏輯,就信以為真。
6.不可因為根據哲理,就信以為真。
7.不可因為符合常識外在推理,就信以為真。
8.不可因為符合自己的預測、見解、觀念,就信以為真。
9.不可因為權威人士所言,就信以為真。
10.不可因為他是導師、大師,就信以為真。





祖訓

譯經-四例五不翻
  • 翻譯佛經時,“四例五不翻”守則。
下文群文來自:http://big5.xuefo.net/nr/article2/21918.html
四例是
一、翻字不翻音:如‘般若’二字,與諸佛菩薩所說的‘咒語’,雖然已經將梵字譯成中國文字,但卻保留原來的梵音,不按中國文字發音。
二、翻音不翻字:如佛胸前的“萬”字相,字體雖然仍然是梵文,卻譯成中國的語音“萬”。
三、音字俱翻:如大藏經中的大小乘經典,全部譯成中國的語言文字。
四、音字俱不翻:如梵文版本的佛經,全部保存梵文與梵音。
五不翻是:
一、多含不翻:如薄伽梵,含有熾盛、端嚴、名稱、吉祥、尊貴、自在等六義;又如阿羅漢,比丘等,一個名詞含有多種意義,故不翻含義。
二、秘密不翻:如佛經中的一切陀羅尼神咒,是諸佛菩薩於禅定中所發出的秘密語,一詞含攝無量義,中文根本就沒有適當的詞句,可以表達其中所含的奧義,故不翻。
三、尊重不翻:如般若,雖然可以譯名智慧,但這種能夠透視諸法實相,親證人生真理的智慧,並不是一般人的智慧可比,即使是三乘聖眾的智慧,亦望塵莫及;為了顯示般若的尊貴,避免人產生誤會,所以直接用原音,不譯其義。
四、順古不翻: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雖然可以譯為‘無上正等正覺’,但古的譯經大德,故意保留原音,目的是顯示佛道的殊勝,令讀者特別注意!所以後來譯經的人,亦隨順古人的意思,保留不翻。
五、此方無不翻:如庵摩羅果,是印度當地的一種藥果,形似槟榔,食之可驅風寒;其他地區沒有,所以不翻。其實,庵摩羅,是清淨無垢的意思,可譯名:清淨無垢果。





弘一法師/渡人的五句話
1.凡是你想控制的,其實都控制了你,當你什麼都不要的時候,天地都是你的。
2.遇見,是因爲有債要還了;離開,是因爲還清了。前世不欠,今生不見;今生相見,定有虧欠。
緣起,我在人羣中看見你;緣散,我看見你在人羣中。
如若流年有愛 就心隨花開,如若人走茶涼 就守心自暖。
3.不要害怕失去,你所失去的 本來就不屬於你,也不要害怕傷害,能傷害你的 都是你的劫數,繁華三千,看淡即是浮雲。
煩惱無數,想開就是晴天。
4.你以爲你錯過了是遺憾,其實可能是躲過一劫。別貪心,你不可能什麼都擁有;也別灰心,你不可能什麼都沒有。
所願所不願,不如心甘情願。所得所不得,不如心安理得。
5.你信不信,有些事上天讓你做不成,那是在保護你。
別抱怨別生氣,世間萬物都是有定數的,記住得到未必是福,失去未必是禍;人生各有渡口,各有各舟;有緣躲不開,無緣碰不到,緣起則聚,緣盡則散。





重要原則
  • 陳慧劍居士,著有《正法論》一書,其中列舉了十條標準,來幫助大家辨別法的邪正:
https://blog.xuite.net/yehrussell/blog/13138621
一、凡是自立宗派,自稱某某宗主、某某活佛等,以吸收信徒者,不是真善知識。
二、凡是以「即刻開悟,一世解脫」為號召,以吸收信徒者,不是真善知識。
三、凡是以神通、通靈為號召,以誑惑世人者,不是真善知識。
四、凡是以巫術、降神、催眠為號召,以誑惑世人者,不是真善知識。
五、凡是以符咒、財星、某某明王為號召,誑稱能使人立即致富,以吸收信徒者,不是真善知識。
六、凡是以奇法異能、神靈顯跡為號召,吸引好奇眾生者,不是真善知識。
七、凡是說肉身可以不死,肉體可以飛升,以長生不死為號召誑惑世人者,不是真善知識。
八、凡是以種種奇異苦行,自我傷殘,妄稱代眾生受苦,以吸收信徒者,不是真善知識。
九、凡是以奇裝異服、神秘傳法為號召,以誑惑信徒者,不是真善知識。
十、凡是以「五邪命」(詐現異相、自說功能、占相凶吉、高聲現威、說得供養)附會佛法,以吸收信徒者,不是真善知識。
假善知識的形式、言行,種種不一,暫舉十例為止。

  • 佛教和外道的差別·皈依·見·修·行·果
https://blog.xuite.net/benleehk168/blog/356143058
  • 無垢光尊者在《如意寶藏論》中說,佛教和外道有五種區分方法:
選自《入菩薩行論》索達吉堪布講解
一、:皈依。佛教皈依的是佛、法、僧三寶。而外道皈依的是遍入天、大自在天、上帝等。這些並不能讓人了脫生死。所以皈依三寶是基礎,我們以後區分佛教和外道時,首先要以皈依來分。
二、見解。見解有暫時和究竟之分,佛教的暫時見解就是四法印——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有漏皆苦、涅槃寂滅,最究竟的見解,是遠離四邊八戲的大空性。而外道根本沒有這種殊勝的見解,雖然有些竅訣暫時可以壓製煩惱、痛苦,但無法從根本上斷除。
三、修行。佛教有三十七道品的修行方法,可依之次第修持大悲空性。而外道只能暫時修持制止分別念的禪定,並沒有如是殊勝的修法。
四、行為。佛教是遠離貪嗔痴以及損害眾生的行為,而外道經常損害眾生,也不能脫離貪嗔痴的行為。
五、果位。佛教是聲聞緣覺、菩薩、佛陀三解脫,而外道沒有如是的解脫,只能流轉於輪迴當中。



祖師大德明言
  • 弘一大師《經典法語集》2016/03/26
From:http://www.fodizi.tw/qt/qita/18223.html
1.不讓古人是謂有志,不讓今人是謂無量。
2.有才而性緩,定屬大才。有智而氣和,斯為大智。
3.以恕已之心恕人則全交。以責人之心責已則寡過。
4.在事者,當置身利害之外。建言者,當設身利害之中。
5.處逆境,必須用開拓法。處順境,心要用收斂法。
6.喜聞人過,不若喜聞已過。樂道己善,何如樂道人善?
7.臨事須替別人想,論人先將自己想。
8.靜坐,常思已過。閑談,莫論人非。
9.對失意人,莫談得意事。處得意日,莫忘失意時。
10.不盡人情,舉足盡是危機。不體物情,一生俱成夢境。
11.不見已短,愚也;見而護,愚之愚也。不見人長,惡也;見而掩,惡之惡也。
12.德盛者其心平和,見人皆可取,故口中所許可者多。德薄者,其心刻傲,見人皆可憎,故目中所鄙棄者眾。
13.智者達觀三世,念念知非;愚人只重目前,憧憧造惡。
14.步步佔先者,必有人以擠之。事事爭勝者,必有人以挫之。
15.以情恕人,以理律已。
16.惡,莫大於縱已之欲。禍,莫大於言人之非;施之君子,則喪吾德,施之小人,則殺吾身。
17.事當快意處,須轉。言到快意時,須住。殃咎之來,未有不始於快心者。故君子得意而憂,逢喜而懼。
18.不為自己求安樂,但願眾生得離苦。(《華嚴經》)
19.盛喜中,勿許人物。盛怒中,勿答人書。喜時之言,多失信。怒時之言,多失體。
20.人生最不幸處,是偶一失言而禍不及;偶一失謀而事幸成;偶一恣行而獲小利;後乃視為常故,而恬不為意。則莫大之患,由此生矣。
21.以虛養心,以德養身,以仁養天下萬物。以道德養天下萬世。
22.氣,忌盛。心,忌滿。才,忌露。
23.自處超然,處人藹然。無事澄然,有事斬然。得意淡然,失意泰然。
24.以淡字交友,以聾字止謗,以刻字責已,以弱字禦侮。居安,慮危。處治,思亂。
25.不為外物所動之謂靜。不為外物所實之謂虛。
26.意粗,性躁,一事無成。心平,氣和,千祥駢集。
27.公,生明。誠,生明。從容,生明。
28.公生明者,不蔽於私也。誠生明者,不雜以偽也。從容生明者,不淆於惑也。
29.心志要苦,意趣要樂,氣度要宏,言動要謹。
30.事能常足,心常愜。人到無求,品自高。
31.靜能制動,沉能制浮,寬能制褊,緩能制急。
32.人好剛我以柔勝之,人好術我以誠感之。
33.處事大忌急躁。急躁則自顧不暇,何暇治事?
34.必有容,德乃大。必有忍,事乃濟。
35.知足常樂,終生不恥。知止常止,終生不辱。
36.宜靜默,宜從容,宜謹嚴,宜儉約。
37.謙退是保身第一法,安祥是處事第一法,涵容是待人第一法,恬淡是養心第一法。
37.心術,以光明篤實為第一。容貌,以正大老成為第一。言語,以簡重真切為第一。平生無一事可瞞人,此是大快。
39.律已,宜帶秋氣。處世,須帶春風。
40.人褊急,我受之以寬宏。人險仄,我帶之以坦蕩。
41.修己,以清心為要。涉世,以慎言為先。
42.心不妄念,身不妄動,口不妄言,君子所以存誠。內不欺已,外不欺人,上不欺天,君子所以慎獨。
43.物,忌全勝。事,忌全美。人,忌全盛。
44.安莫安於知足,危莫危於多言。
45.學一分退讓,討一分便宜。增一分享用,減一分福澤。
46.不自重者,取辱。不自畏者,招禍。
47.處難處之事愈宜寬。處難處之人愈宜厚。處至急之事愈宜緩。
48.何以息謗?曰:"無辯"。何以止怨?曰:"不爭"。人之謗我也,與其能辯,不如能寬。
49.人之侮我也,與其能防,不如能化。
50.一動於欲,欲迷則昏。一任乎氣,氣扁則戾。
52.一念疏忽是錯起頭,一念決裂是錯到底。
53.動若不止,止水皆化波濤;靜而不擾,波濤悉為止水。水相如此,心境亦然。不變隨緣,真如當體成生滅;隨緣不變,生滅當體即真如。一迷即夢想顛倒,觸處障礙;一悟則究竟涅槃,當下清涼。
54.人生多艱,不如意事常八九,吾人於此當鎮定精神,胸中必另有一番境界。
55.省察以後,若知是過,即力改之。諸君應知:改過之事,乃是十分光明磊落,足以表示偉大之人格。故子貢云:"君子之過也,如日月之食焉。過也人皆見之,更也人皆仰之。"又古人云:"過而能知,可以謂明;知而能改,可以即聖"。諸君可不勉乎。
56.以和氣迎人,則乖沴滅。以正氣接物,則妖氛消。以浩氣臨事,則疑畏釋。以靜氣養身,則夢寐恬。
57.劉念台云:"學者遇事不能應,終是此心受病處,只有煉心法,更無煉事法。煉心之法,大要只是胸中無一事而已。無一事,乃能事事,此是主靜功夫得力處。"
58.離貪嫉者,能淨心中貪慾雲翳,猶如夜月,眾星圍繞。(《理趣六波羅密多經》)
59.行少欲者,心則坦然無所憂畏,觸事有餘,常無不足。(《佛遺教經》)
60.世出世事,莫不成於慈忍,敗於忿躁。故君子以慈育德,以忍養情。德育,天地萬物皆歸我春風和氣之中;情養,乖戾妖孽皆消於光天化日之下;然後以之自成,則為淨滿自尊;以之成物,則為慈力悲仰。僅一念瞋起,百萬不過積恚所招;世局土崩,皆無遠慮所致;士生斯世,宜如何努力以障狂瀾也。
61.人情應酬可省則省,不必遷就勉強敷衍。
62.佛子,菩薩摩訶薩已修初地,欲入第二地當起十種深心。所謂正直心、柔輕心、堪能心、調伏心、寂靜心、純善心、不雜心、無顧戀心、廣心、大心。菩薩以此十心,得入第二離垢地。
63.以仁義存心,以忍讓接物。
64.小人樂聞君子之過。君子恥聞小人之惡。此存心厚薄之分,故人品因之而別。
65.欲論人者,先自論。欲知人者,先自知。
66.嚴著此心以拒外誘,須如一團烈火,遇物即燒。寬著此心以待同群,須如一片春陽,無人不暖。
67.視人之善,猶己之善。視己之善,猶人之善。念念同觀,亙古無間。法界偕游四德城,方滿最初宏誓願。視人之惡,猶己之惡。視己之惡,猶人之惡。猛省力除,無令愧怍。法界眾生三毒除,彼我同歸無上覺。視人之樂,猶已之樂。視已之樂,猶人之樂。所欲與共,嫉妒永卻。法界同欣法喜充,不向偏空尋略約。
68.善惡性具,善惡性空。何喜何怒,如空御風。默持機咸,妙應無窮。大圓鏡智照不疲,豈似權乘作意通。



  • 弘一法師:處世,須帶春風!
2016-05-24 由 壹號收藏 發表于文化
from: https://kknews.cc/culture/382ez8.html
律己,宜帶秋氣;處世,須帶春風。
修己,以清心為要。涉世,以慎言為先。心術,以光明篤實為第一。容貌,以正大老成為第一。言語,以簡重真切為第一。
物忌全勝,事忌全美,人忌全盛,涵容以待人,恬淡以處世。
德勝者,其心平和,見人皆可取,故口中所許可者多。德薄者,其心刻傲,見人皆可憎,故目中所鄙棄者眾。
人情應酬可省則省,不必遷就勉強敷衍。
以仁義存心,以忍讓接物。
人生最不幸處,是偶一失言,而禍不及;偶一失謀,而事幸成;偶一恣行,而獲小利。後乃視為故常,而恬不為意。則莫大之患,由此生矣。
窮天下之辯者,不在辯而在訥。伏天下之勇者,不在勇而在怯。
喜聞人過,不如喜聞己過。樂道己善,何如樂道人善。
於作事,必克己謹嚴,要做到極致。於生活,應戒絕奢華,一切從簡。
宜靜默,宜從容,宜謹嚴,宜儉約。
意粗,性躁,一事無成。心平,氣和,千祥駢集。
心志要苦,意趣要樂,氣度要宏,言動要謹。
人好剛我以柔勝之,人好術我以誠感之。
小人樂聞君子之過。君子恥聞小人之惡。此存心厚薄之分,故人品因之而別。
不自重者,取辱。不自畏者,招禍。惡,莫大於縱己之欲。禍,莫大於言人之非;施之君子,則喪吾德,施之小人,則殺吾身。



  • 星雲大師處世智慧語錄50則
by 趙永祥 2017-07-08 07:17:44
from:http://isites.nhu.edu.tw/yschao/doc/4780
星雲大師處世智慧語錄50則
1、人生最大的悲哀,是自己對前途沒有希望;人生最壞的習慣,是自己對工作沒有計劃。
2、一個登山的人在懸崖峭壁,所迫切需要的是青籐小樹;一個上進的人在人生險途,所急於需要的是善言指南。
3、人生之大病,不在無用,而在無明;事業之成功,不在學歷,而在學力。
4、『學習吃虧』能養德,『人我互調』能慈悲;『當然如此』能自在,『享有就好』能常樂。
5、交友以無瞋為自在,做人以無癡為清涼,用心以無相為淨土,修行以無得為涅盤。
6、人的能力在努力中可以增加,人的學問在虛心下可以進步。
7、人的健康,主要在身心健全,而非勇武有力;人的長壽,主要指延續慧命,而非長命百歲。
8、上課聞道要有歡喜心,指導訓話要有接受心,做事擔當要有勇敢心,和人相處要有恭敬心。
9、 凡事皆有利弊,只要懂得權衡之道,往大處著眼,枯石朽木也能入藥; 凡人皆有長短,只要懂得用人之道,取彼之所長,破銅爛鐵也能成鋼。
10、工作時沒有貴賤之分,服務時沒有高低之別,讀書時沒有老少之分,修道時沒有聖凡之界。
11、不吃過頭的飯,不講過頭的話,不走過頭的路,不做過頭的事。善盡本份,照顧當下;一旦過頭,失去未來。
12、不妄求是知足的生命,不投機是本份的性格,不計謀是誠實的做人,不自私是淨化的身心。
13、不患人之不重己,應患己之不重人。
14、不想改過的人,無法調教;不想向善的人,無法得度。
15、不辭小水方能成就海洋;不積小善無以圓滿至德。
16、不願說理是固執,不會說理是愚者,不敢說理是奴隸,不肯說理是無知。
17、心懷善念,日日是好日;裡鄰和睦,處處是淨土。
18、水入污泥,雖清亦濁;人入邪惡,雖正亦奸。
19、水之性,在由高而下,故宜因勢利導,以為疏通之則;人之性,在有所獲得,故當喜拾佈施,以為結緣之方。
20、牙齒以堅硬易毀,故聖賢貴柔;刀刃以尖銳快摧,故聖賢貴渾;神龍以難見稱瑞,故聖賢貴潛;滄海以汪洋難量,故聖賢貴深。
21、思想要國際化,生活要律儀化,語言要古典化,學習要現代化。
22、佈施可以種一收十,持戒可以三業清淨,忍辱可以自他得益,精進可以無事不成,禪定可以身心安住,智慧可以洞察秋毫。
23、以言語譏人,取禍之大端;以度量容人,集福之要術;以勢力折人,招尤之未遠;以道德化人,得譽之流長。
24、以拾為有,則不貪;以忙為樂,則不苦;以勤為富,則不貧;以忍為力,則不懼。
25、求學讀書要:讀做一個人,讀明一點理,讀悟一點緣,讀懂一顆心。
26、世學有漏,佛法無邊;知識變易,真理常新。
27、只說好話不做好事,好話等於廢話;只做好事不說好話,好事等於無事。
28、失敗之人,不外乎一意孤行、剛愎自用;成功之人,大多能與人為善、從善如流。
29、失敗者,往往是熱度只有五分鐘的人;成功者,往往是堅持最後五分鐘的人。
30、世間最好的東西,是歡喜;世間最貴的善舉,是結緣;世間最大的力量,是忍耐;世間最強的願力,是甘願。
31、金錢可以買得到奴隸,但買不到人緣;金錢可以買得到群眾,但買不到人心;金錢可以買得到魚肉,但買不到食慾;金錢可以買得到高樓,但買不到自在;金錢可以買得到美服,但買不到氣質;金錢可以買得到股票,但買不到滿足;金錢可以買得到書籍,但買不到智慧;金錢可以買得到床舖,但買不到睡眠。
32、生產好似搖錢樹,節儉猶如聚寶盆,勤快能換萬擔糧,用心擁有全宇宙。
33、用兵擇其勇,用人擇其才,用理擇其道,用錢擇其德。
34、用智慧確定方向,方向必到;用意志克服困難,困難必解。
35、用感情換取他人的信仰,無法長久;用道德建立他人的尊敬,歷久彌深。
36、由“無常”可悟緣起緣滅,必能精進;由“無我”可知性真性實,必得自在。
37、目中有人助緣多,口中有德福報多,耳中清淨和諧多,心中有佛歡喜多。
38、在學識上要力求博大精深,在修養上要力求忍耐包容。
39、養生之道,在於吃得澹,吃得粗,吃得少;處世之道,在於吃得苦,吃得虧,吃得重。
40、自我觀照,反求諸己;自我更新,不斷淨化; 自我實踐,不向外求;自我離相,不計內外。
41、有田不種,必無收成;有錢不用,必空積聚。
42、有為法雖假,棄之則佛道難成;無為法雖真,執之則慧光不朗。
43、有道之書盡讀,明事之書多讀,閒雜之書少讀,邪妄之書不讀。
44、死,要死得有價值;死有重如泰山,有輕如鴻毛;活,要活得有尊嚴;活有流芳百世,有遺臭萬年。
45、為人父母,要心甘情願養育子女;為人師長,要心甘情願作育英才;為人學生,要心甘情願承受教誨;為人子女,要心甘情願孝養父母。
46、求革新不可太快,厭惡人不可太凶,要他好不可太過,用人才不可太急,聽發言不可太率,對自己不可太寬。
47、 有能力的人,處處給人方便; 無能力的人,處處給人為難。
48、自己不學好,別人幫不了;自己要學好,誰也擋不了。
49、勇氣須從一念中求,仁慈須從行儀裡找。
50、坐姿如鐘,必須穩重;站立如松,必須正直;容貌如鏡,必須明淨;行止如法,必須合儀;思想如流,必須清澄。




素食典故
  • 食存五觀/原文出自唐朝道宣大師的四分律行事鈔。
1.計功多少,量彼來處。
2.忖己德行,全缺應供。
3.防心離過,貪等為宗。
4.正事良藥,為療形枯。
5.為成道業,應受此食。



其他名言
  • 語錄,
宋.羅大經撰:《鶴林玉露》、
明.吕坤:《呻吟語》、
明.洪應明:《菜根譚》、
明.陳繼儒:《小窗幽記》、
明.袁黃:《了凡四訓》、
明.吳從先:《小窗自記》、
明.陸紹珩:《醉古堂劍掃》、
清.王永彬:《圍爐夜話》、
清.金蘭生:《格言聯璧》、
......。
------***---非常好的警世名言之語錄集成。




  • 《鶴林玉露》是文言軼事小說,宋代羅大經撰,此書分甲、乙、丙三編,共18卷。
《鶴林玉露》/2020-12-13 小毛豆品詩賞詞/文章出處:https://ppfocus.com/0/ed12f9c71.html 《鶴林玉露》十句經典名言,每一句都隱藏著大道理。
1、士大夫若愛一文,不直一文。
出自宋·羅大經《鶴林玉露》。羅大經認爲,士大夫若貪圖蠅頭小利,不僅品格卑下而且毫無價值。「士大夫」,舊時指官吏或較有聲望、地位的知識分子階層。最早提出「士」的理論標準的是孔子。
2、學不必博,要之有用。
出自宋·羅大經《鶴林玉露》。學識不一定要有多麼淵博,最重要的是能夠學以致用。
3、心無愧怍,則無入而不自得;心無貪戀,則無往而不自安。
出自宋·羅大經《鶴林玉露·小官對移》。愧怍:慚愧。心裡沒有慚愧的事情,無論在哪裡都能夠悠然自得;只有心中沒有貪戀的事情,無論在哪裡都能夠安心。
4、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
出自宋·羅大經《鶴林玉露·宋文公帖》引諺語。有成就的人都不可能自由自在,自由自在的人都不是有成就的人。
5、學不必博,要之有用:仕不必達。要之無愧。
出自宋·羅大經《鶴林玉露·學仕》。學問沒必要太博大,主要是有用;爲官不一定非發達,主要是無愧於心。
6、一日一錢,千日千錢。繩鋸木斷,水滴石穿。
出自宋·羅大經《鶴林玉露》。一天一枚銅錢,一千天就是一千枚錢。日久天長,用繩子也能把木頭鋸斷,用水滴也能把石頭滴穿。現用來比喻做事情要堅持不懈。
7、人之受用,自有劑量,省嗇淡泊,有久長之理,是可以養壽也。
出自宋·羅大經《鶴林玉露·儉約》。受用:需要。淡泊:清淡寡味。人這輩子需要的,一定是有限量的,清單的飲食,才能才能常葆健康,才可以長壽。
8、百姓不可一日有此色,士大夫不可一日不知此味。
出自宋·羅大經《鶴林玉露·論菜》。此色:菜色。此味:菜味。不要讓百姓有一天臉上有菜色,也不能讓士大夫哪一天不知道菜的味道。這句話是說明上層人應多體恤下層人民。
9、人皆以饑寒爲患,不知所患者正在不飢不寒爾!
出自宋·羅大經《鶴林玉露》。人們都把饑寒看成是可怕的,其實可怕的正是在不飢不寒的時候,人們容易干出一些違法亂紀的事情來。
10、始於思,終於無思,非不思也,不待思也。
出自宋·羅大經《鶴林玉露》。做事情開始的時候要思考,到最後就不用思考了,不是因爲不思考,而是無需再去思考了。




佛學-網路整理

佛學-@

  • 稱呼
星雲大師文集 > 僧事百講1-叢林制度/第七講‧佛門稱謂


法源法師
佛陀的尊貴不在神格,而是對真理的實際體證,而慈悲教化。
佛陀不會自稱為佛-(-buddhi 覺悟者)---***
不要求神問卜-佛陀其實是反對宗教的-不要一直依靠一個神




歷史圈-歷史圖像-(fb)
一、願以此功德 上報四重恩 下濟三途苦
二、願生西方淨土中 九品蓮花為父母
三、願以此功德 普及於一切 我等與眾生皆共成佛道
四、普賢菩薩發願偈


六道輪迴---于一天
善惡終有報-舉頭三尺有神明
不要介入別人的因果-亦即不幫他人做決策


真正修道人,要常帶三分飢與寒
紹雲老和尚
  • 八苦是生、老、病、死、求不得、愛別離、怨憎會、五陰熾盛。
普通講八苦,講深刻的有十二苦,
八苦再加上愁、悲、憂、惱四苦,十二個大原則。
託夢現象-保護神
有工夫讀書謂之福,有力量濟人謂之福,有學問著述謂之福,無是非到耳謂之福,有多聞直諒之友謂之福
語見:張心齋《幽夢影》
逍遙道場小影
不要輕易渡人-法不輕傳
  • 人生三苦:放不下、忘不了、捨不得


  • 醫不叩門,道不輕傳。千金不傳無義子,萬財不渡忘恩人。寧可街前饑餓死,不將道法作人情。/道站
八不收
1、心不信,不信大道,好奇遊戲,為徒虛名者不收。
2、心不孝,忤孝背義,悖負親長,叛辱家國者不收。
3、心不正,只求神通,搬符弄咒,妄求神鬼者不收。
4、心不純,好求名利,蠱惑眾生,以術恣欲者不收。
5、心不善,不憐弱苦,害傷人物,行惡為非者不收。
6、心不定,輕浮狂妄,不待傳承,持竊道法者不收。
7、心不堅,不耐苦行,學而不修,虛耗光陰者不收。
8、心不固,學道不專,好參外道,三心二意者不收。
道法十不傳
一、不忠不孝者不傳
二、自以為是者不傳
三、誹道謗師者不傳
四、違法亂紀者不傳
五、圖謀不軌者不傳
六、好高騖遠者不傳
七、與道無緣者不傳
八、妄泄天機者不傳
九、重財輕道者不傳
十、喜怒無常者不傳


越南/4月 26, 2023/這是越南美德建造者第一次施捨給3000佛教僧侶的紀念日---本次功德儀式在胡志明市佛教僧伽大學舉辦。


對自己能力未自知的人-具競爭意識




奇為陽偶為陰,祭拜果盤,盤中物個數,忌用偶數。古對人,天,地 人的敬畏。天:佑蒼生。地:生萬物 人:是己之先人。禮佛敬香時,雙手握三根香,于燭上點,先左手取一,插爐中。再右手取一插右邊,第三根用左手插左邊。兩根香之間,間隔中手指寬距離。禮拜三拜。其它菩薩面前只敬一根。
燒香為什麼要「燒三根」 你知道其中含義嗎 這裡可有大講究



  • 開竅:-1不在意他人評價,關注自我。2遇問題主動想辦法解決,不依靠他人,自己是唯一靠山。3不好面子。4說或做事有目標,沒時間與人爭對錯。5遇大事不驚慌。6.懂得與父母和解,接受自己與父母的不完美。---**
  • 疑問與戲論:---***
散財童子五十三參、十四問難、妙慧童女八問佛陀、戲論(如毒箭喻)。
定心-淨空法師---**


  • 印度教
  • 拜佛之意---拜佛非彎下身子,是放下傲慢;吃素非禁慾,是慈悲;念佛不是數字,是淨心;合掌非作秀,是恭敬萬物;禪定非常坐不起,是心無罣礙;歡喜非顏面和悅,是心境舒展;清淨非屏棄慾望,是心地無私;佈施非花錢買功,是捨貪欲;幸福非求佛保佑,是漸形無我;---**
中國十大名寺排名





秘史趣聞



秘史趣聞


佛法不可思議!佛像開金口念經
打開修行路上的“指路明燈”!這些修福大忌,現在知道還不晚!
1.不謗佛、法、僧;不毀謗任何宗派;充分尊重出家眾。2.戒殺放生。小孝養父母之恩,中孝滿父母之願,大孝令父母超輪迴。3.不邪淫,龍天鬼神最避邪淫之人。不怨天恨地。福祿壽一定,不可浪費。敬鬼神而不可褻瀆。外出方便(便穢),要先彈指三下,降低衝撞。
你知道嗎?改變你平時的穿衣習慣,便可接收天地陽氣!天人合一!-腳掌(湧泉穴)接地氣
給你!能讓你念經持咒變得更有威力的「金剛念」你想學嗎?

為什麼?有些佛像拜了靈驗,有些卻拜了造業!掃清家中供佛的那些“盲區”!-不可破損,不可供半身佛像、佛首。
上下線間之下文,全文取自上述網址( https://youtu.be/1NvHS2wT_eA )之 "心净净土"留言 access on May 18,2023。
  • 印光大師開示:
通身放下,壹心念佛,求生西方。念時須心中念得清楚。口中念得清楚。耳中聽得清楚。即不開口,心中默念,亦須字字句句,聽得清楚。以心壹起念,即有聲相。自己之耳,聽自己心中之聲,仍是明明朗朗。能常聽得清楚,則心歸壹處,神不外馳。故眼也不他視,鼻也不他齅,身也不放逸,故名"都攝六根"。如此念佛,名為"凈念"。以攝心於佛號,則雜念雖尚未全無,然已輕減多多矣。若能常常相繼,便可淺得壹心不亂,深則得念佛三昧矣。(文鈔三編·復夏壽祺居士書)
念佛必須攝心,念從心起,聲從口出,皆須字字句句,分明了了。又須攝耳諦聽,字字句句,納於心中。耳根壹攝,諸根無由外馳,庶可速至壹心不亂。大勢至所謂"都攝六根,凈念相繼,得三摩地,斯為第壹"者,即此是也。文殊所謂"反聞聞自性,性成無上道"者,亦即此是也。切不可謂持名壹法淺近,捨之而修觀像、觀想、實相等法。夫四種念佛,唯持名最為契機。持至壹心不亂,實相妙理,全體顯露。西方妙境,徹底圓彰。即持名而親證實相,不作觀而徹見西方。持名壹法,乃入道之玄門,成佛之捷徑。今人教理觀法,皆不了明。若修觀想、實相,或至著魔。弄巧成拙,求升反墜。宜修易行之行,自感至妙之果矣。(增廣文鈔·與徐福賢女士書)楞嚴經:“反聞聞自性,性成無上道,圓通實如是;此是微塵佛,壹路涅盤門,過去諸如來,斯門已成就;現在諸菩薩,今各入圓明,未來修學人,當依如是法,我亦從中證,非唯觀世音。”                                                                
念佛之法,各隨機宜,不可執定。然於壹切法中,擇其最要者,莫過於攝耳諦聽。念從心起,聲從口出,音從耳入。行住坐臥,均如是念,如是聽。大聲、小聲、心中默念,均如是聽。默念時,心中猶有聲相,非無聲也。《大勢至念佛圓通章》雲:"都攝六根,凈念相繼,得三摩地,斯為第壹。"念佛時能攝耳諦聽,即都攝六根之法。以心念屬意根,口念屬舌根,耳聽則眼不他視,鼻不他齅,身必不放逸懈怠,故名"都攝六根"。攝六根而念,則雜念漸息,以至於無,故名"凈念"。凈念能常相繼不間斷,便可得念佛三昧。"三摩地",即三昧之異名。吾人隨分隨力念,雖未能即得三昧,當與三昧相近。切不可看得容易,即欲速得,則或致起諸魔事。得念佛三昧者,現生已入聖位之人也。故須自量。(文鈔三編·復徐誌壹居士書)
念佛用功最妙的方法,是都攝六根,凈念相繼。"都攝六根"者,即是念佛之心,專註於佛名號,即攝意根。口須念得清清楚楚,即攝舌根。耳須聽得清清楚楚,即攝耳根。此三根攝於佛號,則眼決不會亂視。念佛時眼宜垂簾,即放下眼皮,不可睜大。眼既攝矣,鼻也不會亂嗅,則鼻亦攝矣。身須恭敬,則身亦攝矣。六根既攝而不散,則心無妄念,唯佛是念,方為凈念。六根不攝,雖則念佛,心中仍然妄想紛飛,難得實益。若能常都攝六根而念,是名"凈念相繼"。能常常凈念相繼,則壹心不亂,與念佛三昧,均可漸得矣。(文鈔續編·復幻修大師書)
凈念若能常常相繼,無有間斷,自可心歸壹處。淺之則得壹心,深之則得三昧。三摩地,亦三昧之別名,此雲正定,亦雲正受。"正定"者,心安住於佛號中,不復外馳之謂。"正受"者,心所納受,唯佛號功德之境緣,壹切境緣皆不可得也。能真都攝六根而念,決定業障消除,善根增長。 (文鈔續編·復楊煒章居士書) 十念記數念佛法
"十念記數"者,當念佛時,從壹句至十句,須念得分明,仍須記得分明。至十句已,又須從壹句至十句念,不可二十、三十。隨念隨記,不可掐珠,唯憑心記。若十句直記為難,或分為兩氣,則從壹至五,從六至十。若又費力,當從壹至三,從四至六,從七至十,作三氣念。念得清楚,記得清楚,聽得清楚,妄念無處著腳,壹心不亂,久當自得耳。須知此之十念,與晨朝十念,攝妄則同,用功大異。晨朝十念,盡壹口氣為壹念。不論佛數多少。此以壹句佛為壹念。彼唯晨朝十念則可,若二十、三十,則傷氣成病。此則念壹句佛,心知壹句。念十句佛,心知十句。從壹至十,從壹至十,縱日念數萬,皆如是記。不但去妄,最能養神。隨快隨慢,了無滯礙。從朝至暮,無不相宜。較彼掐珠記數者,利益天殊。彼則身勞而神動,此則身逸而心安。但作事時,或難記數,則懇切直念。作事既了,仍復攝心記數。則憧憧往來者,朋從於專註壹境之佛號中矣。大勢至謂:"都攝六根,凈念相繼,得三摩地,斯為第壹。"利根則不須論。若吾輩之鈍根,捨此十念記數之法,欲都攝六根,凈念相繼,大難大難。又須知此攝心念佛之法,乃即淺即深,即小即大之不思議法。但當仰信佛言,切勿以己見不及,遂生疑惑,致多劫善根,由茲中喪,不能究竟親獲實益,為可哀也。掐珠念佛,唯宜行住二時。若靜坐養神,由手動故,神不能安,久則受病。此十念記數,行住坐臥皆無不宜。臥時只宜默念,不可出聲。若出聲,壹則不恭,二則傷氣。切記切記。(增廣文鈔·復高邵麟居士書四)
《印光大師全集凈土法要》收錄了印光大師對凈土的開示。

絕對有用!看懂7段對話,教你如何完美應對,不信佛者提出的“刁難問題”!
家中“供佛”怎樣才如法?破損佛像怎麼處理?這些小事請你千萬注意了!
不讀此經,枉為人身?受持《法華經》到底有多難?讓佛來告訴你!
末法時代,為什麼90%的人修行不著道?都怪你的這些“表現”!
自己深以為然的地方,即是無明之所在。本質上都是空性幻化,是內心業力的呈現,主要體現是執著。不知真相即是一個人的最大愚痴。你敢接受,等於把自己心量給打開了,把自己當是一巨大容器,能接收宇宙大力量。不要只修方法而不修道。學習死亡,把自己看法、念頭都去掉(死)。
聽到別人意見做法與我不同時,要放下我見(我執),打開自己的心量,心感恩我執消,內在佛性方顯。來到我面前的每一人事物,接來考驗與成就我的。接受對方,就超越了自我。
感恩當下->內心才奉獻->內心力量才湧現。隨時隨地反省,看住起心動念的當下心。否定自我,破煩惱習,一絲不掛,當下成就一切所有,這是辯證法門。諸佛,活在當下一念,定在當下無念(不生不滅)。凡夫活在過去、現在、與未來連續執著中。整個虛空界,過去現在未來,上置諸佛菩薩,下及天人鬼處,旁及山河大地,樹木花草,風雲與霧,一切一切...耳聞目睹身受。接受當下即接受當下的自己,一切真自在,你當下即是整個宇宙的力量。


送給“在家人”的18句話「學佛指南」! 做到,西方就在你眼前!
六組大師告訴在家修行人之-《無相頌》:心平何勞持戒?行直何用修禪?恩則孝養父母,義則上下相憐。讓則尊卑和睦,忍則眾惡無諠。若能鑽木出火,淤泥定生紅蓮。苦口的是良藥,逆耳必是忠言。改過必生智慧,護短心內非賢。日用常行饒益,成道非由施錢。菩提只向心覓,何勞向外求玄?聽說依此修行,天堂只在目前。
持咒修法者請注意!這些地方不要去!這些人不能接觸!會影響你的修行!-不供半身佛像
人多處或法會不去。親人、摯友,誦經迴向,理所當然;他人者不宜(古訓:一陰一陽謂之道,陰陽不測謂之神。解決現實問題,不能忽略背後之非人力量)。
1.不出殘食:《不空罥索神變真言經》,《陀羅尼集經》,內護外護的教言;1.不吃供品、殘食。2.漢傳密教:陀羅尼集經,a.若食此食,於三昧力不得成就,b.殘食散施,受法人不食之,c.其壇飲食餅果,日別替換更作新者,供養殘食,晝詩集病人皆不得吃,吃者咒力無驗...,d.道場殘食,持明師及受法人皆不得吃....e.遣一弟子收壇內食,次阿闍梨分作三分,一分送與寺內供養大眾,一分施與貧窮乞兒,一分不失水陸虛空眾生等...;殘食如何處理,a.佈施給他人b.放到清水河流或者草地上樹下埋起來燒掉c.。
2.不能去的地方:婚喪喜慶,冤親債主都來聚集,故孕婦病弱者,赴試生升官人外出遠行者,新婚未出百天,月房期未出百天,身有傷口者,不宜參加葬禮,陰晦氣與鬼神之因。餘如:兇殺地、亂葬崗、車禍現場、鬼神陰廟皆不宜前往。
不論誦經、念佛、持咒要唸出力量,要相應為前提,依照一定儀軌,如法地修持,方能獲得咒力及悉地。
3.不能接觸的人事物:不應與邪命、破戒之人來往,更不宜一起居住、修法與對作言語、共食。藏地丹熷紫拉堪布在《穢跡金剛伏藏法》中說過:如經進修持未升起驗相,主要原因可能是受晦氣染污。《普賢上師言教》中,一修行者說過:像我這樣的瑜珈士,除了晦氣,其他都無法降伏我。學密修法之人,不能力開銷除晦氣的《穢跡金剛法門》。破戒和破誓言之晦氣很厲害,要注意。不一起吃飯、穿對方衣服、用對方被子和碗。
持咒修行者請注意!這19件事一定要牢記心中,否則無法靈驗!
1.沒有功德卻要持咒支配護法,只會增加罪業。2.不注重自己品德,即使念也沒功力。3.不守好規矩,就會有很大問題4.護法脾氣大都很大,修行人一犯錯,常有災難。5.持咒比買黃金貴更多.6.持咒不驗是因修行者不守規矩多7.持咒要有大公無私度眾之心,方能成就8.身、口、意三業清淨,方能成就9.每一句咒,皆有其效力10.讀經三十年才能有真正學問,修行亦復如是11.持咒想得力量,不要常有妄想。12.要明白甚麼是真心13.養成大拙方為巧,學到如愚始見奇14.修行好,自然有好境界15.得到應驗,更要發菩提心16.不可炫示功德17.只限於同道非名利,可分享感應18.有功夫受用,護法神會保護你19.若無真正功夫,怎會有感應道交。
謹慎!末法時代,修行人最容易遇見的“六種危險”!
雪域三大文舒之一的龍欽巴大師分享
1.未斷名利之心,要修出離心。2.雖依止境處修行,但不具出離心,有散亂(是非理作意,是煩惱會造業)危險。3.雖升起道驗之相,如未斷傲慢(會生障礙,阻礙功德)心,有魔障危險。只有業障消福報才大。真正魔是心魔,會障解脫,修練過程及磨練過程。4.不具悲心,有業際顛倒危險,要稱出離心、慈悲心、菩提心。5.雖有高見地,卻未斷(對世間)貪執,有成佛油子危險。6.雖勤作利眾之事,如被私欲所縛,有成騙子危險。如受騙煩惱痛苦,應認命,以正知正念把這緣了結掉,把壞事轉念成自身磨練,成禍福相依之事。


文殊菩薩顯靈,留下五台山千古未解之謎!能看懂的人是你嗎?---秘史趣聞
五台山歌 普壽寺





Sadhguru 薩古魯

生命之門在於無分別心-你所喜愛者會放大之,反之亦然。
生命的目的是什麼?| Sadhguru (薩古魯)
你把生命的氛圍(此身之外的所有人事物,是想出來的),當作生命(此身->一切之基礎,此身在故宇宙在)。人試圖製造無中生有(想賦予之)的目的。周遭煩惱之源(朋友、家、孩子、工作...),皆由己造阿。你需要的是"平衡"(自我築牆保護,卻也自我侷限,故要留門以供進出之需)。沒有平衡的自由,是混亂。------生命的目的就是活著,並全然地活著(生命的可能面向都探索過)。
每天赤腳與土地接觸幾分鐘
天才喜悅地去做需要做的事-那是你天賦開花之時,因為一切不再關於你;此時看待生命的方式,有了無限的可能。
傻瓜做自己不喜歡做的事,一輩子都在受苦,因為他們覺得那是不得已的,或是那是他們的義務。
聰明人,做他們愛的事,一定程度上享受他們的生命。
你所行走的土地,有著某種的智慧與記憶,讓赤腳掌與空手掌每天與土地接觸幾分鐘,生理上的調和便會發生。這是生命的根本,是你與其他所有物種的根本。因為生命皆來自於此片大地,與它保持接觸,可調和你的系統。
造物者在一切之中跳動-薩古魯(sadhguru)
造物者在一切之中跳動]-他是誰大不是重點。感覺不到如此巨大的能量在心中,因此感覺到寂寞。
  • 本能-直覺
本能,是身體感知能力的某個維度。
直覺,只是一個不一樣的資訊處理維度。
本能,是身體感知能力的某個維度。本能,是一種生存過程。天生本能以保護自己。
直覺,只是一個不一樣的資訊處理維度。
如:邏輯進程,數理步驟,直覺-一步到位
「本能的反應是奴役,有意識的回應是自由。」- Sadhguru
培養直覺?
不要試圖有意識地培養它,因為你會開始進行猜測。猜測不是直覺,猜測會將你帶到一片混亂中。直覺是指你就是知曉,,
很清楚地知道,可以將生命託付其上,
愛-指你願意滋養另一生命---**
微笑勝過化妝
  • 眼:
肉眼見世界,全是名利。天眼見世界,無盡輪迴。法眼見世界,全是因果。慧眼見世界,皆是心幻。佛眼見世界,全是慈悲。
習慣-表示你無意識地運作-習慣無好壞之分
習慣是被固化的現實(不須思考的)。人類應該有意識、有智慧地行動。??
科學顯示,唯有處在喜悅的經驗狀態中,你的身體與頭腦才能發揮最大效益。故讀書與工作不是努力去做,而是要在喜悅中去做。
快樂不是從他人處獲取(如戀人),而自在自身處感受(分享)





解決生命問題

  • 佛教 解決問題 方式:
佛法的大用在「解決問題」,該如何用呢?
問題可以不用解決,只要緩和問題造成的逼迫感就好。不是現實問題,而是心理問題。「要的沒有,可以啊!不要的有,也OK 啊!」的態度。「要什麼」只是途徑,不是目的。
處理問題的八個方法-星雲大師
佛法解決人生三大問題
三個問題就是:(http://www.fodizi.tw/qt/jinghuifashi/14482.html)
1.生存問題:(「適者生存」-彼此合作,要能認同,要能包容,要能成就。)、
2.生活問題:三毒煩惱—貪瞋癡,行(出)世間善法(一切符合自他眼前利益、長遠利益、根本利益的目標,才可以算是善法。佛教把眼前利益叫作「現善」,長遠利益叫作「後善」,根本利益叫作「究竟善」。),正確面對它、處理它、解決它。
3.生死問題:提陞自己的生命,改善自己的生命,覺悟自己的生命。關鍵是要明心見性。


如何以佛法解決難題:十分鐘看懂佛教根本道理
人間佛教的「治心十法」
這些方式建立在一個同樣的基礎,就是「持戒」。當我們自己做好,那麼一切該發生的它就會發生。
一、認識自心,一心開二門:是《大乘起信論》,「心真如門」與「心生滅門」。《佛遺教經》裡提到:「縱此心者,喪人善事;制之一處,無事不辦。」
二、用自覺對治無知:有一道謎題說:「三點若星相,橫勾似月斜;披毛因它起,成佛也由它。」老師教育我們,給我們覺悟,那是「緣」;而「因」,就是自覺。皈依自己、相信自己、肯定自己,這就叫「自依止」。
三、用知足對治貪婪:《三時繫念》云:「諸苦盡從貪欲起,不知貪欲起於何,因忘自性彌陀佛,異念紛馳總是魔。」《八大人覺經》云:「心無厭足,惟得多求,增長罪惡。」
四、用慈悲對治瞋恚:「一念瞋心起,八萬障門開」。《法苑珠林》中記載,瞋恚有六點過患:失善法、墮惡道、造惡口、喪法樂、竊善心、遭禍患。
五、用律己對治欲望:「勤修戒定慧,熄滅貪瞋痴」。內憂是內在對財、色、名、食、睡五欲的習氣追求;外患是不斷刺激、誘惑我們的色、聲、香、味、觸、法六塵。
六、用謙虛對治傲慢:「我慢山高,不見德水。」「謙受益,滿招損。」
七、用喜捨對治慳吝:布施分成「心田事不同,果報分勝劣」。佛光山檀信樓對聯:「十方來,十方去,共成十方事;萬人施,萬人捨,同結萬人緣。」
八、用正念對治煩惱:《心經》云:「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四念住的法門:一、觀身不淨;二、觀法無我;三、觀受是苦;四、觀心無常。《華嚴經》云:「心如工畫師,能畫種種畫,五蘊悉從生,無法而不造。」
九、用願力對治習氣:「煩惱易改,習氣難除。」行為養成->習慣日久->根深蒂固成煩惱習氣。《勸發菩提心文》云:「心發則佛道堪成,願立則眾生可度。」
十、用無我對治執著:春風夏雨可以滋潤人生;秋霜冬雪,也是磨鍊自己的好因好緣。
《憨山老人夢遊集》中提到:「拋卻身心見法王,前程不必問行藏;但能識得娘生面,草木叢林盡放光。」
佛家解決問題的方法就是讓你明白,本來沒有問題,又何須解決?
念誦持咒的要點持咒,要注意三點:無斷,無慮,無住。也即是,無間斷,無思慮,無留住。無間斷:念咒有四步:受—讀—誦—持。
面對苦難、挺過困境
古智今用-一書。
《正覺的道路》中二:第二課:「苦諦──世間的現實」、第三課:「集諦──問題的根源」、第四課:「滅諦──幸福的可能」、第五課:「道諦──解決的方法」。
淨空法師:離心意識才能解決問題
四聖諦 – 解決問題的方法
接受它(苦):確認問題的存在。首先要有勇氣面對問題,逃避或怨天由人無補於事。
認識它(集):以理性的態度找出引致問題或煩惱的一切原因和條件。
超越它(滅):訂立解決問題的目標,同時也可以開拓新理想或願景。
處理它(道):按照新的理想和願景,重新審視一切可應用的條件,制定解決問題的方案,然後執行和加以檢討。
用正念解決問題
佛教的本質-般若開顯 (上)
佛法角度而言,宗教之義是指宗門教下,而宗門是佛之心,教下是佛之口;依《華嚴五教章‧卷一》卻有「分教開宗」的說法,將宗教二字分開解釋,謂佛陀為適應教化對象而說的教法,稱為教;而教中的根本旨趣,稱為宗。可知,佛法上所謂宗教:宗,即宗旨;教,指教法;以所教之法,教化眾生,達到某種境界;亦即藉所立宗旨,教化眾生,完成有價值的目的。




神祕學
三魂七魄---***
神秘現象
魯班(經)術
  • 古德智慧(禁忌):出門不選七,搬家不選八,本命年不過生日,早上不吵架,下午不看病,一家庭同一年內不舉行二次婚禮。---*





  • 神祕學:
人的七大組成原則 — 我們是什麼?---*
老子與道:神秘學的洞見
神秘學的十堂課 :進化(上)
  • 戶外頭髮突豎立
即將遭受雷擊信號,避開大樹、離水邊、丟棄身上金屬物,往低處或往車內躲,拉開人際間距離
老人言---風俗
屬虎身不帶黃金,4樓18樓房子不買,亡者床要換掉,兩戶門不對門,不打蛇,走夜路不唱歌,窮不搬家富不遷墳,生意不好改大門,酒店不住第一間及最後一間房,夢見不好東西晨起拔髮梳一齒。





學佛平台

  • 系列學佛平台綜合指南/(更新時間:2022-10-31)/系列平台始建於2014年10月31日,因應深入學修需要,平台主題不斷更新,
  • 具體分五大類:
一)弘揚正信佛教
二)同愿往西方
三)高僧大德弘法資料專輯
四)經典修學
五)其它


  • 古儒吉大師
古儒吉大師談靜心的奧秘
靜心的需求與方法,好處太多暫不談(談不完)。


逆向思維-四個故事
佛教好,為何在印度滅亡了